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有两首《梅花》诗,第二首更惊艳却鲜为人知 2024-07-29 21:57:34 文/蓝梦岛主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说起王安石的《梅花》诗,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会是这一首: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首入选小学语文课本的经典名作,不仅是王安石笔下最著名的一首诗,也是古今中国所有咏梅诗词中最家喻户晓的一首。梅花傲雪凌霜,艳而不俗,象征着不屈的人格和高洁的情操,被奉为“花中四君子”之首,向来为中国人所喜爱。古往今来,咏梅诗词数不胜数,王安石之所以能够独占鳌头,是因为他用最通俗的笔触,写出了梅花最重要的品格。(王安石《梅花》)王安石的这首《梅花》诗,其创作背景是极其特殊的。当时,王安石变法失败,被二度罢相,退居钟山,他当时的处境和心态,与傲霜斗雪的梅花有诸多相通之处,故作此篇,以诗寄情。诗中那“凌寒独自开”的君子,说的不只是墙角的梅花,更是王安石他自己。其实,王安石笔下的《梅花》诗不止这一首五绝,另有一首同题七绝,亦是咏梅诗词中被奉为精品惊艳佳作,其诗曰: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与上一首五绝相同,这一首七绝同样语言平实,通俗易懂,无需翻译,即可明了其中意思。(王安石)这首七绝《梅花》诗的存在本身就已经够鲜为人知了,更鲜为人知的是,该诗一共四句,竟然没有一句是王安石的原创,全部都是从古人现成的诗中“抄”来的。其中,“白玉堂前一树梅”出自唐朝诗人蒋维翰的《春女怨》,原诗为: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儿家门户寻常闭,春色因何入得来。“为谁零落为谁开”出自唐朝诗人严恽的《落花》,原诗为:春光冉冉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 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唯有春风最相惜”出自唐朝诗人杨巨源的《和练秀才杨柳》,原诗为: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唯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一年一度一归来”出自宋朝诗人詹茂光妻的《寄远》,原诗为:锦江江上探春回,销尽寒冰落尽梅。 争得儿夫似春色,一年一度一归来。(梅花)读到此处,或许读者会有如此疑问:王安石那么大一个诗人,为什么要去“抄”前人诗作?难道真的是江郎才尽了吗?非也!非也!这个“抄”,之所以被打上了引号,是因为此“抄”非彼抄,这叫集句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特殊体裁,顾名思义,其创作要点就是要集合已有的古诗文句成为一首全新的诗。不要以为集句诗的每一句都是“抄”的,所以毫无创作难度。实际上恰恰相反,一首好的集句诗,既要融会贯通,如出一体,又要符合平仄押韵规律,这就要求作者必须博闻强识,对于读过的古人诗词能够手到擒来,活学活用。(晚年王安石)回看王安石的这首集句《梅花》诗,不仅意义连贯,意境优美,而且毫无斧凿之气与违和之感,实乃集句诗中难得一见的绝妙之作。真实历史中的王安石,是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人,他既是政治家、改革家,也是文学家、思想家,他对文学发展和历史进程的影响同样巨大。王安石的诗,长于明理与哲思,彰显了他作为杰出政治家的眼光和智慧。除此之外,他也是很多小众诗文化的开拓者和集大成者,这其中除了上文提及的集句诗,还有谜语诗。(王安石简介)谜语诗又称诗谜,是一种以诗为谜面的谜语。比如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实际上就是一首谜语诗,谜底即为一个“柳”字。当然,贺知章的《咏柳》,只能算是谜语诗中最简单的一种。王安石的谜语诗则不然,其难度超乎一般人想象。比如,他有一首非常著名的谜语诗,谜底是四个人尽皆知的名字,但是直到将近千年以后,才被民国大才子郑子瑜猜出,其诗曰:佳人佯醉索人扶,露出胸前雪玉肤。走入帐中寻不见,任他风水满江湖。四句诗分别是四个谜面,谜底是四个唐代诗人的名字,怎么样,你猜到了几个?(本文完~) 赞 (0) 相关推荐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原来不是虚言,是真的! 我们从小就听过这句古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一般认为,这句谚语说的是,唐诗三百首脍炙人口,只要读个滚瓜烂熟,需要应景时,即使不会作诗,也能吟上几句. 师长们常常用 ... 杂体诗/集句诗 集句诗 对联中有集句联,诗也有集句诗.集句诗,又称集锦诗,即将他人诗句集在一起组成一首新诗.集的方法或杂集众人,或专集一人的,如文天祥集杜二百首,也是集句诗中的一种新的形式,即专集某一作家的诗,开其先 ... 陈婷:以诗释诗——论宋人集句诗创作及其阐释意义 集句诗是使用别人现成的诗句(说明:宋代集句诗多集自诗歌,也有100余句集自词,另外还有使用文.赋等集句,但诗歌还是其主要形式)组合而成的新诗.所集成的作品按文体可分为:集古诗.集乐府.集律诗.集绝句等 ... 王安石的这首千古名篇《梅花》,4句话抄了4个人,竟没有一句是原创 王安石的这首千古名篇,4句话抄了4个人,竟没有一句是原创 千古名篇<梅花> 梅,在中国古代文人心目中有特殊地位,它是君子四友(梅兰竹菊)之首.也是岁寒三友(松竹梅)之一.它清高脱俗,幽香淡 ... 唐诗中最经典的一首中秋诗,一个名句惊艳了千年! 唐诗中最经典的一首中秋诗,一个名句惊艳了千年!中秋节是我国传统佳节之一,起源于古人在秋季对月亮的祭祀,在汉代时人们普遍开始过中秋节,但并没有赏月.团圆的习俗,直到唐朝初年赏月.团圆才逐渐成为过中秋节会 ... 王建唐诗中最经典的一首中秋诗,一个名句惊艳了千年! 唐诗中最经典的一首中秋诗,一个名句惊艳了千年!中秋节是我国传统佳节之一,起源于古人在秋季对月亮的祭祀,在汉代时人们普遍开始过中秋节,但并没有赏月.团圆的习俗,直到唐朝初年赏月.团圆才逐渐成为过中秋节会 ... 南宋著名书法家杨无咎,行书歌赞梅花诗十首,清新脱俗 ,好字 前言: 申明:本文由清雅阁书画原创首发头条,图文版权归清雅阁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谢! 杨无咎行书歌赞梅花诗十首欣赏: 精品书法艺术分享交流圈 圈主:清雅阁书画 154成员 进入圈子 书者介绍: ... 苏轼最著名的5首中秋诗, 一首一个名句, 第二首千古流传 说起中秋诗词,所有人都会冲口而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是啊,在所有的中秋诗词中,苏轼这首<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是其中的绝唱,全诗虽长,却佳句频出,读来让人感慨人生的哲理. 其实,除了 ... 南宋杨无咎:书法《梅花诗十首》 南宋著名书画家杨无咎书法<右柳梢青·梅花十首>,辽宁省博物馆藏. 杨补之(1097-1169),字无咎,号逃禅老人,又号清夷长者,江西南昌人,一生未仕.工诗善画,以墨梅著称,祖承创墨梅法的 ... 明代金湜行草书《右梅花诗十首》金湜(生卒... 明代金湜行草书<右梅花诗十首> 金湜(生卒年不详),字本清,号太瘦生,明鄞县人.正统六年(1441)举人,以习古书法授中书舍人,后升太仆寺丞.擅书法,篆.隶.楷.行.草五体俱能,有汉晋风度 ...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三首梅花诗一生至少读一次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千山暮雪,冲寒怒放的梅花应是冬日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为它写诗作赋,赞美它的坚强不屈,遗世独立. 1.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黄櫱禅师是晚唐 ... 吴襄公《梅花诗百首》 吴襄公<梅花诗百首> 时间:2020-08-08 12:17:54 作者:吴襄 来源:吴中祥 阅读:207 评论:0 内容摘要:吴襄公<梅花诗百首> 佛教九华山下,千 ... 一位不知名的唐代诗人,仅凭一首梅花诗流传千古 静听古诗词 公众号 欢迎您 进入听诗词页面 如王安石的<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也十分经典: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