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杂篇·盗跖》全文与翻译

(0)

相关推荐

  • 中华五千年——盗跖名声若日月

    孔子见盗跖 在我国奴隶社会末年,有一位与古罗马奴隶起义领袖斯巴达克相媲美的英雄--跖.他广泛地联合起当时社会中最底层的奴隶,发动了大规模的起义,震撼了整个奴隶社会. 跖是春秋末年鲁国柳下地区奴隶起义的 ...

  • 盗跖为什么骂孔子?

    金圣叹先生博学多才,见解非凡.读书评书,莫如金圣叹者.而被金大才子评为才子书的共有六本,其中,排名第一的才子书,就是<庄子>. <庄子>中有很多故事脍炙人口,被世人称颂,每一位 ...

  • 盗亦有道:古代第一大盗柳下跖,怒斥孔子太虚伪

    盗跖斥丘图 众所周知,"坐怀不乱"这个成语,说的是春秋时期鲁国著名道德模范人物柳下惠的故事.他在寒夜里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却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因而被树立为男人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 ...

  • 庄子·杂篇·寓言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十九,藉外论之 .亲父不为其子媒.亲父誉之,不若非其父者也.非吾罪也,人之罪 也.与己同则应,不与己同则反.同于己为是之,异于己为非之.重 言十七,所以己言 ...

  • 庄子·杂篇·寓言(译注)

    寓 言 [题解] "寓言"本是篇首二字,但也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所谓寓言,就是寄寓的言论.<庄子>阐述道理和主张,常假托于故事人物,寓言的方法正是<庄子&g ...

  • 庄子《杂篇·寓言》全文与翻译

    寓 言 [题解] "寓言"本是篇首二字,但也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所谓寓言,就是寄寓的言论.<庄子>阐述道理和主张,常假托于故事人物,寓言的方法正是<庄子&g ...

  • 庄子《杂篇·徐无鬼》全文与翻译

    徐无鬼 [题解] "徐无鬼"是开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篇名.本篇是<庄子>中的又一长篇,由十余个各不相关的故事组成,并夹带少量的议论.全篇内容很杂,中心不明朗,故事之间也 ...

  • 庄子《杂篇·则阳》全文与翻译

    则 阳 [题解] "则阳"是篇首的人名.本篇内容仍很庞杂,全篇大体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前一部分写了头十个小故事,用人物的对话来说明恬淡.清虚.顺任的旨趣和生活态度,同时也对滞留人事. ...

  • 庄子《杂篇·外物》全文与翻译

    外 物 [题解] "外物"是篇首的两个字,用来作为篇名.全文内容依旧很杂,但多数文字在于讨论养生处世,倡导顺应,反对矫饰,反对有所操持,从而做到虚己而忘言. 全文大体分为九个部分. ...

  • 庄子《杂篇·让王》全文与翻译

    让 王 [题解] "让王",意思是禅让王位.篇文的主旨在于阐述重生,提倡不因外物妨碍生命的思想.利禄不可取,王位可以让,全在于看重生命,保全生命."轻物重生"的 ...

  • 庄子《杂篇·说剑》全文与翻译

    说剑 [题解] <说剑>以义名篇,内容就是写庄子说剑.赵文王喜欢剑,整天与剑士为伍而不料理朝政,庄子前往游说.庄子说剑有三种,即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和庶民之剑,委婉地指出赵文王的所为实际上是 ...

  • 庄子《杂篇·渔父》全文与翻译

    渔 父 [题解] "渔父"为一捕鱼的老人,这里用作篇名.篇文通过"渔父"对孔子的批评,指斥儒家的思想,并借此阐述了"持守其真".还归自然的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