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朱子的“体用一源”思想

(0)

相关推荐

  • 宋代易学的义理派

    宋代义理学派反对邵雍的象数说,而接受王弼注重会通义理,以义理解<易>的主张.周敦颐.张载.朱熹和陆九渊等可作为其代表人物.但义理派也许由于原始思维方式的影响,只是围绕着"太极是什 ...

  • 论陆九渊易说

    内容提要:南宋哲学家陆九渊的"心学"思想体系中,多有依傍<易>论.融汇<易>理者在.对<周易>这部经典,陆九渊虽然没有进行系统的阐释,却以随机指 ...

  • 摘抄 | 阳明学述要

    (钱宾四先生像) 注:以下是小编阅读整理,持续更新,仅供参考. 阳明学述要 一.宋学里面留下的几个问题 本体论问题 宋学对于本体论的共同见解是"万物一体", 即各个个体并不各自分离 ...

  • 近思录集注(清 茅星来)2

    近思録集注卷三归安茅星来撰格物穷理[自此以后则细论条日工夫而此一篇乃大学致知格物也自首卷所论隂阳性命以至末卷圣贤气象皆物也皆其所当格者也而此卷则其格之之法汉唐诸儒惟于此未明晓所以修己治人多不得其道韩文 ...

  • 近思录集注(清 茅星来)1

    近思录集注(茅星来) 四库本作者:[清]茅星来△<近思录集注>·十四卷(编修徐天柱家藏本)国朝茅星来撰.星来字岂宿,乌程人.康熙间诸生.按朱子<近思录>,宋以来注者数家,惟叶采 ...

  • 近思录集注(江永)四库本(清 江永)1

    近思录集注(江永) 四库本作者:[清]江永清朝江永撰.永有<周礼疑义举要>,已著录.<近思录>虽成于淳熙二年,其后又数经删补,故传本颇有异同.至各卷之中,惟以所引之书为先后,而 ...

  • 朱子晚年仁义体用动静关系的再展 | 孙逸超

    朱子晚年仁义体用动静关系的再展开 --基于<朱子语类>的史料批判 孙逸超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 来源:<中国哲学史>2021年第2期 摘要:本文基于朱子文献的史料批判,特 ...

  • 日课丨朱子读书法03 知识是载体,思想是灵魂

    每天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我们开始<朱子读书法>第3讲.欢迎留言交流. 而今只管说治心.修身,若不见这个理,心是如何地治,身是如何地修?若如此说,资质(好)底便养得成,只是个无能 ...

  • 黄自元楷书《朱子治家格言》

    黄自元(1837--1918),字敬舆,号澹叟,湖南安化县龙塘乡人,清末书法家,实业家. 黄自元幼从祖父德濂习字,常悬腕书写,锻炼臂力.初仿颜体,又摩柳体.欧体.虽书法屡为更变,不能自辟蹊径,未受书林 ...

  • 《朱子家训》为朱熹撰著专名

    现今流传有两部被称为<朱子家训>的作品,一为宋代大儒朱熹所撰,二为明末清初理学家朱用纯所撰.朱熹撰著原名<家训>,载于朱氏宗谱,因朱熹的尊称而得名<朱子家训>或&l ...

  • 名家之师张伯英楷书《朱子治家格言》

    张伯英(1871-1949)字勺圃,号少圃,谱名启让,别署云龙山民.榆庄老农,晚号东涯老人.老勺.勺叟,斋名有远山楼.小来禽馆.张伯英是清末民国时期著名的金石鉴赏家.碑帖研究学者.诗人.政治家,他不仅 ...

  • 《朱子治家格言》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 ...

  • 黄自元《朱子治家格言》浑厚端庄

    黄自元(1837-1918),字敬舆,号澹叟,湖南安化县龙塘乡人,清末楷书第一大家,被认为是馆阁体的典型. 黄自元幼从祖父德濂习字,常悬腕书写,锻炼臂力.初仿颜体,又摹柳体.欧体.虽书法屡为更变,不能 ...

  • 国学经典《朱子治家格言》原文·注释及译文!处世治家必读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朱子家训>仅634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 ...

  • 儒家, 到底是个什么玩艺?(之三) ​朱子理学的由来

    导读:孔孟的儒家,一味坚持真理.不问成败:董仲舒的儒家,虽终于成为皇權趁手的工具,却失去了指点江山的豪迈.儒家的先天缺陷,是只关心道德秩序.䈣治伦理,而缺乏终极真理的依托.长此以往,儒家的地盘早晚被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