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了凡四训(2/2)

(0)

相关推荐

  • 走过半生,突然懂了

    文字 | 一木 ·  声音 | 三三 中年,是个尴尬的年龄,上有老,下有小,周围全是依靠你的人,却没有你能依靠的人. 中年,是个孤独的年龄,没人懂,没人陪,风里来雨里去,忙忙碌碌,一刻也不敢停. 中年 ...

  • 《道德经》这一章告诉我们,牛人的思维方式跟普通人到底有什么不同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 ...

  • 《一声佛号一声心》为人在世多行善,慈悲即助人,处处是菩提

    《一声佛号一声心》为人在世多行善,慈悲即助人,处处是菩提

  • 《了凡四训》

    序    1.这是-本非技能.非开拓视野之书,是-本自我认知的书.2.<了凡四训>是写给了凡的后人看的是-本改命的书,它影响亚洲,甚至整个世界.3.古人说:-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

  • 《了凡四训》精要摘编

    <了凡四训>精要摘编 <了凡四训>又名<命自我立>,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和毕生学问与修养,为了教育自己的子孙而作的家训,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 ...

  • 善良之人,自带好运

    原创2021-09-27 16:22·I北方有情人 善和恶,是千百年来为众人讨论之词. 孟子言:人之初,性本善. 荀子言:人之初,性本恶. 而今言:每个人的身体里都住着善与恶,有些人,选择将恶作为自己 ...

  • 略谈了凡四训(1/2)

    "略谈<了凡四训>"(1/2) 首先,四训各章一些观点: 第一章,命由我造,福善祸淫 第二章,从理,从心,以耻畏勇改自身之过 第三章,善恶难辨,由心积善 第四章,满招损 ...

  • 梁德新‖略谈中国的老人教育

    略谈中国的老人教育 梁德新 辑录 "老年学"是研究人的寿命和人的老龄化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老年学的渊源久远,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炼丹术对人的长寿研究.西方古代许多医学家如希腊的希波格 ...

  • 胡盼:艺术的语言才能表现出语言的艺术(略谈)

    今天下午,听了一位同事上了数学公开课,其课堂语言运用让我对此有了自己的见解及自我反思. 教师的语言是课堂上最具有表现力的.如果运用得当,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出现问题甚至造成伤害. 镜头一:开课 ...

  • 略谈天文历法与奇门遁甲的起局法

    相信每一位有缘接触到奇门遁甲的朋友,在学习时都遇到过这样一个困扰,即起局时在面对所谓的置闰法.拆补法.茅山法,容易一头雾水而无所适从.也常常听一些易友互相讨论,这三种不同的起局法哪一种更合理,那么今天 ...

  • 江南银元简介及版别略谈

    一. 江南银币概述 清朝初年设置江南省,辖地范围为如今的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康熙以后江南省的辖地缩小到江苏.安徽两省.至雍正元年(1723年),江南省被撤消,辖地复归江苏.安徽两省 ...

  • 什么叫做不知者无畏?致一凡诗词客:略谈古代治学创作的特点

    #21天图文打卡挑战# 01 昨天早晨笔者无意间点开了一篇微头条,其内容是一位头条创作者对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先生诗作的评价.因为郦波教授的诗从题目到诗中正文的词句,都能在古人的诗歌作品中找到相 ...

  • 邓小南 | 略谈历史研究中的材料与议题

    邓小南,女,汉族,1950年6月生于北京,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曾任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1985年留校任教,多年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宋史.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史.唐宋妇女史.主要学 ...

  • 章汝奭论书:略谈“中锋”

    章汝奭论书:略谈"中锋" 章汝奭shì(1927-2017)是著名文化学者.书法家,外贸专家和国际知名的广告学专家.其学贯中西,精通外语,译著等身,兼擅诗词古文及书法,曾入选香港及 ...

  • 略谈阅读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论文题目: 略谈阅读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桂林山水>审美教育例析 略谈阅读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桂林山水>审美教育例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