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施治的智慧精华

——八大辩证体系的收藏系列

中医八大辩证治疗法介绍

中医尤其讲究辨证施治,辨证施治凝聚了中医诊断病情,治疗疾病过程中的高层智慧;这不仅仅是一套技术,更是一套方法论系统,它们是由老中医在长期的中医治疗中,不断地使用和总结出来的,可以说是中华医学的智慧的结晶。不仅对于医者治病很有帮助,这套方法体系里面蕴含的智慧也被很多企业家和管理者借鉴运用!

古话有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如果把一个病体比作一个公司,一个部门,一个国家呢?一个人一旦掌握了这样一套智慧的方法论系统,那么,他在做事情和解决问题显然会更有方法,更切合实际,也更有力量!

八纲辩证

八纲辨证是根据望、闻、问、切 四诊取得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探求疾病的性质、病变部位、病势的轻重、机体反应的强弱、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等情况,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是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各种辨证的总纳,也是从各种辨证方法的个性中概括出的共性,在诊断疾病过程中,起到执简驭繁,提纳挈领作用。

六经辩证

它是根据外感疾病的发生过程进行的一种治疗的手段,实际上,可以分成是三阴三阳六部分,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而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经。几千年以来,它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辨证施治。

病因辩证

病因辩证是外感病辩证的基础,是通过病人的病情特点和症状来判断疾病的种类的。分成四个方面,即七情,六淫,外伤和饮食以及劳逸等。七情有,喜,怒,忧,思,悲,恐,惊。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外伤为金刃伤,虫兽伤,跌扑伤。饮食劳逸为饮食,劳动,房事。

卫生营血辩证

这种辩证法是外感温热病的一种辩证方法,把疾病分成四个候,每一个候都由浅到深的病变过程,而实际上,不同的程度下也有不同的表现。病在皮毛和肺,气在病胃肠,胆等。

三焦辩证

它是根据《内经》关于三焦所属部位的概念,大体将人体躯干所隶属的脏器,划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从咽喉至胸隔属上焦;脘腹属中焦;下腹及二阴属下焦,并在《伤寒论》六经分证和叶天士卫气营血分证的基础上,结合温病的传变规律特点而总结出来的。

一般包括了三个部位,一个是上,中,下三焦症状。有表现为口渴的,咳嗽的,为上焦。中焦则为便秘,腹胀,小便不利等。下焦则为耳聋,手足蠕动等。

脏腑辩证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辨别脏腑病位及脏腑阴阳、气血、虚实、寒热等变化,为治疗提供依据的辨证方法。

脏腑辩证法主要是根据脏腑的一些东西来反应病理的。实际上,这个也有正邪盛衰的表现,性质或者是部位的区分。包括三个部分,一个是脏病辩证,腑病辩证和脏腑病辩证。

经络辩证

经络辨证是以经络及其所联系脏腑的生理病理为基础,辨析经络及其相关脏腑在病理情况下的临床表现,从而辨清病证的所在部位、病因病机及其性质特征等,为治疗提供依据。

经络是人体的关键,因此,也是中医辩证的一个关键。包括了十二经脉病,以及奇经八脉病灶等。

气血津液辩证

这是最后一个辩证法,是运用气血津液的理论来分析气,血,津液的发生病变原因和结果的。以上八种中医使用的辩证治疗法,是非常常见的,而且也是行之有效的辩证法。

当然,八套辩证都各有侧重,适用于不同的治病场景,只有将者八套辩证法烂熟于胸,达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时候,方可谈大医精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