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38)韩非愤而秦国献策,李牧前线被赵国杀害
相关推荐
-
樊於期为何要叛逃秦国?和《大秦赋》中的冬儿无关,2个原因
一更历史 不点蓝字,我们哪来的故事? 在之前以秦国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始皇嬴政的形象大多偏向负面. 以至于不少同学觉得,嬴政或许早已斩断七情六欲,任何儿女情长,只会阻碍嬴政一扫六国,问鼎中原的大业. ...
-
《大秦赋》秦所灭六国,王翦爷俩灭了五个,如此功高能有好下场?
王翦 <大秦赋>中的高潮即将上映,最新剧情中王翦已经被秦王拜为上将,负责主导对山东六国的灭国大战.历史上,王翦名列战国四大名将,他本人直接指挥灭掉的诸侯国有三个,他儿子王贲指挥灭掉的诸侯国 ...
-
《大秦赋》:嫪毐、李牧、郭开最惨,吕不韦、韩非最可惜!
<大秦赋>豆瓣评分已经跌至6.0分! 已经播出到73集,距离收官仅仅只有5集了! 而嬴政东出一统天下之路正在火热进行之中. 韩.赵两国已经先后被灭,魏国.燕国正岌岌可危,楚国.齐国也危在旦 ...
-
长平之战,赵国元气大伤,秦国趁机想要灭亡赵国,为何铩羽而归?
邯郸之战又称邯郸保卫战,是公元前259(周赧王五十六年)至公元前257年(周赧王五十八年)秦国与赵.魏.楚联军在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进行的一次城池攻守作战. 背景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命 ...
-
秦强赵弱,而且两国频繁发生战争,为何秦国把子楚送到赵国当质子
在热播电视剧<大秦赋>中,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嬴异人(后改名为赢子楚)说他在赵国当了8年质子,所谓的质子,其实就是秦国王族中派到敌国当人质的公子,可是当时秦赵两国频繁发生战争,比如长平之战 ...
-
读通鉴(58)张良献策定人心 冒顿杀父强匈奴
读通鉴(58)张良出计善待雍齿 冒顿设谋杀父夺位 胡三省注:萧何其实只有八千户,而曹参封平阳,张良封留,皆万户,其实不是萧何封邑独多.盖曹参以十二月甲申封,萧何以正月丙午封:功臣言萧何居上其意不能平者 ...
-
读通鉴(37)春申君借腹献子,秦国人收买代理
读通鉴(37)春申君借腹献子诈楚王,李斯暗地培养秦国代理人 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一直为这事着急,四处求能生孩子的妇人,进给楚王,楚王还是无子.赵国人李园持其妹欲进诸楚王,听说楚王不能生子,担心时间久了 ...
-
读通鉴(35)秦国收割季
注:这个阶段,秦国举国军事体制已历了四代,昭王在位50多年,战国就成了秦国像高中生欺负一众小学生.秦昭王算不上是英主,他吃的是祖上的老本,也肯定不是昏君,他开疆拓土从没有停息. 五十三年(丁未,公元前 ...
-
读通鉴(30)秦国和赵国赌国运的长平之战
读通鉴(30)秦赵赌国运的长平之战 注:国家之间需要威德共济,单纯济德,对方不会有感恩之心,反而觉得你软弱,一味示威,打怕他们,然后再施德这是秦国的策略.乐毅攻下齐国,仅剩下两座城,乐毅是做了大量减税 ...
-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嘉平二年庚午,公元250年 夏,五月,以征西将军郭淮为车骑将军. 当初,会稽人潘夫人有宠于吴主,生少子孙亮,吴主有偏爱.全公主既与太子孙和有矛盾,想要预先自 ...
-
读通鉴(250)高平陵之变
读通鉴(250)高平陵之变 嘉平元年己巳,公元249年 春,正月,甲午,皇帝谒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与弟弟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散骑常侍曹彦皆跟从前往.太傅司马懿以皇太后令,闭诸城门,勒兵据武库,授兵 ...
-
读通鉴(252)曹操以力胜而得天下,司马懿以治胜而得民心
读通鉴(252)曹操以力胜而得天下,司马懿以治胜而得民心 嘉平三年辛未,公元251年 春,正月,王基.州泰攻击吴兵,皆攻破,降者数千口. 三月,任命尚书令司马孚为司空. 夏,四月,甲申,任命王昶为征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