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功德标准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

上德之人从不自以为有德,因此有德。下德之人自认为有德,因此没有德。上德之人自性所发施德而无所不能为的,下德之人有所图而有许多做不到的施德。上仁者因仁慈施德但做不成什么,上义者因重情施德而什么都要做。上礼者于礼施德,若得不到回应,就伸出手臂强求人家。所以,丧失道才讲德,丧失德才讲仁,丧失仁才讲义,丧失义才讲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也是祸乱的开端。先知先见,是道的虚华,也是愚昧的开始。所以大丈夫守于淳厚,不趋身于浅薄;守于朴实,不趋身于虚华。所以,要舍弃后者而采用前者。

问道心得

一、回归大道本原,一切简单、自在、自然!好人一生平安,不能只靠聪明才华,只有厚实上德才能长久。纯朴的力量最大,纯朴通达的人生才能天长地久!

二、道不是让我们失去什么,道是让我们开个头,牵着他人的手一起走,让世界因我们而更美丽。

三、人类总体分成两个生命类型,即无为与有为——道与德属于无为的类型,仁义礼属于有为的类型。宇宙的时空是道,不同境界的生命能够得到不同时空能量的加持。

四、如果没有得大道,就在德的层次上下功夫;如果德的层次也没有达到,就在仁的层次上下功夫;如果仁也达不到,就在义的层次上下功夫;如果义也达不到,就在礼的层次上下功夫。道可以一步到位地顿悟,也可以通过渐悟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层次。

五、当居于道的质朴、忠信、诚恳之厚处,使自己的心灵始终像水那样处于谦卑之地,这样将进入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境界,这样才是大丈夫之所当为。

六、德有上德和下德。上德是顺应自然,不居功,不占有;下德是愿意行德,但更乐意让人知道自己是有德之人。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共同的特质:就是道,就是德。德分三个层面,一是玄德,二是上德,三是下德。

七、生命的远行不需要太多的准备,上天给我们两条腿,就是为了让我们前行。向哪里走?让心告诉我们。只要有利他之心,就能达成,不同的路有不同的风景。小成靠勤,中成靠智,大成靠德,终成于道,这是宇宙人生之大智慧。

八、仁,是彼此真诚地相待相应,爱人与爱己融为一体;义,是有正直心,能够自我约束,尽力而为之;礼,是客套的礼尚往来,美丽、热烈、风光。不必活在教导里、不必活在仪式里,很多教导、仪式已经在盘剥和禁锢人们的思想和意识了。

九、人生就是这样,想和优秀的人在一起,我们就得优秀。善于通过别人的优缺点来内观自己,并把它转化成自己的长处,我们就会成为有道的智慧者。人生不是搞定别人,也不是搞定自己,而是敢于认知自己、亲近自己、绽放自己。

十、老子《道德经》只是讲本原、讲规律、讲品质,讲成为我们自己,讲“一切自己创造,创造自己一切”。自以为聪明和先知先觉的人,终将会变为愚昧无知、结果难堪之徒。大丈夫立身行事,当居于道的质朴、忠信、诚恳之厚处,而不居于风流自赏的虚华之薄处;宁可保持厚道之本原,不愿强取浮夸之礼仪;去虚伪存纯真,使自己的心灵始终像水那样身处于谦卑之地,这样将进入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境界。

编辑整理:道德经学用 | 星火编辑组

道德经学用

和谐身心,我的责任

和谐家庭,我的责任

和谐企业,我的责任

和谐社会,我的责任

(0)

相关推荐

  •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 《道德经》闻风悦记No.38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 ...

  • 徐慎檀:《道德经》释义第三十八章(下)

    大家好! 现在是今天的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道德经>的第38章.这一章我们前面讲到过,它是<道德经>的"道篇"结束以后"德篇&q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之心得分享

    第三十八章 处厚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 ...

  • 是以大夫丈处其厚,不居其薄, 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老子.公刘版>上卷 第四篇,道德经 第二十一章,人类道德发展史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有以为, 上义为之, ...

  •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②,是以无德③.上德无为而无以为④:下德无为而有以为⑤.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⑥.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 ...

  • 《道德经》三十八章精解及译文(下)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二段经文: 上德无为而 ...

  • 如何理解上德不德 下德不失德 前识者 道之华也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失仁 ...

  •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解析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解析

  • 道德经三十八章——上德不德

    这一章谈及德,是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章节,内容含量非常多. 先贴下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 ...

  • 徐慎檀:《道德经》释义第三十八章(上)

    大家好,现在是今天的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请大家给自己的心灵十分钟,我们一起来学习古圣先贤的智慧.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道德经>.<道德经>传统上分为前面的<道经>和后 ...

  • 《道德经新译》第三十八章:抱一为式成全归之

    <道德经新译>第三十八章(法篇第二章) 抱一为式  成全归之 (原第22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 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