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探奇】南越笔记-珊瑚

珊瑚

珊瑚,水之木也。生海中盘石之上,初白如菌,一岁乃黄。海人以铁网先沉水底,俟珊瑚贯出其中,纹网得之。或以铁猫儿坠海中得之。在水直而软,见风则曲而坚,得日光乃作鲜红淡红二色。其五七株合成者,名珊瑚林。夜有光景,常煜煜欲然。南越王以为烽火树是也。状多如柏,亦曰烽火柏。
或谓此物贵贱并随真珠,大抵以树身高大、枝柯丛多、纹细纵而色殷红如银朱而有光泽者为贵,色淡有髓眼者次之。其色善变,可以占灾祥。圆之为珠,带腕上,或以为簪。其人有福泽,则益红润高明云。


《南越笔记》由李调元撰写,十六卷,依事类分卷。首记民俗,所录优美民歌,多为好诗。全书时有粤方言词语,首卷专条尤为丰富。方言字及至今字书失收字不少。二、三卷记山川,特详水系、地貌。述山脉时附考证。文字清丽,可作山水游记读。博物、工艺比重大,记岭南珍禽异兽鳞介昆虫甚多,颇从经济资源角度着眼。又间附工艺流程、有关谣谚。近世西欧物质文明东渐足迹,亦有反映。卷七记少数民族,提供了民俗、民族、宗教、社会、史学诸学术领域大量重要史料。
李调元(1734年12月29日—1803年1月14日),中国清代戏曲理论家,诗人。字美堂,号雨村,别署童山蠢翁。著有《童山诗集》40卷,戏曲理论著作《曲话》、《剧话》等。《曲话》和《剧话》多摘引前人的戏曲评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品读经典 品读好诗词

品读、鉴赏经典诗词歌赋
分享、交流精美原创文学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