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四百年:李特惨死李雄挺身而出,益州未平荆州又起
相关推荐
-
激荡四百年:李特轻信他人任睿计取之,李荡战死起义军遇挫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4篇 面对官军的重重包围,李特并没有选择固守,而是主动出击.他的第一个目标是罗尚,因为他想要彻底拿下蜀郡. 太安二年(公元303年)正月,李特渡江攻打 ...
-
激荡四百年:巴蜀混战,李雄乱中得利,引发荆湘叛军蜂起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50篇 中原满目苍夷,即将改朝换代,僻处西南的益州也颇不宁静,发生了一连串的大事,并最终影响到了中原. 成汉王朝建立后,李雄一直觊觎汉中之地,却始终没能 ...
-
青城山和道教祖师张道陵无关?成汉国神秘军师范长生才是推手
都江堰市青城山,今天是天下闻名的道教胜地,去过的人对这座名山的由来渊源,多半都知道流传张天师张道陵在青城山修道传道的种种传说.事实上,青城山作为道教发展过程重要的一个名胜之地,和通过附会一些神灵故事名 ...
-
激荡四百年:司马氏消极平叛养虎为患,李雄占据成都终称王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1篇 李氏兄弟在益州和罗尚大战数年,虽吸引了一批蜀人,但并不是所有蜀人都愿意卷入这场前途未卜的叛乱.为了活命,他们要么结成坞堡,要么流亡至荆州和宁州. ...
-
激荡四百年:司马颙大败,司马颖惨死,司马越成为最后赢家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9篇 不料,祁弘等人前脚刚走,司马颙的部将马瞻等人重新集结,杀死梁柳后,和始平太守梁迈一起前往南山接回了司马颙,重新入主长安. 司马越任命的弘农太守裴 ...
-
五胡十六国:氐族的第一个政权,成汉王朝的兴亡历史|李特|氐族|成汉|曹操|李雄|李广
西晋末年,贾后弄权,司马伦借机篡权,导致八王之乱.朝局动荡.内迁中原的胡人,不堪忍受晋朝的长期压迫也揭竿起义,纷纷建立政权,史称"五胡乱华".在多年的混战中,氐族人李特带领的起义军 ...
-
只有一只眼睛的开国太后
西晋年间,八王之乱.永康元年(300年),赵王司马伦杀皇后贾南风,又征召贾南风的姻亲益州刺史赵廞入朝.赵廞自危,就图谋割据蜀中,并为此拉拢豪杰.可手下的豪杰太有本事了,他又担心豪杰喧宾夺主.有个叫李庠 ...
-
话说西晋:西晋末年,不仅有赵汉,还出了个成汉,这是怎么回事?
话说西晋:西晋末年,不仅有赵汉,还出了个成汉,这是怎么回事? 原创2021-05-18 21:17:58·二成文史说 晋世海宇分裂,首起割据者,实为巴氐,其事尚在刘渊创乱之前,特其地较偏,为能牵动大局 ...
-
激荡四百年:李雄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益州未平荆州张昌又起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5篇 李特和李荡死后,李流成为起义军的领袖,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 当时,孙阜已经占据了德阳,荆州刺史宗岱的大军也随时可能赶到,再加上刚刚斩杀李特的罗 ...
-
激荡四百年:杨难当觊觎益州被灭国,杨文德浑水摸鱼暂称王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33篇 前面说到杨难当将侄子杨保宗关押了三年之久,然后让他镇守童亭.但杨保宗早已对杨难当恨之入骨,绝不可能因此忠于他. 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三月 ...
-
激荡四百年:益州未平荆州叛乱又起,西晋各自为政张昌坐大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6篇 历朝历代,当一个王朝的统治力下降或极度腐败时,农民起义就成了必然,而一旦不能迅速平定叛乱,新的农民起义将层出不穷. 转眼间,李氏兄弟在益州的起义 ...
-
激荡四百年:一呼百应刘裕长驱直入,未战先怯桓玄信心全无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48篇 元兴三年(公元404年)二月二十七,刘裕宣称打猎,和何无忌到京口集结部众一百余人,组成了最初的班底. 第二天,天色微明,京口城门刚打开,何无忌 ...
-
激荡四百年:轻信他人李特战败身死,危难之时李雄挺身而出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5篇 罗尚可以不顾脸面求和,西晋朝廷却绝不可能就此放弃益州. 太安二年(公元303年)正月,得知罗尚战败,司马乂命荆州刺史宗岱帅水军三万前往救援,宗岱 ...
-
激荡四百年:司马颖以退为进收买人心,李特凭借流民称霸益州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0篇 经过重新洗牌,西晋朝堂形成了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和河间王司马颙三王并立的局面,国事一决于三人. 那到底谁才是老大呢?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三人的身 ...
-
激荡四百年:罗尚镇守益州应对失策,李特凭借流民反客为主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1篇 当赵廞叛乱的消息传到朝廷后,梁州刺史罗尚很不以为然,上表称:"赵廞非雄才大略之人,蜀人不会归附他,败亡指日可待." 简单介绍 ...
-
激荡四百年:益州一团乱麻艰难平定,彭城失守刘宋颜面尽失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92篇 萧惠开担任益州刺史时,性情残暴,随意诛杀,蜀地百姓怨声载道.等到听说他派出东下的费欣寿全军覆没,北上的程法度又无法前进,晋原郡首先反叛,其他各 ...
-
激荡四百年:关键时刻刘彧敢于用人,吴喜挺身而出平定三吴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85篇 当前线将领在延陵和叛军对峙之时,殿中御史吴喜挺身而出,主动请求刘彧调给他精锐部队三百人,到东战场去效命.刘彧死马当作活马医,当即以吴喜为建武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