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学而篇(08)
相关推荐
-
论语: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9-25)
<论语·学而>第八章:"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本章再度出现后半部分的观点. 子曰:"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 ...
-
直道而行亦君子
初读<论语>,源于上学时期的教科书.零零散散,窥一斑,亦受益,但终因未全读而"不见全豹".年过不惑,继而静心,愈读愈有味儿.掩卷沉思,最让人感慨的莫过于孔子光明磊落的品 ...
-
“论语”新解 “子罕篇第九”第25、26、27、28章
"论语"新解 "子罕篇第九"第25.26.27.28章 第25章 引录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 孔子说:&quo ...
-
论语:君子不重则不威(1—8)
中华民族自古注重个人修养,古人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但是如何提高自我修养?如何才能达到最高境界呢?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 ...
-
德才兼备方君子——《论语》悟读【8】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题记 <论语>第一篇第八章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 孔子说:一个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 ...
-
【第262期】音频学《论语·颜渊篇第10章》何为崇德,何为辨惑?
音频学<论语·颜渊篇第10章>何为崇德,何为辨惑? 12·10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 ...
-
【第334期】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29章》孔子因何称仁、智、勇三者为“君子之道”?
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29章>孔子因何称仁.智.勇三者为"君子之道"? 14·29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8)
一原文为政第二2.0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试解]子夏请问孝道.孔老师说:"难在为人子弟后生们的容色上.遇有事情,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1)
为政第二 2.0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试译]孔老师说:"为政依据于明德,就象天上的北极星一样,因为他自己能安居其位,同时为众星留下各自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2)
一.原文 为政第二 2.0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试译]孔老师说:"<诗经>共有三百篇诗,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些诗篇,就是纯正无邪,就是真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3)
一.原文 为政第二 2.0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试解]孔老师说:"以政令来治理.强制百姓,以刑罚来约束.惩罚百姓,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4)
一.原文 为政第二 2.0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试解]孔老师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明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5)
一.原文 为政第二 2.04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quo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6)
一.原文 为政第二 2.0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试解]孟武伯问何为孝.孔老师说:"由于你的盲目冲动,使你的行为违背周礼,违背仁德,因而招惹是非,会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7)
一原文为政第二2.0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试解]子游请问孝道.孔老师说:"如今世人的所谓孝道,只是让父母不挨饿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9)
一原文为政第二2.0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试解]孔老师说:"我和颜回交谈一整天,他总是能恭敬地倾听,即是我对他做错了的事 ...
-
素说论语:为政篇(10)
一原文为政第二2.10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试解]孔老师:"我们要了解一个人,先看他当下的言和行,观察他的动机能否以仁德为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