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训:小善如大恶,大善最无情(深度好文)

《了凡四训》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宰相吕文懿辞官还乡,那时全国人民都很敬重他公正廉洁,把他当做泰山北斗。有一个乡亲在外喝醉的时候却对吕文公破口大骂,有人告发了这个乡亲,吕公却发了善心,不予追究。

但是一年后,这个人犯了更大的错,被关进监狱,判了死刑。

吕公心中愧疚,当时只是觉得要宽容一点,但是没想到却是在纵容他,以至于让他的性子越来越坏。

如果当初跟他计较一下,把他扭送官府治理,对他有一点小小的惩罚,也许就不会造成今天这样的结局。一时的善心,却葬送了这个人的性命。

为人处世,要秉持一颗善心,但并不是所有的好心都能带来好的结果,很多的“小善”反而会酿成大祸。

什么叫“小善”?就是心中不忍之后,一念仁慈,不经过深思熟虑,顺手为之,这就叫小善。

在中国,人们看到街上的的残疾小孩难免善心发作,施舍一些银钱,这是举手之劳,但是却不能在根本上解决这些小孩儿的生计问题,而且,更糟糕的是,很多犯罪团伙利用人们的善心,去伤害一些健康的孩子,让他们变成残疾,然后逼迫他们上街去乞讨。这一点“举手之劳”的善良,反而造成了更多孩子的悲剧。

有很多的人有购买动物然后放生的习惯,目的是为了救助那些将要被杀或濒死的动物。但是实际上,正是因为他们的购买,反而带来了更多的捕猎和杀戮。正是这些人的做法,进一步促进了非法捕猎的发展,造成了那些动物的灾难。

人有感性与理性,善念属于感性,但是行善却一定要理性。

只凭着感性去行善,却完全不顾及这样的善良到底会给对方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这样的善良就只是在满足自己的私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小善如大恶”。

那么为什么又说大善最无情呢?

《道德经》第五章里有这样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是说,天地无所谓善与不善,天地孕育了万物,但是天地对待万物却像对待那个丢掉的草狗一样。

通俗点说: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不管万物变成什么样子,那是万物自己的造化,与天地无关,天还是干天的事,地还是干地的事。

这就是所谓的“大善最无情”。

在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人怜悯落基山脉的凯巴伯森林中的4000头野鹿,希望它们能够免受野狼的捕杀,于是当时的美国总统下令,捕杀森林中的野狼。

很快,野狼被捕杀殆尽,野鹿的数量开始直线上升。十多年后,野鹿增长到10万余头。但是鹿群太多,吃光了野草林木,自身也开始大批饿死倒毙。

眼看野鹿就要灭绝,美国被迫制定了“引狼入室”计划,他们从加拿大运来一批野狼重新放归凯巴伯森林,鹿群终于重新焕发了生机。

天地万物的关系环环相扣,错综复杂,就拿生物链来说,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食草动物以植物为食,低级食肉动物以食草动物为食,高级食肉动物以食草动物和低级食肉动物为食,高级食肉动物死亡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后又重归于尘土,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在这个链条中,每一种生物在食物链中都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假如老天爷对某种生物特别照顾,那么处于它食物链上游的生物吃什么?天道规则是一个有机整体,在一张网中,只要一个结点断了,整张网就会崩溃。

正因为天道不讲人情,所以天道规则才能做到“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整个世界才会如此有条不紊,秩序井然,新陈代谢,循环演变。如果老天爷讲感情的话,为照顾某些个别生物而屡屡违反规则、突破规则,那整个世界早就乱套了。

所以孔子也曾经说,天何言哉,天何言哉。天地不会去表达什么,也不会去干涉什么。看似无情,其实却是天地的大善。

每个人心里都有善良,在别人遇到危难的时候,都会心存不忍,想要去帮一把,但是如果你的善行只是为了平息自己心中的不忍,而不是去真正的改善别人的处境,那就是“小善”,这样的善行,还是不做的好,不然反而容易让对方陷入新的危险之中。

真正的善良,一定要匹配以智慧,人们既要洞悉世相人心,也需明白自然天地法则,只有这样,他的善行才能合乎天道,不违背自然而又能帮助别人摆脱困境,这样的善良才是真正的善良。

展开剩余35%

《了凡四训》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宰相吕文懿辞官还乡,那时全国人民都很敬重他公正廉洁,把他当做泰山北斗。有一个乡亲在外喝醉的时候却对吕文公破口大骂,有人告发了这个乡亲,吕公却发了善心,不予追究。

但是一年后,这个人犯了更大的错,被关进监狱,判了死刑。

吕公心中愧疚,当时只是觉得要宽容一点,但是没想到却是在纵容他,以至于让他的性子越来越坏。

如果当初跟他计较一下,把他扭送官府治理,对他有一点小小的惩罚,也许就不会造成今天这样的结局。一时的善心,却葬送了这个人的性命。

为人处世,要秉持一颗善心,但并不是所有的好心都能带来好的结果,很多的“小善”反而会酿成大祸。

什么叫“小善”?就是心中不忍之后,一念仁慈,不经过深思熟虑,顺手为之,这就叫小善。

在中国,人们看到街上的的残疾小孩难免善心发作,施舍一些银钱,这是举手之劳,但是却不能在根本上解决这些小孩儿的生计问题,而且,更糟糕的是,很多犯罪团伙利用人们的善心,去伤害一些健康的孩子,让他们变成残疾,然后逼迫他们上街去乞讨。这一点“举手之劳”的善良,反而造成了更多孩子的悲剧。

有很多的人有购买动物然后放生的习惯,目的是为了救助那些将要被杀或濒死的动物。但是实际上,正是因为他们的购买,反而带来了更多的捕猎和杀戮。正是这些人的做法,进一步促进了非法捕猎的发展,造成了那些动物的灾难。

人有感性与理性,善念属于感性,但是行善却一定要理性。

只凭着感性去行善,却完全不顾及这样的善良到底会给对方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这样的善良就只是在满足自己的私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小善如大恶”。

那么为什么又说大善最无情呢?

《道德经》第五章里有这样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是说,天地无所谓善与不善,天地孕育了万物,但是天地对待万物却像对待那个丢掉的草狗一样。

通俗点说: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不管万物变成什么样子,那是万物自己的造化,与天地无关,天还是干天的事,地还是干地的事。

这就是所谓的“大善最无情”。

在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人怜悯落基山脉的凯巴伯森林中的4000头野鹿,希望它们能够免受野狼的捕杀,于是当时的美国总统下令,捕杀森林中的野狼。

很快,野狼被捕杀殆尽,野鹿的数量开始直线上升。十多年后,野鹿增长到10万余头。但是鹿群太多,吃光了野草林木,自身也开始大批饿死倒毙。

眼看野鹿就要灭绝,美国被迫制定了“引狼入室”计划,他们从加拿大运来一批野狼重新放归凯巴伯森林,鹿群终于重新焕发了生机。

天地万物的关系环环相扣,错综复杂,就拿生物链来说,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食草动物以植物为食,低级食肉动物以食草动物为食,高级食肉动物以食草动物和低级食肉动物为食,高级食肉动物死亡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后又重归于尘土,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在这个链条中,每一种生物在食物链中都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假如老天爷对某种生物特别照顾,那么处于它食物链上游的生物吃什么?天道规则是一个有机整体,在一张网中,只要一个结点断了,整张网就会崩溃。

正因为天道不讲人情,所以天道规则才能做到“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整个世界才会如此有条不紊,秩序井然,新陈代谢,循环演变。如果老天爷讲感情的话,为照顾某些个别生物而屡屡违反规则、突破规则,那整个世界早就乱套了。

所以孔子也曾经说,天何言哉,天何言哉。天地不会去表达什么,也不会去干涉什么。看似无情,其实却是天地的大善。

每个人心里都有善良,在别人遇到危难的时候,都会心存不忍,想要去帮一把,但是如果你的善行只是为了平息自己心中的不忍,而不是去真正的改善别人的处境,那就是“小善”,这样的善行,还是不做的好,不然反而容易让对方陷入新的危险之中。

真正的善良,一定要匹配以智慧,人们既要洞悉世相人心,也需明白自然天地法则,只有这样,他的善行才能合乎天道,不违背自然而又能帮助别人摆脱困境,这样的善良才是真正的善良。

(0)

相关推荐

  • 为什么食肉动物的眼睛在前面,食草动物却在两边?这样有何作用?

    为什么食肉动物的眼睛在前面,食草动物却在两边?这样有何作用?

  • 南非9头狮子围攻1头野牛,以为能以多欺少,却引来更多牛群的反击

    在食物链中,食肉动物袭击食草动物,很多食草动物都不敢救助同伴,可有些食草动物会很凶猛反击食肉动物,保护同伴,例如野牛群体.近日在南非马拉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就有导游Jonty Bozas拍摄到这一幕: ...

  • 长善如大恶,大善最无情

    一个人最高贵的品质是什么?那就是善良.与人为善,给予人的就是温暖,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无奈和不堪,许多时候感觉冰冷.善良能给人在冰冷的世界一丝暖意,让他不再寒冷. 一件事,只要初心是善意的,那就值得去做. ...

  • 善莫予恶,善之首为

    将一块纯洁的白布置于黑污染缸,白布再也洗不清了.现实中,把善良给予邪恶,处理不当,不仅难得善结,甚至最终不能自己. 善与恶,不会是最简单最直白的转化,特别是善者不精于技,而恶者不怜不惜于情于恩,则很难 ...

  • 格局越大,越不计较(深度好文)

    读书369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369,每日陪你听名著/读美文,用读书点亮你的人生. 1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作者:李思圆 · 主播:李凯 来源:温暖的女子(ID: wennuan-312) 胸中 ...

  • 人性最大的善,是不让别人为难(深度好文)

    犹太人的启示 剖析犹太人法则,一起学习犹太人的创业思维和商业法则! 公众号 作者:儒风君 来源:儒风大家(ID: rufengdajia) 人在高处,别看不起任何人. 生活中我们说话办事,与人方便就是 ...

  • 此处若通大病不来!(深度好文)

    北京一位学生曾经找中医求助,说她如果在早上7点前起床,就会连续打十几个喷嚏,无法控制,还影响同宿舍的人,但7点以后起床就不会打喷嚏,而且她平时手脚老是冰冷. 老中医一听心里就有数了,教她推督脉,把手往 ...

  • 善布局者才能成大事!(深度好文)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除未经确认,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 碰到牛逼的人,我们多会有一些感概,当面会一些赞美:『你真有眼光,那么早就看到了--』,可是世间那有什么后 ...

  • 面包的4大基本原料是什么?(深度好文)

    面包的4大基本原料:面粉.酵母.盐.水. 面包是从古埃及诞生,最初的发酵方法可能是偶然发现的:「和好的面团在温暖处放久了,受到空气中酵母菌的侵入,导致发酵.膨胀.变酸,再经烤制便得到了远比" ...

  • 小恩养贵人,大恩养仇人(深度好文)

    来源:茶的故事(teastories) 中国有句俗话,叫"斗米养恩,担米养仇". 意思是在一个人快饿死的关键时刻,你给他一斗米,让他活了下来,他会感恩戴德,把你奉为恩人:可是如果你 ...

  • UC头条:6个经典小故事, 很短, 却影响了千百万人! (深度好文)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 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能够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的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能够另娶一个,孩子却不能死而复活. 我听了人 ...

  • 古训:愚者互踩,智者互抬! (深度好文)

    流觞 丁承运 - 凤凰和鸣 点上方播放键收听本文古琴曲   <左传>中讲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人生在世,谁都不是独角戏,每个人之间相互连接,彼此依存. 聪明的人 ...

  • 古训:宁可无言,也别话多(深度好文)

    做人,不是多说话,而是要会说话:不懂时,不说,懂时,少说. 与小人争辩,辨不出道理:与家人争辩,伤的是和气:与朋友争辩,伤的是感情. 守嘴是福,不多吵,不多说,不多问,嘴上不多说,心里明白就行. 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