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史笔记丨8.3 打破禁忌、重估价值与质疑传统

摄影史笔记系列
第八章 后现代摄影生态
第三节 打破禁忌、重估价值与质疑传统

1.英国女摄影家琼·斯彭斯Jo Spence

代表作:《病的故事》,1990年

艺术主题:通过对自己相册中的纪念照片的重新梳理,揭发一个由男性中心文化来设计女性行为方式,并将之不动声色地植入她们的思想和行为中的秘密。

影响意义:将家庭纪念照片成为了当代艺术的素材,扩大了摄影表现的素材范围。

Jo Spence,Narratives of Dis-ease: Included

2.艺术家雪琳·纳歇特Shirin Neshat

艺术主题:通过摄影照片来探索女性在伊斯兰社会中的地位问题。

Shirin Neshat, Rebellious Silence, 1994

3.多民族血统的艺术家罗西尼·肯巴杜Roshini Kempadoo

代表作:《生产中的身份认同》,1990年

艺术主题:她以自拍摄影照片来“寻根”,探究她个人的及他所属英国少数民族的身份归属问题。

Roshini Kempadoo 'What do they expect me to be today?' From Identity in Production, 1990

4.美国黑人女摄影家劳娜·辛普逊Lorna Simpson

艺术主题:以黑人女性的身体姿态为切入点,思考白人文化对黑人生存的霸权威胁。

LORNA SIMPSON, “Untitled (Two Necklines),” 1989

5.前美国空军女飞行员安·诺格尔Ann Noggle

代表作:《整容3号》,1975年

艺术主题:以自拍摄影提出女性衰老问题,借摄影度过人生的重要关口,以自己正视衰老的勇气给其他女性精神鼓励。

Anne Noggle, Face-lift No. 3, 1975

6.美国艺术家安德烈斯·塞拉诺Andres Serrano

拍摄主题:尸体、三K党、老人的裸体等观看禁忌题材

代表作:《”陈尸所系列”之<死于肺病者>》,1992年

影响意义:他们在通过摄影挑战观看禁忌的同时也在挑战社会常识与规则,因此这种观看本身常常冲击、动摇了传统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并引起社会性轰动,有时甚至发展成一个社会性事件与话题。

Andres Serrano,The Morgue

Andres Serrano,Piss Christ, 1987

7.美国摄影家罗伯特·梅普勒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

主要拍摄主题:同性恋

摄影风格:1.用一种精雕细刻的光线刻画男人体,将他们的一种雕塑美和平地转化为一种极端表面化的情欲。他镜头下的男性身体既是一种被滤去了生气的冷峻的无机物质,同时又具备了可怕的诱惑欲望的深渊。

2.以一种对称的、平衡的古典式的正方形构图来大胆展现。以古典审美来包装禁忌,使其披上了无害的形式外衣。在危险内容与古典形式矛盾中,他展现了自己独特的放弃了深度的表面的危险的美。

Robert Mapplethorpe,Tulips , 1987

Robert Mapplethorpe,Neck/Livingston, 1988

8.荒木经惟Nobuyoshi Araki

拍摄主题:性

代表作:《感伤之旅》

评价:1.以他无处不在的摄影“性爱”,即使摄影的观看成为了一种日常性的、毫无神圣感的行为,同时也以他的代替式的纵欲摄影包办了处于20世纪末的日本人的情欲出路。

2.女性是他镜头里的情欲对象,并通过他的影像生产转化为可大量消费的物质。对此,日本女性主义艺术批评家笠原美智子提出一个词汇“视奸”来形容以荒木经惟为代表的男性中心主义摄影,即男性摄影家通过照相机取景框,用视线对女性施暴。通过出版物向社会传播,具有一种满足共同幻想、集体纵欲特征的集体性视奸,女性在这种视线中成为消费对象。

Nobuyoshi Araki,tokyo love

Nobuyoshi Araki,Flower Rondeau, 1997-2019

9.法国艺术家组合皮埃尔与吉尔Pierre et Gilles

分工:皮埃尔负责拍摄,吉尔完成画面处理。

摄影风格:把自己扮成艳俗的美少年、电影明星等,通过夸张的幸福感的炫耀,给出对现实的独特看法。在世俗的画面中融入时尚、宗教、亚文化、同性恋文化等元素。

影响意义:以一种宗教式作品的形式美与艳俗的内容结合,以一种广告式的图像和妖艳、甜俗的美感来嘲弄宗教的神圣。

Pierre et Gilles,Le Christ aux outrages (Willy Cartier), 2018

Pierre et Gilles,'Jean Paul Gaultier'

参考资料:
1.顾铮.世界摄影史[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7:126-130.

2.照片致谢艺术家。

(已更新)

(0)

相关推荐

  • 首发丨Ligne Roset写意空间2018-2019产品图册

    舶乐汇--您的设计生活指南 设计资源服务平台,优质意大利"进口家"生活方式 留言谈谈你对Ligne Roset 新品的看法,精选留言将获得Ligne Roset最新图册PDF. ▲ ...

  • 简洁的色块与曼妙的线条丨Pierre Boncompain 作品

    Pierre Boncompain 法国当代画家 --------------------------------------------------------------------------- ...

  • 摄影史笔记丨9.2 艺术摄影的新探索

    摄影史笔记系列 第九章 转变中的当代摄影 第二节 艺术摄影的新探索 背景:在当代摄影中,一些艺术家与摄影家以自己的摄影实践重新审视曾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风行一时的"画意摄影". ...

  • 摄影史笔记丨9.1 当代议题摄影讨论

    摄影史笔记系列 第九章 转变中的当代摄影 第一节 当代议题摄影讨论 *当代摄影议题 背景:20世纪60年代以来,摄影融入到当代艺术中,成为当代艺术的的重要部分. 讨论议题:摄影进入当代艺术现场后,就开 ...

  • 摄影史笔记丨8.7 纪实摄影的新动向

    摄影史笔记系列 第八章 后现代摄影生态 第七节 纪实摄影的新动向 1.美国女摄影家南·戈尔丁Nan Goldin 生活经历:南·戈尔丁出生于波士顿的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在毕业于波士顿的美术馆学校后 ...

  • 摄影史笔记丨8.6 身体这个容器

    摄影史笔记系列 第八章 后现代摄影生态 第六节 身体这个容器 人体是一个盛载了丰富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内容的文化容器. 芭芭拉·克鲁格:"你的身体是一个战场" 1.美国摄影家乔尔· ...

  • 摄影史笔记丨8.5 历史与记忆的视觉化重建

    第八章 后现代摄影生态 第五节 历史与记忆的视觉化重建 1.<加拿大后现代主义>琳达·哈切恩Linda Hutcheon 主要观点:"后现代主义唤起了对历史的关注." ...

  • 摄影史笔记丨8.4 挪用的快乐

    摄影史笔记系列 第八章 后现代摄影生态 第四节 挪用的快乐 与艺术传统的重新对话也是后现代艺术的重要内容之一,艺术家往往以一种戏谑的态度挪用过去的文化资源. 1.森村泰昌Yasumasa Morimu ...

  • 摄影史笔记丨8.2 摄影与美术的越界与综合

    摄影史笔记系列 第八章  后现代摄影生态 第二节 摄影与美术的越界与综合 后现代摄影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摄影与美术之间的越界.混合与综合. 1.德国画家安塞尔·基弗Anselm Kiefer,在作品中运 ...

  • 摄影史笔记丨8.1 后现代摄影的性格

    摄影史笔记系列 第八章  后现代摄影生态 第一节 后现代摄影的性格 一.后现代摄影 时间: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当下 性质:1.后现代摄影是后现代艺术的一枝.2.后现代摄影是对现代主义摄影反思与批判. ...

  • 摄影史笔记丨7.5 摄影的文化制度

    第七章 新彩色摄影.新地形摄影与观念摄影 第五节 摄影的文化制度 摄影收藏: 1851年法国政府开始收藏照片. 1929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建立之日起就有摄影收藏. 1940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设立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