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为祖母祝寿写的诗,颔联巧妙过渡,由假景写出真情
相关推荐
-
那些古诗词的神来之笔,为什么心有戚戚,却无法用文字解释?
写这个标题,是因为有位朋友提了个关于<春望>中名句的问题: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神来之笔,虽然是文字,但是似乎无法用文字来解释清楚,您可以解释一下吗?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神来之笔 ...
-
杜甫在长安最后的时光,两首诗写尽他的悲凉与无奈
这首题为"对酒",杜甫同期<曲江二首>有诗"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和"莫厌伤多酒入唇"等句,其消沉志意和寥落心情尽在 ...
-
如何写好诗,你可能开头就错了,杜甫写诗五绝招,教你起笔即绝妙
今日论诗,王和尚继续细论律诗写作之章法要点. 律诗这种体裁历来最受诗人喜爱,然亦最难写.律诗写作讲究文字技巧.音韵和谐.筋骨立意和章法谨严,所谓"融各体之法,各种之意,括而包之于八句&quo ...
-
杜甫一首写雨诗,开篇即名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度过严寒干燥的冬日,便是湿润的春天.春天是多雨的季节,淅淅沥沥的雨,落在屋檐上,落在芭蕉上,最后随着流水,浮着花飘向远方.雨,成了诗人笔下最动人的意象.小楼一夜听春雨.烟雨杏花江南,雨,流淌着诗意,飘 ...
-
6年前大学生游圆明园即兴写妙诗,拿诗坛大奖,评委拿他跟杜甫比
看到本文的标题,可能很多朋友已经准备开骂了:啥,拿一个现代大学生的作品跟杜甫比?你莫不是跟我开玩笑! 还真不是和大家开玩笑.作为一个资深诗词迷,近些年笔者也曾看到不少自称要和杜甫"一较高下& ...
-
北宋不知名诗人王令写首诗《暑旱苦热》,最后一句"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雄奇如李贺,博爱似杜甫
数千年的光阴潺潺而过,王朝更替,宫宇斑驳.许多事物都在浪花中消逝,而中国传统诗歌,随着历史长河蜿蜒而下,如星辰映在清波,留下了无比美丽的倒影. 它们或许会随着风雨波涛而模糊不清,可待风平浪静,传统诗歌 ...
-
杜甫的这首诗非常狂妄, 李白都不敢这么写, 其中两句流传千古!
性格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后天很难改变,不同性格之人将会有不一样的人生,所以才有性格决定命运的观点.对于古代文人来说,从文学作品当中,就能看出他们的性格,比如李白豪放不羁,才能创作出"仰天大 ...
-
杜甫赴宴写的诗,前四句句句无理,却把尴尬写得淋漓尽致
杜甫也是好酒之人,只要赴宴,他很少不喝醉的. 但是在公元754年夏天,他和岑参赴了一场宴会,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主人不够热情周到? 我们一起来读读他在这次宴会上写的诗. 公元754年春,杜甫离开何将 ...
-
“杜甫你说清楚,你写这个诗到底啥用心?”
去年写的了. 杜甫有首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仔细分析,可以分析出许多心机来. 甲方: 时值安史之乱.唐玄宗跑路离开长安,太子 ...
-
为什么这位剑客写的诗让诗圣杜甫也只能甘拜下风?
送孩子上学的途中,我问他:明天是周末,我们去江油参观李白故里如何? 儿子不感兴趣的样子,说不去. 好吧,虽然我已经给他讲过李白"铁棒磨成绣花针"的故事,也教他背了"静夜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