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诊断关键是什么?保髋方法怎么选?


本文为作者原创整理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of the femoral head,ONFH):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引起患者关节疼痛,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
ONFH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前者主要是由股骨颈骨折等髋部外伤引起,后者主要病因为皮质类固醇的应用、酗酒等。但其确切病理机制仍未明确。

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标准

临床症状:站立或行走时髋关节或大腿疼痛,有激素治疗或嗜酒史。

体征和病史:以腹股沟和臀部、大腿部位为主的髋关节痛,髋关节内旋活动受限,有髋部外伤史、皮质类固醇应用史、酗酒史。

X线片改变:股骨头塌陷,不伴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内有分界的硬化带;软骨下骨有透X线带,呈新月征,软骨下骨折(图1)

图1,X线表现股骨头内有硬化带,软下有新月征

股骨头MRI的T₁加权像呈带状低信号(带状类型)或T₂加权像有双线征(图2)。

图2,MRI显示股骨头内低信号点双侧股骨头头坏死

骨闪烁成像显示热区中的冷区,组织活检证实骨坏死,骨闪烁显像显示热区或冷区损害。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对具有类似的X线改变或MRI改变的病变,应注意鉴别。

1. 中、晚期骨关节炎:当关节间隙轻度变窄,出现软骨下囊性变时可能会混淆,但其CT表现为硬化并有囊变,MRI改变以低信号为主,可据此鉴别。

2. 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股骨头包裹不全,髋臼线在股骨头外上部,关节间隙变窄、消失,骨硬化、囊变,髋臼对应区出现类似改变,与股骨头坏死容易鉴别。

3. 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常见于青少年男性,多为双侧骶髂关节受累,其特点为HLA-B27阳性,股骨头保持圆形,但关节间隙变窄、消失甚至融合,故不难鉴别。部分患者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可合并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可出现塌陷但往往不严重。

4. 类风湿关节炎:多见于女性。常见股骨头关节面及髋臼骨侵蚀,鉴别不难。

5. 具有类似MRI改变疾病的鉴别诊断

暂时性骨质疏松症:可见于中年男性及女性患者,属暂时性疼痛性骨髓水肿。X线片示股骨头、股骨颈甚至转子部骨量减少。MRI可见T₁加权像呈均匀低信号,T₂加权像呈高信号,范围可至股骨颈及转子部,无带状低信号,可与股骨头坏死鉴别。此病可在3~6个月内自愈。

软骨下不全骨折: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患者,无明显外伤史,表现为突然发作的髋部疼痛,不能行走,关节活动受限。X线片示股骨头外上部稍变扁,MRI的T₁及T₂加权像显示软骨下低信号线,周围骨髓水肿,T₂抑脂像显示片状高信号。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多发于膝关节,髋关节受累少见。累及髋关节的特点为:青少年发病,髋部轻中度痛伴有跛行,早、中期关节活动轻度受限。CT及X线摄片可显示股骨头、股骨颈或髋臼皮质骨侵蚀,关节间隙轻、中度变窄。MRI示广泛滑膜肥厚,低或中度信号均匀分布。

股骨头挫伤:多见于有髋关节外伤史的中年患者,表现为髋部痛及跛行。MRI示位于股骨头内的T₁加权像呈中等强度信号、T₂加权像呈高信号,内侧较多。

滑膜疝洼:为滑膜组织增生侵入股骨颈部皮质的良性病变,MRI示T₁加权像呈低信号、T₂加权像呈高信号的小型圆形病灶,多侵蚀股骨颈上部皮质,通常无症状。

股骨头坏死的分期

对股骨头坏死进行分期有助于医师对这一疾病进行诊断,并预测股骨头坏死的演变过程,有利于医师根据不同的病变时期选择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个体化治疗,并准确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众多分类中目前被广为接受的有以下几种:

Ficat分期法

1980年, Ficat和 Arlet根据X线片和骨功能检查提出股骨头坏死四期分类法。这种方法简单,临床应用最为广泛。它阐述了骨的功能检查是早期诊断不可缺少的,但其对坏死范围没有量化,也就无法判断预后。

Ⅰ期:X线片表现正常,但有髋关节僵硬和疼痛,且伴随髋关节部分功能受限。可进行血流动力学、核素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确诊。

Ⅱ期:X线片上有骨重建的迹象而股骨头外形及关节间隙无改变。表现为坏死区骨质疏松、骨硬化和囊性变。临床症状明显,髓芯活检肯定有组织病理学改变。

Ⅲ期:X线片上骨的连续性遭到破坏,股骨头顶端可有塌陷或变扁,尤以与髋臼接触处明显。死骨局限于相应受压部位,可有断裂和嵌压,并可见呈圆锥状下陷,出现新月征,关节间隙正常。临床症状加重。

Ⅳ期:X线片示股骨头进一步塌陷,关节间隙变窄,呈典型的骨关节炎表现。臼顶变形以与扁头相对应,圆形关节变为椭圆形状。临床疼痛明显,关节功能障碍,只保留伸展功能,外展和旋转功能完全丧失。

Steinberg分期法

1995年, Steinberg根据股骨头坏死X线改变、骨扫描检查及MRI表现将股骨头坏死分为七期。这种方法首次对坏死范围进行了量化,并指出骨坏死的预后和疗效主要取决于病损的大小。它第一个将MRI作为骨坏死分期的明确方式,并第一次将测量坏死形状和大小的方法引入骨坏死的分期体系。

0期:怀疑股骨头坏死,X线片、骨扫描和MRI表现正常或非诊断性。

Ⅰ期:X线片正常,骨扫描和(或)MRI异常。

  • ⅠA:轻度,MRI股骨头病损范围小于15%。

  • ⅠB:中度,MRI股骨头病损范围15%~30%。

  • ⅠC:重度,MRI股骨头病损范围大于30%。

Ⅱ期: X线片显示股骨头内囊变和硬化变等异常表现。

  • ⅡA:轻度,X线片股骨头病损范围小于15%。

  • ⅡB:中度,X线片股骨头病损范围15%~30%。

  • ⅡC:重度,X线片股骨头病损范围大于30%。

Ⅲ期:软骨下骨折产生新月征,X线片上表现为软骨平面下1~2mm处的细小透亮线,延伸到整个坏死范围。

  • ⅢA:轻度,软骨下塌陷(新月征)不足关节面的15%。

  • ⅢB:中度,软骨下塌陷(新月征)占关节面的15%~30%。

  • ⅢC:重度,软骨下塌陷(新月征)超过关节面的30%。

Ⅳ期:股骨头关节面塌陷。

  • ⅣA:轻度,关节面塌陷小于15%或压缩小于2mm。

  • ⅣB:中度,关节面塌陷15%~30%或压缩2~4mm。

  • ⅣC:重度,关节面塌陷大于30%或压缩大于4mm。

Ⅴ期:髋关节间隙狭窄和(或)髋臼软骨发生改变。

Ⅵ期:股骨头和髋关节进一步退行性改变,关节间隙逐渐消失,关节面显著变形。

ARCO分期法(国际分期法)

1992年,国际骨微循环研究协会(ARCO)在X线、MRI、骨扫描等检査基础上提出了更系统、更全面的ARCO分期。此分期考虑到了股骨头坏死的部位在分期中的作用。

0期:骨活检结果显示有缺血、坏死,其他检查正常。

Ⅰ期:骨扫描阳性或MRI阳性或两者均阳性。病变根据部位划分为内侧、中央、外侧

  • ⅠA:病变范围小于股骨头的15%。

  • ⅠB:病变范围占股骨头的15%~30%。

  • ⅠC:病变范围大于股骨头的30%

Ⅱ期:X线片异常,示股骨头斑点状表现,骨硬化,囊性变,骨质稀疏。X线检查及CT扫描无股骨头塌陷,骨扫描及MRI呈阳性,髋臼无改变。病变根据部位划分为内侧、中央、外侧。

  • ⅡA:病变范围小于股骨头的15%。

  • ⅡB:病变范围占股骨头的15%~30%。

  • ⅡC:病变范围大于股骨头的30%。

Ⅲ期:X线片上可见新月征。病变根据部位划分为内侧、中央、外侧。

  • ⅢA:病变范围小于股骨头的15%或股骨头塌陷小于2mm。

  • ⅢB:病变范围占股骨头的15%~30%或股骨头塌陷2~4mm。

  • ⅢC:病变范围大于股骨头的30%或股骨头塌陷大于4mm。

Ⅳ期:X线片上见股骨头关节面变扁,关节间隙变窄,髋臼骨硬化,囊性变,边缘骨赘形成。

股骨头坏死正确而良好的分期有助于医师对这一疾病进行诊断,并预测股骨头坏死的演变过程,有利于医师根据不同的病变时期选择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个体化治疗,并准确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

股骨头坏死的保髋治疗

方法众多,效果不一,尚未真正解决。股骨头坏死之所以成为骨科疑难病,就在于单一的方法不能治愈所有患者。如何保髋?保髋的适应症?时机?疗效?
保髋的三大因素和时机:修复、稳定、血供
(1)临床:髋部疼痛;
(2)X片:明显的硬化带;
(3)CT:软骨下骨皮质断裂;

(4)MRI:骨髓水肿。

出现上述四项中的(1)和后三项中的一项者尽早手术干预。

根据不同的ONFH分期和分型,结合患者的年龄、职业及对治疗的依从性制订个体化科学的治疗方案,可提高保髋成功率,节省医疗资源与费用。

一、Ⅰ、Ⅱ期 力求保髋

Ⅰ、Ⅱ期的M型,可随访观察或安慰治疗。Ⅰ、Ⅱ期的C型,可采用药物、体外超声波、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Ⅰ期的L型,治疗同Ⅰ、Ⅱ期的C型,Ⅱ期L型可采用病灶清除及各种植骨方法(带血管腓骨、髂骨或打压植骨等)治疗。

二、Ⅲ期(围塌陷期)

对已出现髋部疼痛,特别是腹股沟痛、跛行,临床怀疑或CT、X线片已显示坏死,但未见明显关节面塌陷的患者,应行MRI检查,脂肪抑制像可显示骨髓水肿和关节积液。此时的ONFH不是Ⅱ期,实质已进展到Ⅲ期(ARCOⅢa),或称围塌陷期。围塌陷期是成功保髋的最后良机。此期患者占骨科初诊ONFH患者的多数。一旦进入围塌陷期,非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低,原则上都应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依各医师经验选择。

三、Ⅳ期(塌陷期) 

此期行保髋治疗多数会失败,保髋治疗只适用于≤50岁的中青年患者。此期的保髋治疗可选择股骨头脱出病灶清除加植骨,也可选择经股骨转子间或股骨颈旋转截骨术。Ⅲ、Ⅳ期ONFH保髋成功的关键是外侧柱重建,对部分留存的外侧柱应尽可能保留并加强,而不要轻易切除、替代。

保守治疗

1.避免负重 可先依靠手杖、腋杖等支具,严格限制负重,可使缺血组织恢复血液供应,并免受压力作用,以控制病变发展,预防塌陷,促使缺血坏死的股骨头自行愈合。但一般认为,限制负重并不能挽救股骨头坏死的病情发展,此法主要适用于不宜手术治疗的老年、一般情况差、缺血性坏死进展期及预后不良的病人。

自行愈合的可能性与病灶的大小及距离关节面的远近有关:病灶小或远离关节面的,多能自行愈合;如病灶邻近关节面或病变范围较大,即使不负重,自行愈合的可能性也极小。

2.靶位体液渗透疗法中药外敷为主,磁疗、药浴、针灸为辅中医保守治疗。

手术方法的选择

1.核心减压术

核心减压术又称髓芯减压术、钻孔减压术、中心减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手术中使用3毫米带套管环锯钻孔进入股骨头,清除病灶、降低骨内压。减压后植入多孔钽棒,多孔钽金属具有足够承受生理负荷的强度,这对于将要塌陷的股骨头具有很好的支撑作用。
作用:
①降低骨内压,阻止病程进一步发展;
②促进血管再生,加快股骨头修复的作用;
③达到有效防止股骨头塌陷、延缓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时间。
适用证:股骨头坏死早期,适合改良坏死范围指数<67或改良正位分型C1型以下的ARCOⅠ期及稳定型Ⅱ期。

2.打压植骨腓骨支撑术

适应症:

  1. ARCOII期或III期
  2. 塌陷<4mm
  3. 疼痛<6个月
  4. 硬化带不明显者

异体腓骨支撑

关节镜辅助

辅助前路切开

优势:

  • 微创
  • 不切开关节,不影响关节稳定性
  • 可改善股骨头血运、纠正塌陷、促进修复
  • 增加股骨头内的稳定性
  • 不干扰其他组织结构
  • 不增加保髋失败采用其他保髋手术或行关节置换的手术难度,

病灶累及前外侧柱及壁者慎用!

累及前外侧:

  • 缝匠肌骨瓣
  • 股方肌骨瓣
  • 阔筋膜张肌骨瓣
  •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
  • 联合骨瓣……
  • 带旋股外侧血管横支大转子骨瓣
3.带旋股外侧血管横支大转子骨瓣移植术
摘自:赵德伟,田丰德,郭林等. 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转移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生物力学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9,5(27):580-585.
优势:
  • 血管恒定,血供丰富;

  • 骨瓣向头颈部转移时无肌肉遮挡;

  • 视野清楚,彻底清除死骨;

  • 头内髓腔供血联合骨瓣为修复提供保障;

  • 松质骨打压植骨联合游离骨块为前外侧柱提供力学支撑;

  • 骨瓣植入提供部分力学支撑有利于股骨头的稳定及关节软骨的修复。

4.关节置换时代对保髋的要求:

  • 减少创伤;

  • 更快康复;

  • 减少对其他部位的干扰;

  • 提高保髋成功率;

  • 不增加THA手术难度。


(0)

相关推荐

  • 最容易与股骨头坏死混淆的疾病:软骨下不全骨折

    股骨头软骨下不全骨折(Subchondral insufficiency fractures,SIF)和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的影像学表 ...

  • 认识一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髓芯减压术

    张主任医师 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2017年02月28日 · 来自专栏 医学科普 2017-02-28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张文彬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N|)是一种进展性疾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 ...

  • 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及检查费用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检查: 一.体格检查 可发现髋关节各个方向活动均有不同程度的受限,尤其是外展和内旋活动受限更为明显,而且髋关节活动能诱发疼痛.早期髋关节周围肌肉出现痉挛和轻度萎缩,在滑膜炎阶段, ...

  • 股骨头坏死患者适合用的保髋方法

    股骨头坏死这种疾病,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最常见的就是,药物治疗,以及护理疗法,但有些人往往不了解,下面介绍文章就是,哪些股骨头坏死患者适合用保髋方法. 如果出现股骨头 ...

  • 专题教程:股骨头坏死的鉴别诊断与保髋方法的选择

    本文为作者授权骨今中外发表. 作者:关节科主任,医学硕士 庄志坤 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市正骨医院 Knowing the correct diagnosis is never an imped ...

  • 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及保髋方法的选择

    文章仅供参考,不作为临床依据,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桑迪医生疼痛大讲堂> 扫一扫参与课程更精彩

  • 专题:股骨头坏死鉴别与保髋方法的选择

    本文为作者授权骨今中外发表. 作者:关节科主任,医学硕士 庄志坤 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市正骨医院 Knowing the correct diagnosis is never an imped ...

  • 股骨头坏死围塌陷期:保髋最后的机会

    一篇发表于<Chin Med J (Engl)>杂志的文章通过对不同时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的评价进行研究,对多种保髋手术预后的评价进行分析,回顾了股骨头坏死围塌陷期的诊 ...

  • 股骨头坏死用中医秘方通痹疗法保髋治疗的研究进展及对比

    [提要]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各种诱因的接触增加,股骨头缺血坏死成为越来越常见的骨科疾病,并有趋于年轻化的表现.早期坏死及年轻的患者,保髋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中医技术治疗.物理治疗等正确的运 ...

  • 成都保髋股骨头医院:股骨头坏死《无忧保髋项目》周年成果报告会

    5月23日,骨坏死大型公益项目--"无忧保髋周年成果报告会"在成都保髋股骨头医院落下帷幕.来自成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骨坏死专病领域的知名专家,以及西南地区数位受益患者代表,共同参与 ...

  • 股骨头坏死的保髋治疗是什么?

    股骨头坏死的保髋治疗,主要以保住我们原有的股骨头.髋关节不被置换或者是晚置换为目标的一种治疗方式. 保髋治疗的方式方法很多,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康复理疗,中医技术,还有一些微创的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又包 ...

  • 股骨头坏死的保髋治疗

    股骨头坏死可由创伤(股骨颈骨折,髋脱位等)和非创伤两大原因引起.在我国,非创伤性主要由糖皮质激素及酗酒引起,这类患者的主要特点是发病年龄轻,累及双髋比例大.对ONFH的合理治疗是指应针对病因,分期及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