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友宏:乡村书场

(0)

相关推荐

  • 高廷涛丨大鼓书

    四四方方的木质桌子,桌子的边缘一般都会被磨损的很圆润,油光锃亮的:桌子上都会放着一个搪瓷缸子或者粗瓷大碗,盛热白开水或者凉白开水,是唱书人口渴或者润嗓子用的:还会有一挂台灯,我们这也叫走马灯,烧煤油, ...

  • 最是难忘说书人

    ♣ 袁占才 梨园旧书三千部,负鼓盲翁正作场.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有谁没有受过鼓书的熏染呢?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豫西农村,精神比物质还贫,农闲季节没有其他娱乐形式,人们窝在家里,最盼的就是听书,听一次书, ...

  • 廊坊:多个曲艺种类在这片土地诞生

    图为姜子龙在讲述中. 廊坊地处京津之间,曲艺文化底蕴深厚,是京东大鼓.西河大鼓.北京琴书.燕山大板等鼓曲艺术的重要发源地.它们分布在廊坊北三县.中部以及南部等地,有独特的艺术规律和传承方式,自成体系. ...

  • 曲苑小剧场的个人主页

    扬琴戏<呼杨合兵>选段,老人家刚才给杨红传了家令. 617次观看 · 08-12 09:35 清音戏<白金鸽访母>选段,男儿有志来把兵权掌. 515次观看 · 08-12 08 ...

  • 朱友宏:宣传队

    逝去乡村风景之 宣传队 作者:朱友宏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娱乐是人类的天性.的确,即便当年的乡村是那样的穷苦,但人们对于娱乐依然热情满满.在我的印象里,春节时分的宣传队演出是乡村里最热闹的娱乐风情. 不 ...

  • 朱友宏:割青草

    逝去的乡村风景之 割青草 作者:朱友宏 五月初的一个周末,和妻一起回老家的河边采槐花和芦叶.印象里河边的刺槐树特别多,每到五月雪掩林冠,香润和风:河滩里的芦苇也极为茂盛,郁郁葱葱.绵延好几里,芦莺欢鸣 ...

  • 朱友宏:老井

    逝去的乡村风景之 老井 作者:朱友宏 若论起中国词语的情感温度,"背井离乡"这个词语怕也是最为苍凉的词语之一了.试想一个人离开了生他养他的那一片热土,背向那口滋养他多年的水井,前往 ...

  • 朱友宏:社场

    逝去的乡村风景之 社场 作者:朱友宏 去年春天和女儿一起回老家,站在村头,我指着那一片郁郁葱葱的杨树林,不无骄傲地对女儿说:"看到了吗,那片树林子,原来是我们队的社场,爸爸小时候最喜欢在那儿 ...

  • 朱友宏:生命不过是盏灯

    生命不过是盏灯 朱友宏 死有多疼?经历过的都不可能言说,唯有未曾经历过的在品味,或是失却至爱的噬骨蚀心,或是生命苦短的嘘唏,或者纵享今日阳光.莫愁明日阴晴的感慨-- 可无论哪种形式的品味,也只不过是对 ...

  • 品读 | 朱友宏:母亲的菜园子

    母亲的菜园子 朱友宏 父母亲年龄大了,我们都不想让他们在老家独自生活.可无论是谁,连哄带骗地把他们请到家里,至多两三天,父亲便嚷嚷着城里憋闷,没个人说话:母亲就唠叨着她的菜园子不能没人照料.如果我们按 ...

  • 品读 | 朱友宏:老厨师的寂寞

    老厨师的寂寞 朱友宏 四哥的儿子结婚,四哥坚持要在老家办婚礼,为的不是省钱,要的是个热闹.用四嫂的话说,就这一个儿子,不在老家里办,先人也不知道家里添人口了. 乡村里办婚礼,说简单也简单,左邻右舍齐上 ...

  • 专栏 | 朱友宏:换荒人曹老二

    乡村手艺人系列 换荒人曹老二 朱友宏 说起"换荒"这个词,不过四十的人定然不明就理,这是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用主妇常用的针头线脑,女孩子们扎头发的橡皮筋.发卡,小孩子们喜欢的 ...

  • 专栏 | 朱友宏:磨刀匠唐老六

    乡村手艺人系列 磨刀匠唐老六 作者:朱友宏 耍猴的敲锣,卖油的敲梆,换荒的拔浪鼓,算卦的晃铃铛,各吆各的调,各干各的行.过去的乡村里,每到农闲时节,村庄里几乎天天都能听到各种手艺人及做小买卖的道具的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