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海为啥受宠?除了助慈禧上位,还有绝活专门在太后方便时施展

安德海、李莲英、小德张,是晚清史上著名的大太监,他们的人生经历也给人们留下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前面我们谈了小德张和李莲英,一个深受隆裕太后宠爱,一个深受慈禧太后宠爱,其人生经历也相当精彩。受读者朋友的影响,我们今天再写一篇有关安德海的文章,正好凑成一个小系列——晚清大太监系列。

安德海作为第一个受宠的大太监,自然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只不过他没有做到有的放矢,最终作茧自缚,恰恰又亡于此。

杨角风谈晚清民国(原走向共和)第98期:安德海为啥受宠?除了助慈禧上位,还有绝活专门在太后方便时施展!

一、

同样,安德海也是因为家境贫寒,八九岁时就净了身,经人介绍进宫当了太监。

之前写李莲英的文章时我也讲过,京城周边的县市非常容易出太监,比如我们老家沧州。实际上我们村里就曾出过太监,小时候也经常听老人讲宫里的故事,当然,这个老人也是听他爷爷讲的。

安德海是河北南皮人,跟我(杨角风)算是半个老乡,南皮县城离我老家也就十几里路远。

安德海跟其他大太监不同的地方在于,虽然他年纪小,但是他读过书,由此可知,他的家庭条件是优于李莲英和小德张的。

在《清史稿》中虽然评价安德海的字数不多,但基本都是褒义:

“能够讲读《论语》、《孟子》,诸经,艺术精巧,知书能文。”

除此之外,史料中还讲,安德海这个人别看岁数小,但为人深藏不露,特别善于揣测圣意,是远比一般的小太监老成的。连宫里的老太监们,都觉得他是可造之材,以后定会堪以大用。

正因如此,咸丰帝无论在宫内,还是出巡(逃到热河),都把他带在身边。

也正是这段经历,让这位白白净净,说话好听,又会来事的小太监结识了“懿妃”,“懿妃”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

若历史正常发展,小德张傍上咸丰帝这颗大树,日后成为内务府或敬事房大太监指日可待。可惜,天不遂人愿,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惊吓带奔波的,竟然一病不起,随后驾崩。

二、

安德海抓住了这次机会,迅速向慈禧和慈安太后靠拢,并为她们两个人的上位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个事件,在历史上称为“辛酉政变”,在承德的两宫皇太后联合在京城的小叔子奕訢。诛杀和关押了咸丰帝留下的顾命八大臣,随后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政事实际由议政王奕訢把持,同治帝成了傀儡小皇帝。

之所以辛酉政变能成功,这其中就离不开小太监安德海的通风报信。是他带着两宫皇太后的懿旨,冒着被杀头的风险,偷偷潜回京城,联络了恭亲王奕訢,这才使得辛酉政变得以顺利实施。

而且安德海不仅送了一次信,而是冒着生命危险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用以传递信息。

安德海此举立下大功,慈禧太后回京后,立马升了他为后宫总管大太监,要知道此时的他,年仅18岁。

刚才也讲了,此时的朝政实际由议政王奕訢把持朝政,他跟两宫皇太后其实也有矛盾。

几年后,慈禧太后受不了了,于是再次启用安德海这张王牌,通过跟安德海的密谋,以及联络,利用御史弹劾奕訢的机会。突然发力,亲自书写诏书,以“虽无实据,事出有因”的罪名,革去了奕訢的议政王名号,以及一切差使,且不准他再干预一切公事。

随后,为了缓和矛盾,还是让奕訢回来办公,但权力是机会没有了:

“仍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毋庸复议政名目!”

三、

至此,安德海跟慈禧太后的关系进入到鼎盛时期,各种流言蜚语也就因此传出!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慈禧太后丧夫的时候只有二十六七岁,只比安德海大了八九岁。一个寡妇跟一个年轻的太监天天混在一起,就算是清白的,也不缺宫里一些好事的,或者是嫉妒安德海的人,传播一些流言蜚语出来。

比如,清末有一部流传比较广的野史《满清外史》里面记载安德海:

“自宫入内为阉宦,以擅吕不韦舍人嫪毐术,时那拉氏年未逾三十,得之颇欢,安得海藉是以干国柄。”

这里面说安德海干预朝政,这点倒毋庸置疑,他确实陷入得太深,违反了祖制。但这其中提到,他是个假太监,且跟“嫪毐”一样,是慈禧太后养的“面首”,这其实有点过了。

实际上,后来安德海被丁宝桢杀后,曾被暴尸,民间也因此留下了一个传说:

“人们撕开他的裤子一看,却是个缺嘴的茶壶,原来他是个假老公(太监),所以慈禧特别喜欢他。”

这个传说后来也传到了宫里,宫女们还互相拿这件事当笑话来谈,实际上这种事根本不会发生的。

在《宫女谈往录》中,有老宫女就讲了原因:

“皇帝并不傻,给皇帝出谋划策的人更不傻。中国使用太监的年代,听人家说有几千年啦,哪能想不出治太监的绝招来……清代的内务府就一年春秋两季检查太监,二次净身、三次净身的都有,通过贿赂漏检的,当官的要掉脑袋,谁敢担那个不是?”

四、

再说安德海刚进宫的时候,只有八九岁,那时候给他检查的人根本不会料到日后他能成为慈禧太后的红人,又怎么可能会从一开始就给他保密呢?

至于有人讲,那玩意儿其实能长的,那更是胡说八道了,怎么可能啊?

所以,安德海受宠,主要就是因为立下了那几件大功,是坚定地站在慈禧太后身边的。慈禧太后有些秘密的事情,不太方便自己做的,基本也都派他去实行。

而且这个人又聪明,还识字,能解闷儿,善解人意,又会察言观色,模样嘛也算清秀,慈禧太后怎么会不喜欢呢?

其实,何止慈禧太后喜欢他啊,连京城内徽班唱旦角的年方19岁的美人,艺名叫“九岁红”的马赛花都对他投怀送抱。

同治七年,权势滔天的大太监安德海,就在京师的天福堂大酒楼,大摆宴席,跟这位马赛花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实际上大太监娶妻的事并不稀奇,宫里还有很多跟宫女对食的呢,只是大都很低调,偷偷结婚,像安德海这样嚣张的,确实不多。

所以,看不惯安德海的一些大臣就上书弹劾他,只是慈禧太后一概不理会罢了。甚至在安德海大婚上,她为表现宠爱,还特地赏赐白银一千两,绸缎一百匹。

当然,慈禧太后这样做,更是让本就怀疑安德海是假太监的人们,更加坚信不疑,也让同治帝和恭亲王奕訢很无语。

那么,安德海受宠,除了立功以外,就没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了吗?

五、

当然有,安德海能获得慈禧太后的宠爱,绝不仅仅是靠运气或天赋,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和汗水!

大家知道,李莲英的绝技就是梳头发和按摩,这两点让慈禧太后很受用。而安德海也不是吃素的,他当然也有绝技伴身,只是他的这项绝技有点不够雅——擦屁股。

当然这件事是记载在清朝野史大观《清宫遗闻》中的,在《太监谈往录》、《宫女谈往录》中也有有关太后如厕的说法:

就像美女也是会拉粑粑的,同样,吃一百八十道菜的慈禧太后,也得上厕所。只不过太后上厕所跟我们普通人不太一样,她有一个专业的叫法,叫“传官房”。

“官房”就是皇家专用马桶,只要慈禧太后有了便意,就会示意安德海,安德海就会安排宫女分头准备。慈禧太后用的马桶是不能拎着进来的,要小太监头顶着拿进来,其他宫女有拿铺垫的,有拿草纸的。

至于皇家马桶的形状,是檀香木做的,样子有点像壁虎,总之按照现在的说法是比较符合人体工力学的。四条爪子着地,头往后扭着,尾巴也卷成个圈,可以当把手用,肚子就是装排泄物的。

慈禧太后如厕时,在“壁虎”肚子底部是要铺一层炒焦了的枣,这样的话,排泄物下去后能迅速被枣子覆盖,从而没有味道散出。

等到慈禧太后方便结束,她会微微抬起屁股,这时候宫女会递上喷了香水的上等擦屁股纸,由安德海拿到手中,迅速且轻轻两下,就擦干净了。

随后,慈禧太后到另外的屋子整理着装,其他的人抓紧时间收拾现场,整个流程基本走完了。

六、

而慈禧太后方便的整个过程,看似简单,实际最难的就是擦屁股这一步:

这是安德海的拿手绝技,是可以申请专利的,他这两下,着实不简单。擦轻了,慈禧太后的屁股没擦干净,不仅留下异味,还污染衣服。擦重了,慈禧太后屁股受不了,万一擦红了,甚至擦破了皮,安德海的脑袋还要不要?

所以,这两下,既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你要是问多擦两下不行吗?

当然不行啊,这是规矩,就得两下,多了一下不行,少了一下也不行!

安德海为了练就这项擦屁股神功,可谓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他专门找来一块绸子。填充上棉花等物料,模拟成人的臀部,在凹部那里放上一层薄土,然后再在薄土上撒上一层烟灰。随后就用厕纸,模拟擦屁股,要做到轻轻甩两下,左一下,右一下,刚好把烟灰擦掉,而土不动。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安德海是下足了功夫,苦练许久,竟然让他练成了!

所以,安德海为啥能受宠啊,就体现在这些细微之处,伺候好了慈禧太后的屁股,她怎么可能会亏待他?

后来安德海被杀后,李莲英上位,他擦屁股功夫就不行,慈禧太后因此也叹过气,说李莲英你这水平跟小安子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安德海跟李莲英不同的地方在于,太过飞扬跋扈,一心只依从慈禧太后,他没有李莲英聪明,当然李莲英也是吸取了他的教训才变得那么圆滑的。

在《清碑类钞》记载,同治皇帝就很不喜欢安德海:

“于宫中,时以小刀断泥人首,内监请其故。则曰:“杀小安子。”于是内监中知安得海之首领将不保矣。”

后来安德海,觉得在京城自己的地位已经稳固,还得到全国宣传一下自己,于是向慈禧太后请求到地方采办物品。

慈禧太后同意了,结果安德海走到德州境界时,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扣留了,随后给他宰了,据说他也是奉了同治帝的密诏。

至于事后慈禧太后为什么没有追究这件事,那是后话了,有机会再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