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要点 | 直肠癌根治术如何保护盆腔自主神经?

导读

1982年,Heald提出直肠全系膜切除的概念。这是一种针对直肠中下段癌的规范手术操作方式。然而TME概念的引入,仍然没有解决术后排尿及性功能障碍高发的尴尬局面。1983年,日本学者土屋周二提出实行PANP手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者排尿及性功能。

盆腔自主神经保留(PANP)的直肠癌根治术

按照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部位及数量有多种分类方法,包括Moriya分型,北缩庆一分型,Sugihara分型,其中后者是目前最常用分型法。

Sugihara分型
  1. 完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

  2. 半保留,切除腹下神经丛,保留双侧盆腔神经丛

  3. 部分保留,切除腹下神经丛,保留一侧盆腔神经丛

  4. 完全切除自主神经丛

手术指征

适合于60岁以下,Dukes C期以前的男性患者。

手术要求

术前通过内镜超声、CT或MR,了解肿瘤浸润的范围及盆腔自主神经的关系,并结合术中肿瘤分期来选择PANP手术方式。

手术要点
  • 解剖层次清晰,术野干净,熟记神经的分布和走行,以及直肠肿瘤各段淋巴结转移的规律。

  • 在脏壁层筋膜中进行解剖,可清楚地显露神经丛和神经,并加以保护。

  • 分离直肠膀胱间隙时,要保存前列腺包膜,须在Denonvilliers筋膜的后面游离直肠前壁,充分暴露腹膜返折以下的术野,尽量保持精囊包膜的完整性,避免损伤次级的神经丛。

盆腔自主神经保护

具体盆腔自主神经如何保留要根据肿瘤的部位、浸润深度、有无神经侵犯、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决定。以下介绍4个关键部位的解剖要点。

腹主动脉丛损伤

解剖:腹主动脉丛呈丛状经由腹主动脉前方和下方下行,包绕肠系膜下动脉根部。

要点:术中对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和腹主动脉前方的淋巴结清扫时,或在结扎肠系膜下动脉时容易损伤。向上牵拉乙状结肠时,肠系膜上动脉距离腹主动脉丛的距离变大,可以避免损伤。
腹下神经损伤

解剖:两侧腹下神经于骶骨岬处。

要点:游离直肠后方时,应在疏松网状结构上方,紧贴直肠光滑系膜,向下锐性分离,避免损伤疏松网状结构下方的上腹下丛、左右腹下神经。
下腹下丛保护

解剖:下腹下丛是上腹下丛的向下延续,位于直肠两侧侧韧带。

要点:切断韧带时,紧贴直肠系膜切段直肠侧韧带,能够避免损伤外侧下腹下丛的同时,也可以减少出血的发生。
下腹下丛传出支保护

解剖:邓氏筋膜外侧部,紧贴精囊腺和前列腺外缘,可见来自于下腹下丛发出的支配精囊腺和前列腺的神经,以及相应的滋养小血管。

要点:游离下段直肠前方时,应保护精囊腺包膜和邓氏筋膜的完整性。

“标志性”筋膜

PANP直肠癌手术中,3个“标志性”筋膜就犹如开车时道路上的路标一样重要。

肾筋膜 Gerota Fascia

由腹膜外组织移行而来,分为前后两层,前层为肾前筋膜,后层为肾后筋膜。

上腹下丛沿腹主动脉向下走行,被Gerota筋膜覆盖全程。因此,Gerota筋膜成为盆腔自主神经进入盆腔之前的良好的标志物,该处应当以Gerota筋膜作为标示,手术游离平面应当在Toldt间隙中进行,避免对Gerota筋膜下方的上腹下丛造成损伤。
骶前筋膜 Anterior Sacral Fascia

是直肠后方重要的解剖筋膜结构。

近年有学者认为,盆壁筋膜和骶前筋膜是两层结构,前者是腹腔壁层筋膜的延续和增厚,后者即覆盖在骶骨、尾骨内侧面及神经、骶正中动脉和骶前静脉前的筋膜。上层的骶前筋膜是Toldt筋膜向下的直接延续,其覆盖腹下神经、骶正中动脉和骶前静脉丛;在骶前筋膜的下方还有一层筋膜覆盖于骶骨、尾骨内侧面。

而神圣平面-直肠后间隙是一个位于直肠固有筋膜与骶前筋膜之间的间隙。覆盖腹下神经HN的骶前筋膜是指示神经的良好标志,保证骶前筋膜的完整,在直肠游离过程中便不会对HN产生影响。
邓氏筋膜 Denonvilliers Fascia

是一层位于直肠与泌尿生殖系统之间肉膜样致密的筋膜结构,其侧方分束包绕神经血管束NVB.

在S3平面水平,盆丛发出直肠支、膀胱支、前列腺支(子宫阴道支)和阴茎海绵体支等分支,走行于骶前筋膜向侧方延续的盆壁筋膜内。其中支配泌尿与生殖系统的神经发出后向前下侧走行,在邓氏筋膜侧方与盆壁筋膜附着处同泌尿生殖血管汇合形成泌尿生殖神经血管束后,穿过邓氏筋膜继续向前走行。

如上图所示,直肠前间隙内常见三个解剖径路:

① 邓氏筋膜前间隙,即在邓氏筋膜前方分离,切除邓氏筋膜,此法容易损伤NVB,仅适用于肿瘤位于直肠前壁且可疑累及邓氏筋膜者;
直接进入邓氏筋膜前叶与后叶(直肠固有筋膜)间隙,此法分离很容易造成直肠固有筋膜破裂,因为邓氏筋膜上段太薄。若直肠固有筋膜破裂并进入了直肠固有筋膜下间隙,则不符合TME要求,为错误间隙;

近精囊腺底部横断邓氏筋膜前叶,进入邓氏筋膜前叶与后叶(直肠固有筋膜)间隙,此法容易寻找到无血的解剖层面,且有利于保护NVB。

本文整理自《直肠肛门外科手术操作要领与技巧》(渡边昌彦等著)、《盆腔自主神经保护直肠癌根治术》(卫洪波等著),欢迎各位同道批评指正,分享意见心得,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谢谢!

责任编辑 | Zelin

(0)

相关推荐

  • 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第3位.而在我国结直肠癌病人中直肠癌的发病比例约达到60%,其中又以中.低位直肠癌多见,占70%-75%.自1982年Heald提出直肠癌手术的 ...

  • 医学笔记︱直肠骶骨筋膜的应用解剖(图文)

    来源:孙锋医生 随着TME手术逐渐成为中低位直肠癌的标准术式,如何更好地保留患者的性功能和排尿功能成为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共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熟练掌握直肠周围的环周筋膜间隙以及盆自主神经的分 ...

  • 张卫教授:膜解剖指导下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

    编者按:得益于腹腔镜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已成为治疗直肠癌的标准术式.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依旧要求做到全直肠系膜切除和泌尿生殖功能的保护,即TME原则和盆腔自主神经保护.由此衍生出如以神经为 ...

  • 腹腔镜右半结肠手术入路选择及解剖要点

    导读 当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普及的同时,完整全结肠系膜切除(CME)理念也逐渐成为右半结肠癌根治手术的标准.小梯整理了新加坡学者Fong Sau Shung与谢忠士教授关于腹腔镜右半结肠癌CME手术的入路 ...

  • 多图|肩关节镜手术盂肱关节后方入路解剖要点

    熟悉并掌握关节解剖学知识是安全进行关节镜手术并获得成功的基础和关键. 来源|<关节镜手术解剖图谱> 欲了解更多,可至文末扫描二维码 温馨提示:本文图片较多,建议在wifi环境下浏览.所有图 ...

  • 跗骨、跖骨与趾骨,3大解剖要点需牢记!

    足部骨骼 足骨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 1.跗骨tarsal bones 属于短骨,共7块,包括距骨.跟骨.骰骨.足舟骨及3块楔骨内侧楔骨.中间楔骨和外侧楔骨).跟骨在后下方,其后端隆凸称为跟骨结节.距 ...

  • 红核与黑质的解剖要点

    一.中脑内的红核(red nucleus): 红核:位于中脑上丘高度的被盖中央部,黑质的背内侧,呈一卵圆柱状,从上丘下界向上伸入间脑尾部(换言之,下丘平面没有红核).横切面上浑圆形,略带红色. 组成: ...

  • 要练好瑜伽轮式,这些解剖要点你一定要知道

    轮式Urdhva Dhanurasana,Urdhva意为向上的,Dhanura意为弓,按字解义是需要通过胸部的打开,脊椎的伸展,把身体像弓一样弯曲,让能量在身体内部平衡流动. "轮式&qu ...

  • 持镜手如何以解剖标志立正术野

    导·读 良好的持镜是完成腹腔镜外科手术的基础,一个优秀的主刀术者一定也曾经是一个优秀的持镜助手.可以说,持镜助手既是手术现场的第一"目击者",又是手术的"报道者" ...

  • 当代微创外科的一大突破——机器人直肠癌根治术

    ▼本文作者▼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出现与应用是当代微创外科的一大突破,达芬奇机器人自引进我国以来,手术数量快速增长,尤其是近十年来,其疗效及安全性取得了广泛的认可. 而在胃肠外科领域中,机器人在结直肠手 ...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难点与争议 (下)

    作者:郑民华 马君俊 文章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7,16( 8 ) [接上文] 四.侧方淋巴结清扫术 目前学术界认为直肠癌术后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直肠系膜及盆腔侧方存在癌灶残留.因此,以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