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卷九清水、沁水、淇水、荡水、洹水考略

(0)

相关推荐

  • 《沁水下乡偶遇》

    ​沁河淙淙醉心脾 , 柳丝轻舞戏河堤. 麦香花娇蛙鸣曲 , 农家田头春播急.

  • 自焚后葬于河中的君王——商纣王:儿子武庚遵照“死后葬于淇河之中”遗命,截断淇水,在河床上凿竖穴而葬​

    淇河岸边:纣王墓,原位于淇河之中 河南省鹤壁市,S305省道(旧)向西过浚县的卫贤镇,向西跨过南流的淇河后,就进入了淇县的河口村. 淇河西岸,S305省道北侧,有一个高大的墓冢,里面葬着千百年来褒贬不 ...

  • 甲骨文每周识字(80)|河、网

    [解字] 河:从水表示和水有关,从丂或从何为声符.本义专指黄河,后来泛指河流.卜辞中还用作神祗名,为商人所崇祀的黄河之神.在六书中属于形声. [河字常见字形] 资料来源:<甲骨文常用字字典> ...

  • 涉,涉世未深

    涉是一个会意字. 甲骨文中间是水流,水流两侧各有一只脚,表示趟水过河. 金文延续甲骨文,字形略显抽象. 小篆将两只脚合写作步,并将水流写在了左侧,位置的变化导致很难看出过河的意思了. 楷书延续小篆而来 ...

  • 丝路骑行日记017:暴雨侵袭的卫辉

    一早特地赶在八点前到摘星台公园,想要省下20元门票钱,没想到景区竟然没开放,空欢喜一场.淇县古称朝歌,是中国商朝的首都,是<封神榜>的演绎地,所以故事也格外的多.   两千多年前的殷商末期 ...

  • 卫河鹤壁段,决堤

    这次河南大范围强降雨让全国人民都揪心不已,由于省会郑州人口众多,所受影响很大,人们的关注度也非常高.实际上,据相关统计,新乡的降雨量大体上和郑州持平,而鹤壁的降雨量比郑州还要大.由于强降雨和上游来水, ...

  • 汝城人去外地旅游|记走遍九州之豫州行(一)

    相传古代大禹治水时,把神州大地分为九州.既冀(今京津河北).豫(今河南).荆(今两湖).兖(今山东西部及冀豫相邻地区).青(今山东东部).徐(今江苏安微).扬(今苏沪浙赣).梁(今四川重庆).凉州(今 ...

  • 探访覃怀及对覃氏祖源的几点再认识—— 覃凌波

    如您手中有覃氏相关的资料,敬请提供给我们,这些将是我们追根溯源的重要依据. 声明:图文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探访覃怀及对覃氏祖源的几点再认识 覃凌波   今年国庆假期,为考察覃氏祖源,我们一行4人 ...

  • 《水经注》卷五所涉邢台、衡水等地域考略

    B3 左渎又北,迳经城东,缭城西,又迳南宫县西,北注绛渎. 经县故城(经城),位于河北威县经镇乡经镇村西南·汉一唐.1987年调查城垣遗迹已不存,形制及面积不详.据史载,汉代置经县,宋代时废.该遗址应 ...

  • 水经注·卷九

    清水出河内修武县之北黑山,黑山在县北白鹿山东,清水所出也,上承诸陂散泉,积以成川.南流西南屈,瀑布乘岩,悬河注壑二十余丈,雷赴之声,震动山谷.左右石壁层深,兽迹不交,隍中散水雾合,视不见底.南峰北岭, ...

  • 《水经.清水注》里的姜太公故里、牧野等考略

    △东北过获嘉县北. <汉书>称,越相吕嘉反,武帝元鼎六年,巡行於汲之新中乡,得吕嘉首,因以为获嘉县.后汉封侍中冯石为侯国.县故城西有汉桂阳太守赵越墓,冢北有碑,越字彦善,县人也,累迁桂阳郡 ...

  • 《水经注》里的浙江(十)----《水经.渐江水注》略考

    E2 江水东迳上虞县南,王莽之会稽也.本司盐都尉治也,地名虞宾.<晋太康地记>曰: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县,百官从之,故县北有百官桥.亦云:禹与诸侯会事讫,因相虞乐,故曰上虞.二说不同,未详 ...

  • 《水经注》里的浙江(九)----《水经.渐江水注》略考

    D2 江水北迳嵊山,山下有亭,亭带山临江,松岭森蔚,沙渚平静,浦阳江又东北迳始宁县嶀山之成功峤.峤壁立临江,欹路峻狭,不得并行.行者牵木稍进,不敢俯视.峤西有山,孤峰特上,飞禽罕至.尝有采药者,沿山见 ...

  • 《水经注》里的浙江(八)----《水经.渐江水注》略考

    C2 浙江又东迳柴辟南,旧吴楚之战地矣.备侯于此,故谓之辟塞,是以<越绝>称吴故从由拳.辟塞渡会稽,溱山阴是也. 柴辟(亭),在今浙江桐乡市西南崇福镇东南.<汉书·地理志> 会 ...

  • 《水经注》里的浙江(七)----《水经.渐江水注》略考

    A7 <吴越春秋>云:句践炼冶铜锡之处.采炭于南山,故其间有炭渎.句践臣吴,吴王封句践於越百里之地,东至炭渎是也.县南九里有侯山,山孤立长湖中.晋车骑将军孔敬康少时,遯世栖迹此山.湖北有三 ...

  • 《水经注》里的浙江(六)----《水经.渐江水注》略考

    A2 秦始皇登稽山刻石纪功,尚存山侧.孙畅之<述书>云:丞相李斯所篆也.又有石匮山,石形似匮,上有金简玉字之书,言夏禹发之,得百川之理也.又有射的山,远望山的的状若射侯,故谓射的.射的之西 ...

  • 《水经注》里的浙江(五)----《水经.渐江水注》略考

    E 浙江又东与兰溪合,湖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号曰兰亭,亦曰兰上里.太守王羲之.谢安兄弟,数往造焉.吴郡太守谢勖封兰亭侯,盖取此亭以为封号也.太守王廙之,移亭在水中,晋司空何无忌之临郡也.起亭于山椒, ...

  • 《水经注》里的浙江(四)----《水经.渐江水注》略考

    D 浙江又东迳灵隐山,山在四山之中,有高崖洞穴,左右有石室三所,又有孤石壁立,大三十围,其上开散,状似莲花.昔有道士,长往不归,或因以稽留为山号.山下有钱唐故县. 灵隐山,又名灵茆山.仙居山.位于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