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说||欣欣(16):风筝
相关推荐
-
风筝的别称为什么叫纸鸢
<韩非子>记载中木鸢的发明者不是鲁班而是墨子墨翟.墨翟(公元前478-392年),为春秋战国时的哲人,诸子百家中墨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外储说>记载墨翟曾费时三年,以木制木鸢, ...
-
散文||旧时儿童散学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旧时儿童散学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金利波||河北 岁月不居 ,时节如流.八零后的童年时光就如同记忆里那些断线的风筝渐行渐远.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麦苗拔节,东风刮得起劲的时候,正是放风筝的好时令. ...
-
风筝的来历
风筝为中国人发明,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有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其学生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 十三世纪时,意大利马可波罗自中国返欧后,始传到世界各 ...
-
河南胜境(第五辑《其他胜境》)5-3:风筝也,纸鸢也,春天的象征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清) 看来,放风筝,荡秋千,古往今来,任谁都喜欢. "鹞"及"鸢&quo ...
-
中国最早的风筝是谁发明的?
中国风筝有悠久的历史,早在2500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风筝.但最初它并不叫这个名字.我国古代,南方称风筝为"鹞",北方叫风筝为"鸢". 相传,风筝是我国春秋时鲁 ...
-
清高鼎诗《村居》今韵
清高鼎诗<村居>今韵 一君木子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评析 这是小学生必背的一首古诗. <村居>是由清代诗人高鼎晚 ...
-
《国内游记 • 中原篇》——风筝也,纸鸢也,春天的象征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清) 看来,放风筝,荡秋千,古往今来,任谁都喜欢. "鹞"及"鸢&quo ...
-
少年说||欣欣(207):手机品牌购买与使用调查报告
一. 调查目的与意义 目前科技发展迅速,手机已成为大多数人不能够离开的必须品.众多手机品牌款式层出不穷,人们面对不同的手机款式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为了了解调查大众对手机的偏好,为手机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
-
少年说||欣欣(206):了不起的来老师
闭了眼,脑海中总能浮现出一个并不高大的身影,四周光芒万丈,他的身边总有爽朗的笑声相伴.金色的光线朦胧了他的容颜,却使他的精神更加来不起--他便是我的语文老师来老师. 来老师的身材不高大 ...
-
少年说||欣欣(208):油泼豆腐
望过去是起伏的山峦,应是深秋时节,层林尽染,满山金黄,稀疏几位游人登高欣赏着风景,所着衣物或红或绿,若隐若现在林间,又点缀起山的风景来.山下似乎变了时节,平川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积雪,露不出一丝 ...
-
少年说||欣欣(205):数学张老师
每看到数学两个字,总能联想到我们的数学张老师,乌黑的头发不长,刚好披肩,一副黑框眼镜格外严肃.她穿着浅粉色的套头衫,外面是一件黑色薄款羽绒服马甲--正是平常的装束,站在学校智园门口的杏花树下抬头看花. ...
-
少年说||欣欣(204):寻找桃花源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优美简洁的语言,把我拉进了一个奇特的世界--桃花源.纵使合上书.闭上眼,脑海中仍然是挥之不去的鲜美芳草.潺潺溪水,和阡陌上游玩嬉戏 ...
-
少年说||欣欣(209):只要主义真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就义诗 夏明翰 夏明翰,一位出身官宦家庭的名门少爷,有着一位曾任户部主事的祖父,一位清朝浩授资政大夫的父亲. 可这位少年天生叛逆,违背 ...
-
少年说||欣欣(203):《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所著的一部科幻巨作.它将奇特的幻想和有理有据的科学知识,融入情节曲折的故事中,让人读完后荡气回肠.久久不能忘怀. <海底两万里&g ...
-
少年说||欣欣(210):大风
窗外又刮起了往年罕见.今年却不再稀奇的大风.不在窗边的一排,我却能清晰地听到狂风呼啸的声音.春天以来长得枝繁叶茂的大树在风中摇摆着,一簇一簇绿叶颤动着,一会跳入高空,一会又降落下来.无论在哪里 ...
-
少年说||欣欣(202):推开那扇门:感动中国人物叶嘉莹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叶嘉莹就是这样的一位先生.她将中国古诗词的美带给世界,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学生,为中华文化的长流贡献了力量. 1924年,她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