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掌故」一场反“临江设领”的风暴
相关推荐
-
【每天老照片】-1万-2605- 武汉老照片:1942年2月的汉口中山路所见
1942年2月15日的新加坡,数量占绝对优势.武器装备和日本人旗鼓相当的英军士兵正式向日军投降,这标志大英帝国在新加坡持续一百多年的统治时代结束.为此,日军还举行了规模浩大的受降仪式,让数万名英军战俘 ...
-
蒋寅|平常心看日本:京都三大祭
日本的年历上,凡国定节日都用红字标出,其中有不少是传统的令节,在每月固定的日子举行,日语汉字写作"祭"(用汉语拼音读作macili),是从古代祭祀的意思沿袭下来的.除了这些法定节日 ...
-
一眼望过去全是人!今天,全缅多地再发大规模示威
[缅甸中文网讯]7月15日,缅甸修宪委员会在议会上提交了耗时5个月拟定的修宪报告,军方与巩发党均持反对态度,巩发党更是发出了一则声明,修宪报告违反了基本宪法12章.今天(7月17日),全国多地成千上万 ...
-
大批在日本的缅甸民众聚集,声势浩大
[缅甸中文网讯]据悉,6月25日,居住在日本的缅甸民众集合起来,举行了反战游行示威活动,超300人参加. 据了解,游行示威活动于6月25日下午3点整开始,游行队伍从日本首都东京 Gotanta花园出发 ...
-
大事件!新西兰帆船队凯旋 奥克兰基督城举行盛大游行 现场盛况空前!
现场报道: 新西兰信报驻奥克兰首席 杨 苗 新西兰信报 记者. <精彩>杂志主笔 莫慧莉 新西兰信报特约摄影师 朱其平 新西兰时间6月2日号,第35届美洲杯帆船赛总决赛在百慕大落幕.新西兰 ...
-
老照片一一国庆节天安门前的游行队伍
老照片一一国庆节天安门前的游行队伍
-
【沿口街头】回忆当年正月初一的街头游行
不知不觉在武胜呆了三十多年,慢慢与这个小城纠结共生.在自己生活的地方旅行,其实也就是在人生里的旅行,情绪无法言喻,只好随手按下快门. 记得过去的沿口,每逢正月初一上午街头都要经历一场规模盛大的游行.那 ...
-
「沈阳掌故」六十年前的一场抗捐风潮
六十年前,沈阳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反捐抗税斗争. 1928年11月28日,奉天警察厅长白子敬以"增加警饷,扩充警额,维持地方治安"为由,决定省城(奉天,今沈阳)的商户要缴纳" ...
-
「沈阳掌故」郭松挥戈反奉
1925年11月23月,以郭松龄为首的部分奉军青年将领倒戈反奉,成了震动全国的历史事件. 郭松龄,字茂宸,1883年生于沈阳城东渔樵寨(今东陵区深井子乡),幼年家贫,喜读书.辛亥革命前,考入奉天陆军连 ...
-
「沈阳掌故」“中和福”茶庄重放光彩
中和福茶庄坐落在沈阳繁华的中街路北.在门面顶部正中,以饱满的楷书书有朱红色的大"茶"字,整个门脸装修得格外醒目而又古朴. 据<盛京时报>记载:它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 ...
-
「沈阳掌故」吉顺大楼缺个“角”
走到沈阳中街路北百货公司第二商店营业大楼(过去是吉顺丝房大楼),有心人会发现这座大楼的西半部有四个大橱窗,东半部却只有两个,很不对称,俗话说"缺个角".这一角之缺,恰恰反映了旧社会 ...
-
「沈阳掌故」名扬海外的吉顺丝房
沈阳第二百货商店旧址,原名吉顺丝房.旧沈阳百货店,皆名丝房,其来源在于最早开业的百货商号,是由经营桄丝作坊发展而来,故取丝房之名.在沈阳的许多大型丝房中,规模最大.驰名最远的首推吉顺丝房. 吉顺丝房是 ...
-
「沈阳掌故」五金行业的变迁
沈阳五金行业的历史比较久,早在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就有了铁炉业,主要生产刀.剑.农具和人民生活所用的菜刀.斧头.剪子等,以产销合一的方式经营.1880年(清光绪六年)城内已有6户铁炉业和5户摊床 ...
-
「沈阳掌故」欧阳予倩与沈阳话剧
欧阳予情(1899-1962)是我国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戏剧家,多年留学日本,参加了"春柳社".回国后,他积极提倡新剧运动,演京剧.话剧,并做过电影导演.新中国成立后,欧阳予倩担任中 ...
-
「沈阳掌故」刘凯平的光辉一生
<奉天通志>记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老火车头"牌牙粉曾独占沈阳市场,畅销东北各地.这个名牌,是当时一个年轻人刘凯平开创的. 刘凯平 刘凯平,辽宁义县人.1913年来到 ...
-
「沈阳掌故」杜重远的战斗历程
杜重远,奉天怀德县人(今属吉林省).早在奉天两级师范附属中学读书时,他就常常不顾学校禁令,积极联络同学进行抗日爱国活动.1915年,袁世凯政府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