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写公众号到写论文:我的蜕变
每一年的这段时间,我基本上在写论文。
工作第二年开始就是如此,第一年没有写论文。
我们知道, 作为一个老师,在专业成长上,肯定绕不过论文。
记得去年为了写论文,我还特别把公众号停了两个星期,然后写出了两篇论文。
而今年,同样是写两篇论文,而且字数上比去年更多,但是公众号还是在持续再写。
从能够大量并且从容不迫写论文来讲,我想说这些年持续更新公众号是没有白费的。
回到五年前,我租在那个七楼,有一天回家,我对自己说,今后写作应该成为我工作的基本能力,不管文采如何,只管一直坚持写下去。
现在,我终于可以确切告诉自己,写作是自己的基本工作能力了。
那过去几年的公众号写作吗,是如何影响到我的论文写作。

不再惧怕论文的那三五千字
这几年公众号写下来,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于写作的字数不再惧怕。记得刚开始写论文那几年,一说要写三五千字,还没有开始写,心里就后怕,这些字数写得出来吗。往往是看着字数在论文。
现在不一样了,每天基本保持着一千字左右的写作量,一千字基本就是半个小时的时间,这样看来,一篇三五千字的论文基本也就是个半小时的事情了。以前是看着字数写,现在是写着写着,一看,字数已经很多了。
所以,对于一项你想要修炼的技能,反复的训练是重要的,而且这种重复训练,要达到一个可怕的地步。

场景不限的碎片化写作能力
办公室同事老唐,一天中午跟我聊天,说老丁,你看外面学生跑来跑去这么吵,办公室还有人来来去去,你这写作写得进去吗?
我说,已经习惯了,只要进入状态,一般就可以开写。
作为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身在一线,繁杂的事务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你若想要获得额外的自我成长,在时间上,你只能在夹缝中挤。
我日常更新公众号,基本在中午完成,中午吃完饭,有半个小时的空闲。还有就是晚上回到家写。
不断变化的环境,反倒让我在写作的时候,更加专注,因为我深刻知道,这一段时间我不把握,我是没有大段大段的整块时间的。现在无论在哪里,都可以开写。
所以常常,我是学校写一段,然后突然又被人叫去处理这个或者那个事情,回到家接着写。
这段时间写论文,我基本上是在碎片化时间内完成的,学校写点,在家润润色。一来二去,几天下去,居然一篇完整的论文写好了。

一套简单易行的写作流程
每天要保持高强度的日更,那必须要有一套适合自己的打法。
我的打法,非常简单。
我写论文也是用了这套打法。
第一,自我提问。
为什么想要去写作,因为内心有藏不住的表达欲望。这些表达欲望其实内心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提问。
这一次我的其中一篇论文是写班级主题系列活动的设计,在写作之前,我就问了自己三个问题:关于班级主题系列活动我已经有的资料是哪些、我做的一些班级主题系列活动基本的流程是什么、我设计这些班级主题系列活动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其实自我提问,就是在自我引导,为自己的论文写作点出方向。
第二,搭建框架。
自我提问完毕之后,就开始搭建文章的结构。
第三,丰满细节。
结构搭建好了,就可以大家按照结构开始写。这里其实是任务分解,我基本上,每天固定写一两个大块,每天不写多,写完就好,明天再写一两点。
第四,搜索资料。
我把搜索资料放在第四步,不放在一开始,其实就想让自己不受干扰,先按照自己的想法尽情写。
第五,修改润色。
最后是修改润色,一般我修改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