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58)张良献策定人心 冒顿杀父强匈奴

(0)

相关推荐

  • “汉初三杰”——张良、韩信、萧何 死或者苟活的悲剧人生

    汉初论功行赏时,刘邦没有将韩国故土封给张良,而是将他封到韩信的齐国. 刘邦是什么用意呢?除了担心张老师美梦成真,还要"以张制韩"."以韩制张".因为刘邦不仅对韩 ...

  • 领导奖励你,你要怎么说?张良、陈平两人的回答值得学习

    在职场上,当我们工作上取得成绩,领导和上级会对你有所奖励,以示鼓励.这个时候,如何回应?话要怎么说才得体?一旦应对不得体,很可能让好事变坏事,引起领导的怀疑和同事的嫉恨.<资治通鉴>一书中 ...

  • 四十七、大地震

    楚王韩信被无辜降为淮阴侯,让当时的朝局引发了大地震.震源中心在洛阳,振幅巨大,级别不详.所有王爷和功臣们人人自危,这么赤裸裸的废了全民偶像韩信,皇上未免太刻薄寡恩.今后的路该何去何从,每个人都要好好盘 ...

  • 《逐鹿中原》之二十三:剖符封侯

    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高皇帝论功行赏,剖符封侯.萧何封为酇侯,食邑最多.功臣们说:''臣等身披坚甲,手执利刃,多的一百多战,少的数十回合.萧何不曾有汗马功劳,只是舞文弄墨,口发议论,反倒居臣等之 ...

  • 楚汉之争,为什么得天下的人是刘邦而不是项羽

    在楚汉战争之前,没有人相信刘邦能打败项羽,可是四年过后,刘邦当了皇帝,项羽自刎于乌江,叱咤风云.不可一世的楚霸王,灰飞烟灭.回顾项羽一生,英雄.壮烈.勇气 ,或许皆有之,实则窝囊得很.英雄应该有百折不 ...

  • 读通鉴(148)光武帝与高帝谁更强

    读通鉴(148)光武与高帝谁更强一些 注:光武帝与高帝谁更强,这个问题是隗嚣问马援的,马援详细讲完光武的情况,隗嚣叹说,这是说光武比高帝强.王夫之也对此做过评论,认为光武取天下的难度是比高帝更困难.而 ...

  • 读通鉴(228)三国疆域初定

    读通鉴(228)曹操的依法治国 解读:每一个英雄人物内心里都有一个榜样式的人物,马云崇拜的是风清杨,曹操则崇拜的是始皇帝,曹操不喜欢花太多时间搞什么教化,因为教化这种事,最后就全成为顶级世家的玩物.曹 ...

  • 读通鉴(38)韩非愤而秦国献策,李牧前线被赵国杀害

    读通鉴(38)韩非死于献策,李牧死于不败,荆轲死于刺秦 十一年(乙丑,公元前236年) 赵人伐燕,取狸阳.赵兵还没有回国,秦国将军王翦.桓齮.杨端和讨伐赵国,攻邺,取九城.王翦攻阏与.轑阳,桓齮取酀. ...

  • 通鉴里的小故事——张良献策破峣关

    秦二世可能到死都没想到,他堂堂皇帝至尊,到最后竟然以百姓之礼被草草地埋葬了. 埋葬了秦二世以后,赵高随即撤销了皇帝的尊号,而拥立子婴继位为秦王.这年九月,赵高通知子婴,让他先斋戒沐浴,然后祭奠宗庙,最 ...

  •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嘉平二年庚午,公元250年 夏,五月,以征西将军郭淮为车骑将军. 当初,会稽人潘夫人有宠于吴主,生少子孙亮,吴主有偏爱.全公主既与太子孙和有矛盾,想要预先自 ...

  • 读通鉴(250)高平陵之变

    读通鉴(250)高平陵之变 嘉平元年己巳,公元249年 春,正月,甲午,皇帝谒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与弟弟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散骑常侍曹彦皆跟从前往.太傅司马懿以皇太后令,闭诸城门,勒兵据武库,授兵 ...

  • 读通鉴(252)曹操以力胜而得天下,司马懿以治胜而得民心

    读通鉴(252)曹操以力胜而得天下,司马懿以治胜而得民心 嘉平三年辛未,公元251年 春,正月,王基.州泰攻击吴兵,皆攻破,降者数千口. 三月,任命尚书令司马孚为司空. 夏,四月,甲申,任命王昶为征南 ...

  • 读通鉴(249)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读通鉴(249)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正始七年丙寅,公元246年 春,二月,吴国车骑将军朱然进击柤中,杀略数千人而去. 幽州刺史毌丘俭因为高句骊王位宫数次侵叛,督诸军征讨:位宫败走,毌丘俭于是屠丸都,斩 ...

  • 读通鉴(253)三个国家的权臣性价比

    读通鉴(253)三个国家的权臣比对 嘉平五年癸酉,公元253年 春,正月,朔,蜀汉大将军费祎与诸将大会于汉寿,郭修在坐:费祎欢饮沉醉,郭修起身而刺杀费祎,刺杀成功.(这个人准备刺杀刘禅的.) 费祎生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