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NASA是怎么对待学渣的
楔子
曼姐来家里做客,聊起她的儿子。“我儿子是个学渣。”曼姐淡然的说,“最近正在基督城学天文学,预科毕业了。”
“学渣”二字从亲妈嘴里说出来,应该是货真价实的了,居然主攻天文学这么有难度的学科?
细聊起来,才知道,这位儿子大人,给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写了封信:我对天文学很感兴趣,但是我学习成绩不好,要怎么做,才能进入NASA工作?
根据曼姐的口述,NASA工作人员给他回了信(不止一封哦),大致意思就是:要来NASA工作,最起码是研究生学历,不同岗位可能要求不同专业的博士学历。NASA需要几大类的人才,每类人对应哪些方面的工作岗位。博士学历需要在指定的几所美国大学获得,推荐的导师有哪些。。。这些东西,居然不是来自IT系统的自动回复!
有了这些光辉的指引,儿子大人撸起袖子,埋头学习,目标直指NASA。
曼姐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生怕他在这复杂的网络时代,被恐怖分子给洗脑诱惑了。于是曼姐找到一个美国的朋友,请他亲自去NASA见见这位和儿子通信的工作人员。主宾双方在友好和谐的氛围中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就进一步加强全球航空航天事业的合作深入交谈——这两句是我瞎掰的。总之,见到工作人员本尊了,曼姐放心了。
NASA,一个做出了N多NB事情的高大上组织,一个出现在无数科幻影片中的梦幻机构,居然对一个远在新西兰的“学渣”做出了严肃认真的回复?
比较
你知道的,在新西兰生活最大的优点就是闲功夫多,于是我找到NASA的网站去逛了逛,也顺手瞻仰了一下中国航天局的网站。
首先来比较一下两家网站的主页。

NASA的页面太low了,一颗蔬菜占据半壁江山,什么鬼?忍不住点击进去看了看,原来是航空站的蔬菜种植研究。

很明显,我天朝航天局的主页面,看上去就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衙门气息扑面而来。有领导人的开光,还有局座的名单,还有好多人在开会,多么的恢弘大气。
下面看看找工作的环节

NASA有非常重要的专栏就是Career@NASA(NASA职业需求),林林总总,页面里面有链接、链接里面套页面,很详细,够看一天的。感觉就是NASA很缺人啊,怪不得连还没上大学的“学渣”都不放过。

再看航天局的,压根儿不存在求职这么一个功能模块——对,根本不需要招聘!这充分说明了我国航天事业人才济济的大好形势。联系方式页面体现了中国哲学的“极简”理念,堪称是北欧+日式风格在网站设计中的运用典范。
我给航天局发了封邮件,询问能否有机会到局里工作。同时,我在NASA的网站上也留了言,提交的问题是:我这把年纪,还能成为宇航员不?
不得不说,咱们天朝的反馈就是快,邮件发出去一分钟不到,就回复了:The address you sent your message to wasn't found at the destination domain. It might be misspelled or it might not exist. 这封邮件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用中文回复,可能是想体现一种国际化的情怀。其实用中文的话,可以省略很多字:邮件地址不存在。
NASA那边呢,等了两周,杳无音信。也许是后台的AI系统识别出我的请求属于无用骚扰?总之,很桑心。
后续
我托曼姐跟问问她儿子,能否把NASA的回信给我䁖䁖,小伙子一句“个人隐私”就把曼姐给怼回来了。曼姐希望儿子能尽快考试失败,这样就能认清自己不是进NASA的材料,可以安心找份稳妥的专业学习了。年轻人可不在意这个,自顾自的朝着NASA努力着。
无论如何,NASA,成功的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全世界天文爱好者可以参与、交流乃至安放理想的地方。探索宇宙,不仅仅是代表某个国家,更是代表了整个人类,理应是这样的定位。
————朴素的分割线————
不是所有的政府机关官网都像航天局那样无趣死板,安利一下故宫博物院的官网,我真的很喜欢:http://www.dpm.org.cn/Home.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