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学运作品丨听小戏
相关推荐
-
高廷涛丨大鼓书
四四方方的木质桌子,桌子的边缘一般都会被磨损的很圆润,油光锃亮的:桌子上都会放着一个搪瓷缸子或者粗瓷大碗,盛热白开水或者凉白开水,是唱书人口渴或者润嗓子用的:还会有一挂台灯,我们这也叫走马灯,烧煤油, ...
-
邹辉:大鼓书里忆童趣
大鼓书里忆童趣 安徽淮南 邹辉 人啊,既然知道这一辈子不易,就应该不要过多地去计较生与死的归期,关键的关键是享受从小到老的过程.按一位学者说的:"人生犹如旅途,不要太在意目的地,而重要的是旅 ...
-
朱友宏:乡村书场
逝去乡村风景 乡村书场 作者:朱友宏 苏北乡村里最受欢迎.最接地气的曲艺,莫过于苏北大鼓和徐州琴书了.我的家乡睢宁是这两种曲艺的发源地,自然,它们的受欢迎程度更高过其他地方.但乡里人可不这么文雅的称呼 ...
-
宿松鼓书、快板
旧时宿松鼓书多见于茶馆.酒楼等休闲场所,与商家结合,几成一体.鼓书艺人出自民间,大多是业余或半职业性的艺人.也有以在大屋场公共屋内和农闭时在街巷,村头或枢纽要道凉亭等场所支架设鼓说唱卖艺谋生的,多由听 ...
-
年轻时代‖家乡的大鼓书
家乡的大鼓书 老家的大鼓书,曾经是农村最重要也是为数不多的娱乐形式之一. 唱大鼓书的艺人,一般在农闲的时候就会到来,但你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开.某一天,你忽然在村口的大道上,或者在 ...
-
听畅销全球的文学名著系列(1-8)
上下班路上听书特别充实.每周末,我提前下载好要听的书,不管走路.等车还是坐车,一直听.早晚两个小时的时间,能听很多.工作一天,站在车里,闭目养神,听着自己喜欢的书,也是一种人生享受. 大都市快节奏的生 ...
-
聂学运作品丨刨砂礓
刨 砂 礓 文.聂学运 还没有分队的时候,我刚刚记事,当时每年都要指令修一些公路,公社把这个任务分到生产队,生产队把这个任务摊派到每家每户,修路不是让群众兑钱,也不是修水泥柏油路,而是修一条砂礓路 ...
-
聂学运作品丨打花啦团
打花啦团 花啦团又被人称为花米团或米花团,是我们小时候常吃的零食.当时的花米团是一些膨化后的大米加糖稀做的,它要经过好几道工序.首先要选一些干净的大米,然后用爆米花机将它膨化,还要挑一些红薯,洗净后放 ...
-
聂学运作品丨拾柴禾
拾柴禾 小时候,每家都会有一间或大或小的灶屋,屋内堆满柴禾,并且支有两到三口锅,最外边的往往是一口用来炒菜的,靠里边的一排有两口锅,一口稍大点的是用来打稀饭或下面条的,称作大锅,和这口大锅排在一起的后 ...
-
聂学运作品丨拾葡萄&看电影
拾葡萄 村子西边有一条河,名字叫万福沟,村里人都喊它"大沟".村东边有一条路,是界首通往光武.马集.卢村等乡镇的必经之路.小时候这是条砂礓路,虽没有现在宽敞,但路面倒也整洁.平坦. ...
-
聂学运作品丨摸鱼儿
摸鱼儿 文.聂学运 爷爷是逮鱼的行家里手.不光会用撒网.抬网.扒网等,而且凭一双手也能逮住鱼,就是人们常说的摸鱼.在我的印象中,爷爷一次摸鱼的经历永远烙印在我的心里. 那是一个很干旱的夏天,一天天气较 ...
-
聂学运作品丨卖冰棒
卖冰棒 小时候,总感觉天气特别炎热,一到暑天,地面就像下了火一样.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放暑假了,除了每天泡在河里别的也没什么事可做.正好同村的一位伙伴来找我玩,说起了有些同学趁暑假期间去卖冰棒.干 ...
-
聂学运作品丨挖野菜
挖野菜 小时候,农村家家户户条件都不怎么好,小孩子总是馋啦叭叽的,吃肉是当时所有小孩子的梦想,但这个梦想一年中也实现不了几回,除了过年,便是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虽说肉在当时仅7毛钱一斤,但同其它的一些 ...
-
聂学运作品丨买麻花
买 麻 花 文.聂学运 小时候,常有一些卖零食的小商贩在村里叫卖,其中就有卖麻花的,他们挎着竹篮,老远就能闻到一股诱人的香味.一进村就开始吆喝,看到哪里有小孩就往哪里去. 我从小最爱吃麻花,只要看到有 ...
-
聂学运作品丨 过大年
过 大 年 文.聂学运 爆竹声声辞旧岁,张灯结彩贺新年.小时候过年同现在大不相同,现在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其中有一些趣事值得回味与向往的. 我生活在农村,虽然不算偏僻,但人们生活条件普遍较差,早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