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物语|听皖北村人说“努”,能听得出言外之意吗?

在皖北村庄采风,时常能听得到“努”音。异乡人听起来,不明所以,也不明就里。“努”是个啥意思呢?皖北人怎么就爱把一个“努”字挂在嘴边?

饥努

皖北人有时候开玩笑,一不留神,就说某人“饥努”,或者叠用,念成“饥饥努努”。说起这个“饥努”,今天的人一定不解其意。但老辈人往往会心一笑。他知道,这不过是一句玩笑话。

但老辈人笑归笑,心里却清楚“饥努”里蕴涵着的苦。那是他们切身体味的累,那是他们心灵深处的一道永远也无法抚平的刻痕。

所谓“饥努”,是皖北乡人评价某个人待人小气的专用词。今天小年轻们一个月成千上万的收入,花钱不在乎,当然体会不到“饥努”的艰难。但老辈人记忆犹新的是,从前的他们,就是“饥饥努努”过日子的:一分钱掰成两瓣花,丰年想着贱年的穷,大人孩子的开销都“打紧板”……

尤其在为人处事上,更是“伸不开肠子”:少了,拿不出手;多了,负担不起。几经权衡,还是少之又少。因为他得考虑自己的腰包啊,一家老小的生活啊。于是,他在人前人后,就是一副“饥饥努努”的模样。人一堆了就灰了,也没有了志气。人家拿他取笑,他也得接着。人后议论他,他听着也当成没听见。他兜里空着,他心里明镜儿啊。

窝努

皖北人说“窝努”,意涵丰富。

通常情况下,他们说一户人家脏乱差,表述为“猪窝”。地也不扫,东西不加整理,换下的衣服不洗不叠——这样的人家,邻里之间是要笑话的。自家孩子把里里外外弄乱了,成了“猪窝”,长辈也一定要斥责。总之,“猪窝”之“窝”,是个带有贬义的词。

一户人家这样自己糟蹋自己惯了,甚至成了这户人家的标志,久而久之,那这家人的额头上,就打上了“窝努”的烙印。这家人的孩子大了,连儿媳妇都不好找,说不上。

有时候,皖北人出去,不明就里吃了亏,弄个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来,自己也好,别人也罢,评价起来也就是“窝努”。当然,也仅此“窝努”而已。少有二回头去弄个明白,或者自己个窝火,想不开的。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他们还是懂的。下一回,多长个心眼,多加个小心就是。

努日子

习惯上,旧时皖北人把过日子说成“努日子”。在这里,“努”就是凑合。是啊。那时候贫寒,家家户户的日子都紧吧着过,几乎没有不凑合的。

我猜,这个“努”字用得好。它恰好跟皖北人那样在命运面前不低头、不服输的性格相匹配。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把它写成“努”——一种努力向上的劲头。

说起“努日子”,不论是小气有余的“饥努”,还是贬义色彩的“窝努”,其实重点要义,就在那样一股子心气儿。这个“努”,叫人想起先辈们埋头干活,浑身上下湿透的样子;更想起拽犁子耕田,累得呼哧呼哧只喘粗气的老黄牛。

一个“努”字,五味杂陈。一句“努日子”,过去普通的皖北人家,就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一长篇大书。这篇书,絮絮叨叨,平平淡淡,但字里行间,透着的却是皖北人顽强上进的可贵品行。

(0)

相关推荐

  • 农村杀年猪讲究多:“逢亥不杀猪”啥意思?屠夫不能杀自家的猪?

    文/农夫也疯狂 又到年底了,进入到腊月以后,就要开始杀年猪过年了.农村的老话常说"小寒大寒,杀猪过年",这是多少年来一直不变的习俗.不过现在因为大量的农民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农村里的 ...

  • 炊烟里,半部村庄故事 | 付振双

    文/ 付振双 我躲在厨房里,独自忙碌着,眼看着排骨在沸水中起伏,烟气伴着肉香四散,钻得屋子里到处都是. 那时,晴空万里,阳光照耀大地.我咀嚼着"炊烟"这个词,望了望楼下,不远处的花 ...

  • 村庄物语|皖北乡人的“信”,浸着互帮互助的情分

    锅屋的屋顶,年久失修.坍塌是早晚的事.只是,一个人在家的老娘,一日三餐成了难题. 第二天,我买了煤气灶,又打电话让人送了一罐气.手把手教会老娘开关. 老娘问我,塌了的屋顶该怎么打算.我说,眼下高温,等 ...

  • 村庄物语︱村人小像

    老队长 老队长姓李.李姓是我老家池家岗的大姓.其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3左右.也因此,他这个队长才当得稳.他从20世纪60年代,一直当到80年代中期,该有二十几年的光景.在一个村庄执掌最高权力这么长时 ...

  • 村庄物语 | 皖北人的茶饭,遗落在了渐行渐远的时光里

    全文1400字,阅读约需8分钟. 茶饭 传统上,皖北乡人说的"茶",其实就是凉水变热水的一碗白开水.邻里串门子,主人家"让"着客人喝茶,给人倒茶,那茶,也都是白 ...

  • 村庄物语︱楼瓦雪片:皖北村庄人世代的古典念想

    全文约1800字,阅读约需15分钟. 瓦的古典 我从县城回家,二十里左右的路程.步行,起码得一个半小时:骑自行车,四五十分钟就够了.离家还有四五里地,有个叫张家瓦房的村落.到了这里,我会浑身觉得轻快. ...

  • 村庄物语︱听“候(hóu)”的尴尬

    这是 村庄物语 第204篇原创推送 候,这个字跟时间有关.所以有时候,也有等候之意.等候,其实就是候着. 皖北乡间的一个典型场景是,较为隆重的请客饭桌上,端杯喝酒,拿筷子夹菜,主人家和陪客人,都是要& ...

  • 村庄物语︱听“局(jǖ)”的面子

    这是 村庄物语 第197篇原创推送 从前的皖北村人,尤其是老辈人,对"局"很敏感,也很看重,且更加在乎.这从他们常说的一个词那里,能够得到印证.那个词是:"做局" ...

  • 村庄物语︱听“攚(wěng)”的决心

    这是 村庄物语 第192篇原创推送 攚,我查到的是,唤牛声.但我好像觉得,这个解释,至少在皖北村人那里,是不确的.我自小听过唤牛,但没听过这样唤牛的. 皖北村人说"攚",其实就是推 ...

  • 村庄物语︱听“串(chuàn)”的本事

    这是 村庄物语 第190篇原创推送 很长时间了.我在串,窜,蹿,几个字之间纠结.皖北村人说的那个"chuàn",该写成哪个? 这个也会意,那个也有道理.最后我选的是"串& ...

  • 村庄物语︱听“歪(wǎi)”的小憩

    意大利有个著名的比萨斜塔.它有多著名?不知道它所在的地方,可以:不知道比萨斜塔,则不可以.因为伽利略在它上面,做过自由落体的试验.这是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经典故事. 我查到的资料说,倾斜角度3.99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