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关于中药重量的换算(一)
相关推荐
-
真假《伤寒论》|一起聊聊你对“经方”的体悟与认识,送几本白云阁版《伤寒杂病论》给大家
今天又是每月15号的医家粉丝福利日活动,今天和各位探讨交流的是<伤寒杂病论>的一些问题和经方的临床效果与体悟. 真假的<伤寒杂病论> 众所周知,<伤寒杂病论>原书已 ...
-
中国历代药物度量衡的演变《伤寒论》中用的...
中国历代药物度量衡的演变 <伤寒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 ...
-
【转载】中药的剂量与用法讲义
学习目标: 1.掌握煎药时常用的特殊处理法. 2.熟悉中药剂量的含义.确定剂量的依据及服药方法. 一.剂量 1.含义 剂量,就是中草药在临床上应用时的分量.是指单味药的成人内服一日用量. 2.确定剂 ...
-
【转载】中药的命名
中药的命名 中药来源广泛,品种繁多,名称各异.其命名方法,总的来说都与医疗应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有以功效命名的,有以药用部位命名的,有以产地命名的,有以生长特性命名的,有以形色气味命名的,有以进口国名 ...
-
【转载】中药的剂量和用法
第一节 剂 量 中药剂量是指临床应用时的分量.它主要指明了每味药的成人一日量(按:本书每味药物标明的用量,除特别注明以外,都是指干燥后生药,在汤剂中成人一日内用量).其次指方剂中每味药之间的比较分量, ...
-
【转载】中药的各种首选药 数年精华:用药心得
二七,慢性前列腺炎 1,土茯苓,败酱草,此病多为湿热毒瘀蕴结精室,精窍与尿窍同门,有时见淋症,重剂土茯苓可清热解毒利湿,对淋症我也经常以之为主,败 酱草清热解毒,化瘀排脓,2药伍用可以消除湿热瘀毒之邪 ...
-
古今中药剂量的换算问题 汉 唐宋 清代 经方中药两 钱 分换算
以下根据柯雪帆.郝万山教授等先贤网上资料整理. 仲景时代药量与现代公制药量(约合换算): 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即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为1两,1 ...
-
揭开中医经典伤寒论剂量的秘密,古今中药剂量的换算。
揭开中医经典伤寒论剂量的秘密,古今中药剂量的换算。
-
[转载]骨折中药治疗
主治一切骨折,局部瘀血肿起者最有效,骨折最重者不过7付药即愈. 服用本药半小时至四小时,必听到骨折局部有响声.此方李医师几辈治愈上千人,均听响声,有的隔四五尺远都能听到.声响后疼减痛止,几日内便可痊愈 ...
-
[转载]给中药配上图,萌翻了
原文地址:给中药配上图,萌翻了作者:神笔客栈 给中药配上图,萌翻了
-
中药用量单位换算
汉代衡重:1斤 = 16两 = 250克 1两 = 15.625克 约15克 汉代容量:"十合为升,十升为斗, 十斗为斛" 一合 =20毫升, 一升 =200毫升,一斗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