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阳民俗大观》选我近50篇文章

《饶阳民俗大观》选我近50篇文章

我等得花都开了。

3年的时间,国共内战,抗美援朝,县城大变样·····婴儿都蹒跚走路了。

但是,也许酒越酿越醇,花越看越大,树越长越旺,直到枝繁叶茂,大树苍天。

《饶阳民俗大观》,经过三年的策划,征文,组稿,审校,装订等等一系列过程,八大册(4公斤),190多位作者,800多篇文章,光会议就开了十几次,终于面世了!

不容易,不容易,不容易。

2017年吧,饶阳历史与文化研究会忽然征稿,内容多是民俗系列的文章。我的眼睛忽然一亮,因为在我开蜂蜜店的时候,因为无聊,我写了大几十篇关于饶阳民俗的文章,一写就是一个系列,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下可以给自己笔下的文章找个归宿了!

于是,按照邮箱的地址,我呼啦啦把这些文章发过去了,有时候我也能打开邮箱,大多是我的文章。

饶阳历史与文化研究会开会的时候,给我打过几次电话,怎奈身在安平,不能脱身,再说人在江湖,吃饭为大,我不能前往开会;会议的组织者张铁闯县长让秘书给我打电话,说张县长准备亲往安平见我,赖我家徒四壁,怎敢劳县长大驾,便问来由,说我的文章带有过多个人感情色彩,要我修改。

说真的,写民俗文章,要多访多问,集思广益,但是,时间呢?成本呢?要回老家细问,孩子谁给做饭,媳妇定然不悦,为写文章弄得家庭不和,鸡飞狗跳,想想也是笑话,我只得说您们看着吧,能用就用,不能用就不用吧。

有时候我想,要是我有一份工资保障,或者就是从事文字工作的,定然会全力以赴,但我不是,今天不挣钱,明天就饿肚子,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

感谢孙惠英,范场座,孔会莲,李雅莉,赵文焕等文友老师,感谢张铁闯主任,感谢很多的人,他们不计较这些,给我把文章做了一些修改,并且在计梦宇,刘维权等人的热心帮助下,今天我终于看到了装帧雅洁,大方厚重的饶阳民俗大观八大册。

急急的打开书,看到了何同桂老师的序言,看到了这么多作者的文章,有的文章读过,更多的没有读过,我想读了这些乡土气息浓厚的文字,一定会成为饶阳民俗通。

我细细的点数我的文章,45篇吧,占整套书的20分之一,也给了我一定的酬劳,真的谢谢这套书的策划者,作者,编者,正如何同桂老师在序言里所说,这是一项劳心费神的大工程,在旅发大会召开之际,终于完成了,真是可喜可贺的事情。

我想,毕竟印数有限,很多读者想看不能买到,但是,我会把一些好的篇章陆续发表在公众号村里村外事,只要你关注,就能基本看到这套丛书的内容了,这是网络的好处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