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那些逝去的日子!-----大串联纪实4
---------致那些逝去的日子!或悲,或喜。悲者至多,喜者至少。喜者嘻嘻,悲者戚戚。梦牵魂绕,挥之不去。今记一、二,以酬岁月。笔拙难以留痕,权当浮光掠影。

三、由重庆到北京
火车风驰电掣,一路狂奔,凌晨五点就到了重庆。我们依旧分开插队等安排,谁知情况有变,火车站一下开来几十辆客车,招呼红卫兵上车,这下全乱套了,人们纷纷抢车上,我与唐明铎、李永长等四人抢上一辆车,其余的却不知去向。鸣呼!学校最早自发成立的红卫兵组织,“遵义红卫兵”的十名战友从此分开了。
我们被送往重庆市委党校接待站,未及进门,一幅大黑字楹联赫然映目:“条条款款清规成律家他妈的蛋,出版结社首论自由谁也管不看”。进得大门就是食堂,也有一幅对联:“要革命的吃饭,不革命的滚蛋”。哈!好大的口气。接待站的伙食相当好,早餐尤其丰富,馒头、包子、花饺、面条任选,来自穷乡僻壤的我等犹如进了天堂。从此整天乘电车,逛大街,压马路,什么两路口、解放碑,南泉、北碚、海棠溪,渣滓洞、白公馆、红岩村,要么就是枇杷山,鹅岭动物园。
总之,想哪去哪,尽情憨耍,简直是乐不思京了。一天晚上,传来消息,毛主席要最后一次接见红卫兵了。我们这才慌了,连夜赶往火车站,正好19次特快尚未开出,又是一阵猛冲硬闯,终于又都挤上了车。车上人太多,每人只有双脚并拢的位置,只能直伸伸站着,一点不能动弹。车箱门很快锁紧,车外的人还在奋力捶打,车上的人也齐心抵制,这样相持了一个多小时,火车终于吭哧吭哧的起动了。坐着的人稍松动了一下身子,站着的人免强可以车身了,但仍然不能移动。半夜,传来求援声:“请大家挪一挪,有个小女孩快晕倒了,要到前面车箱找医生救治”。人们纷纷侧起身子,一会,有人扶病孩移过来了,一看,原来是个十七八岁的大姑娘,脸色确实惨白。
火车已经不能再卡进半个人了,车门是绝对不能开的,尤其是过成都、西安、郑州等大站,每道门除紧锁外,都由几个力大气粗的大汉把守,以防外面的人撞门。幸好火车开动时车窗可以打开,车上的人可以透透气,但有一件事无法解决,就是人们的“方便问题”,厕所塞满了人,大站又不能开门,火车只好选择在荒凉的小站停车,车门一打开,几千人蜂涌而下,尽情渲泄,什么男女之别,此时也管不着了,那盛况是什么蒙太奇也无法表现的啊。火车开动后,农民如及时掏沟顺尿,洋铲铲屎,足可肥上好大一湾田呢。经过四天的挣扎,火车在傍晚驶进了北京永定门车站。北京的接待方式与重庆相同,我们从容登上一辆大客车。不一会儿,有人喊道:“注意,天安门到了”。我们放眼望去,啊!样子和电影上一样,只是没有那样雄伟巍峨。不一会,大客车驶进了北京八中,整车人全住了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