2021.6.6日原创微头条
我关注一个写故事的作家,她之前出了好几本书,有一本长篇小说还改编成了电视剧。之后她在2017年开通公众号,一直写到现在。
每天写的都是故事,小说,还都是短篇的。但是,写的真得很好,公众号也做的非常好。我很奇怪她是如何做到的。
因为在自媒体时代,很多号都追热点,写观点文,剧评,影评,我就想难道她心不痒痒吗?能做到如此专注,确实不一般。
于是,我就问了她,她说了两个字:坚持。
而后,我在她的回答里面看到了一个关于写作的问答,她的回答很简短:创作自己擅长的领域,建议深耕某一块领域。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这句话,觉得这句话虽然很简短,但是信息量其实是很大的。创作的时候不管哪个领域多么的火,多么的吸引人,你首先要做的是自己擅长的领域。
领域里面还会细分很多分块,你要深耕某一块。
就拿小说来说,也分短篇,长篇,中篇,传统小说,网络小说,玄幻小说,科幻小说,言情小说等等。
你要在里面确定一个小分块来深耕。不要像我这样,一会写回答,一会写短篇小说,一会写长篇小说,一会又写剧评,影评,观点文。
看着好像都能写,而都写的不够精,于是,我那个也没有写好,那个也没有写出名。所以,我开始就专注做深入的研究。
《这就是微学习》里面讲到“庞大知识的吸收策略时”,先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
英国的火车一度事故频出。
痛定思痛,英国国家铁路部门决定深入整改,找到问题原因。
我不知道让一个国家的铁路正常运转,算不算一个庞大的知识,但对于普通人来讲,这比什么开公司、考试、考证、练习个手艺大多了吧。
在调查中,他们发现,事故发生的原因在于:职责不够细分。
一个人又要看信号,又要调道岔,还要安排工人施工,出问题几乎成了必然。
所以,他们就做了一件事“细化分工”,事故率很快就降下来了。
而细化分工意味着什么?人更多、知识更碎片、专业性更强。
这对我们的学习也是一样的。
想要学习如何造一个火箭也不是什么难事。拆解整个问题,碎片化加工,模块化处理,逻辑化串联就够了。
剩下的则需要我们大量实践,打通这些知识之间的关联,直到形成肌肉记忆。
看到这个关于解决火车频繁出事故的方法后,我也要开始细化分工,只专注某一块领域了。
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见过一个长相很漂亮,各个方面条件都很优质的女生,嫁给了一个各个方面条件都不如自己的男生,她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男的对她好。
结婚后,很打脸,几年时间不到,“对她好”这一点,那个男人做不到了。于是,他们最后的结局是离婚。
我当时,其实是不能理解这个结局的。后来经历了很多事情以后才明白,基础盘稳健的爱,一般都建立在互相吸引的基础上。
“我真心爱你,你也对我有意”这才是两个异性最根本走在一起的硬道理。而不是一方用死缠烂打的,卑躬屈膝的方式得到你。
估计这个时候会有人问我:我们在看《何以笙箫默》的时候,看到赵默笙对何以琛死缠烂打,两个人不是最后也是幸福的在一起了吗?
不是的,要知道何以琛对赵默笙也是有意的。只不多他的表达方式比较冷漠而已。
一个女人假如因为自己被一个男人死缠烂打的追求,或者仅仅因为他对你好,就和他去领证,这样的婚姻多半最后都是悲剧。
婚姻是复杂的,在一起需要很多客观主观的条件,而不是单一的。
从婚姻的本质上来说,婚姻是利益共同体,可是,爱情会让婚姻更有温度。爱情的本质是生理和化学的反应。
假如婚姻仅仅是利益共同体,只考虑利益,不考虑爱情的温度,那么稳固性和幸福度真的就要大打折扣了。
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不一定能持久,但是,基础一定会牢固一些。这个就如同盖房子一样,有爱情的房子,地基一定打的深一些。
你假如真心爱一个人,你才会有为了他和为了家付出的意愿,爱的深付出的意愿就会强烈,而强烈的意愿就会催生出你为家付出的积极性和行动力。
你就会在两个人的婚姻出现问题的时候,有愿意和解的思考力。
倘若你没有爱他做基础,即便他待你很好,他在别人的眼中很适合做你的老公,你没有动机,没有意愿,为毛的屁用都没有。
找我咨询的一个女的,遇到了一个很爱很爱她的男人,两个人的结合,除了两个家族的互相捆绑以外,还有男的对女的好这一点。
在很多人的眼中,这个女的应该是很幸福的,可是,她却很痛苦,因为她不爱那个男人。
所以,在他们的婚姻出现问题的时候,她脑子出现的不是解决问题,不是如何想办法和好他们之间的关系,而是如何分手,如何重新开始她的生活。
婚姻中出现的所有问题,追溯根本,都是她对男的没有爱。所以,结婚的时候,即便再考虑利益,都是应该放一些心思在感情上的。
要不成年累月的婚姻生活,感受到的除了痛苦还是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