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的“灵根”不现身,修道则无长劲,如何让自己的灵根“显现”?
相关推荐
-
大道至简,人生易简
图片发自简书App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其实,大道至简,不仅 ...
-
中医辨证:身体虚是怎么个虚法?脉象如何?
今天 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之中,医圣张仲景曾详细记录过多种脉象,以及与之对应的病机和疾病表现.掌握了这些关系,将对我们学习仲景医学诊疗体系.把握临证思路产生很大帮助. ...
-
人生道理,生活点滴(419)
作者:刘桂宽 智慧不起烦恼,慈悲没有敌人.如果大慈大悲,凡事退一步海阔天空,哪里还会来争端?如果肯将心比心,理解别人,哪里还会有烦恼?计较使人失去自我,丧失尊严:仇恨使人失去欢乐,背负烦 ...
-
修行人的”灵根“不现身,修道则无长劲,如何让自己的灵根”显现“?
曾经先后有好几位朋友问我,说:"我想学修行之法,但我不知道我有没有灵根,不知道能不能修炼?" 其实,灵根这个说法,很少见,一般丹经里边都没有讲这个.很多朋友知道"灵根& ...
-
渊回修行:不要做老好人,修道有舍才有得,选择性放弃有时更明智
渊回修行:不要做老好人,修道有舍才有得,选择性放弃有时更明智 大家好,我是李渊回,欢迎大家来到新一期的渊回修行. 我们这些修行人,修道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人生规划,一定不要去做老好人.要大胆一点,要敢做 ...
-
修行诀窍|修道之人,要远离“五箭之地”
北宋奇人赵三翁是河南中牟县白沙巅人,在宋徽宗宣和年间的时候,已经是108岁的超级长寿老人了. 有人传说赵三翁擅长道家法术,驱魔降妖无所不通,可是老人家自己从来不承认这些,只是传授人们吐纳导引的养生法门 ...
-
源自吕洞宾的修行隐秘,古代高手的人性解读,什么人更适合修道?
源自吕洞宾的修行隐秘,古代高手的人性解读,什么人更适合修道?
-
金堂战神胡修道——在朝鲜战场上1人打退敌军41次进攻,歼灭敌军280余人
胡修道,1931年10月生,四川省金堂县人,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1951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2军31师91团5连战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先后参加了1952年秋季战术 ...
-
庄子在《大宗师》中谈修道:先秦典籍中惟一一次完整讲述修行次第
读过<庄子>的小伙伴知道,在<大宗师>篇中,庄子详细描述了道家"真人"的境界. 其中,在"南伯子葵问乎女偊"一节,庄子借寓托的得道之士女 ...
-
鼎然文章:修行人是不是越修越无情?
现在有很多人在修行也有很多冒充修行的人.冒充修行的人是最无情的也是最无耻的.他们为什么要冒充是修行人那?不外乎为了自己的私利.这样的人会疯狂地包装自己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大师或崇拜者,这样更有利于他们的私 ...
-
修行人需要的是什么?(僧伽陇道)
修行人需要的是什么?(僧伽陇道) 什么是人?情识.情识即众生亦.所以<大乘起信论>云:所谓法者,唯众生心.是心生一切世出世间相.从这不难清楚,任何所谓的法,皆是因缘法,应不同众生心,演绎不 ...
-
正修行人当依四念处修习而得大德神力(乞者鼎然)
什么是四念处?身观念处.受观念处.心观念处,法观念处.这是真正的四念处,也是任何正修行人公认的四念法智.故经云<杂阿含经>卷20:尊者舍利弗语尊者阿那律言.奇哉.阿那律.有大德神力.于何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