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百年

一顿瞎忙活, 从三十而立写到了九十不惧死。到了百岁还要说什么吗,这事似乎可有可无。不说有不说的道理,都到这个份上,活着就是硬道理,证明了想证明的所有问题,那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说有想说的理由。虽然年满100岁的老人,终归是极少数,还不见得有听、看和理解的能力,绝大多数的人对此话题不会感兴趣。但我执意要写这篇,主要缘于俺有个耳不太聋、眼不太花,神情矍铄、身体健康,很快就102岁的老妈。不说点什么,难以抒发情怀,总有点憋着的赶脚。写与不写,关系到自己是否舒服了自己,不是个小事。

她老人家对于我来说,身份认同有了些变化。在我的心目中,已不单是一般意义的母亲,简直就是一个宝,有神一样存在的感觉,怎么看怎么觉得像活着的老佛爷。眼里幻觉多得重影,也一改我平时低调理性的习性,说起老妈就得意忘形,不得瑟就难受,必须要撒欢地显摆,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

现在搞得妈妈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妈妈,已成了我们这些小的们兜售幸福的展品。每每带老人家出去游玩,特愿意有人来问询老妈的高寿。从对方惊讶羡慕的表情中,获得从未有过的满满自豪和虚荣。当众人要求合影时,我想她老人家也会有别样的骄傲,成就感必须在现场。一来二去,老妈增寿这事肯定会有,指不定我也会顺带沾了不少的光。

喜悦归喜悦,担忧和紧张也是同等份量存在着。我现在与老妈的关系很微妙,特注意说话的方式。不能问你有什么遗憾,不能问还有何牵挂,更不能问对死亡是什么样的态度,也避免在她老人家面前谈论生老病死。能做的,就是哄着、亲着,百倍的精心呵护。仔细观察每一声呼吸,每个微小的表情变化,保护她每个步态,贴身紧逼似的照料她老人家的一举一动,她的笑容就是儿女们辉煌的成就,有些欣赏价值连城的心爱古董的意思。

从老妈的眼神中,我能看见也可以想象到,自从跨越了100岁门槛之后,她已经不单是为自己活着,有好大一部分是为子孙。这有点像当年付出极限的劳作换得生活费用来养育儿女那样,今天依旧尽着母亲的职责,故意让我们看不出她身体上有何明显不适或苦痛,不带艰难表情的活着,以此为后人们赚取额外的喜悦和快乐情绪。她老人家看得明白,自己每多活一天、一个月、一年,就会给孩儿们带来十分的喜悦,相当于多积攒一份家庭的幸福财富。

人上了百岁,能一起玩的越来越少。如果真要是颐养天年,奔着120岁去,结果很明了,比自己小二、三十岁的亲人朋友剩不了多少,基本上只能是自己跟自己玩了。客观上,生活里面也就多出诸多孤单寂寞,无奈和失望。如果在这样状态下,还能营造不错的心情,有滋有味的好活,那可视为是极致的坚强,有着常人不具备的生命感知。

一般意义上来讲,能过百岁的老人,我猜测他们应该一点点地放弃原有的逻辑思辨,心无旁骛专注地活着,是硬道理。所有的意义都会逐渐淡化成无意义,是在有生命和无生命状态中,靠潜意识来判断存活的理由。单纯到就是好好的活着,以此来表达自我生命的顽强。

百岁的人,就像千年的古树,已经超越了自身属性,被人供奉,受人敬仰。人们看到的不再是苍老或生命衰败,也不是残留的时光,更多的是稀有所带来的鲜艳亮丽,雄伟挺拔,是不一样的光彩,不凡的自然表情。过了100岁,无论是人还是动植物,孤独已经没有意义,一切都简单到第二天我还在这。

往深了想,上了年纪人的活法,是慢慢等待。等什么呢,似乎什么都在等,又什么都不等。

能自己一个人独自跨百年,确实很牛,胜过所有的语言表达。没有为什么,也无须讲怎样才能做到,我就是我,一个不一样的我,用身体说明所有。儿女们集体性地再怎么自豪,再怎么骄傲都不犯毛病。

我相信老妈一定有着比我更深刻、更大胆、更直接的生命态度,一种极其安静之下的真正的勇敢,一种永远告别之前的深切和淡定。我已经把这些看成是生命的美学,总想从那里阅读到真实的生命求索是什么。

我还相信上帝给人类终极的启示,一定附着在沧桑的皱纹里。就像成熟的谷物和果实,为了后来生命的延续,奉献出它们的甘鲜和营养。以最后瓜熟蒂落的恢弘谢幕,给后人忘却不了的一抹彩虹,给大自然腾出地方。

从物理学来看,当一件事物的现象过了奇点,它的算法和性质,都得重新定义,原先的公式和公理都不再适合。人的寿命也是这样,过了百岁门槛,已不是80、90岁普通的年差比较,也不是一般意义的生命形态,它的数量级陡然上升,就像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的区别。

冯友兰先生有句话讲得很有意思,何止于米,相期以茶。米寿为88岁,茶寿则是108岁。米求的是温饱,形而下,茶玩的是境界,形而上。从米寿到茶寿,可以看作是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升华。但这属于旁观者羡慕的期许,老妈并不知道有茶寿这一说,没想到自己能活到让人仰慕的份上。

百数去一为九十九,故雅称99岁为白寿,这个老妈已经跨过去了。期颐之年,又称“人瑞”,指百岁高寿,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老妈把这个实现了。上寿谓最高的年寿,指百岁以上,老妈正在进行时。颐养天年的天年,说的是120岁,老妈能否攀爬到那个高度,我要是不活到九十大几,根本就见证不着。最狠的是双稀,指古稀70乘2,即140岁。要是能活到那个点位上,就不是民间传说了,直接转正为神话。

老妈现在已经成了胸前带大红花的模范,朋友们经常拿俺妈的照片跟自己年迈的父母说事,树标杆。好多朋友强烈要求我为老妈置办一场盛大的庆寿仪式,大伙轮流给老寿星鞠躬磕头。人家理由很充分,就是想亲眼见证奇迹,顺带从老人家身上沾点寿。我觉得这事可以有,算是做一次生命的行为艺术,说成是隆重的纪念或欢庆均可。

初步设想以百为单位,请100个人,要求每人都要准备红包,里面装着一张百元新钞,号码要讲究点,写上祝寿的话语。边上放着一台音频记录仪,磕头最响的前三甲,可分别获得6000元、3000元、1000元鼓励。

百岁的浪漫是大美,是无限风光。我这辈子曾经有过好多梦想,变着花样地调换自己美好的愿望。现在目的倒是越来越明确,只要能满足一个就行,那就是老天保佑我在90岁的时候,每天还都能甜甜幸福地叫着妈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