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家训】郑氏著书立训,王妃践行受教(一)

“高门嫁女,低门娶妇”,这是古代不成文的婚嫁传统。这并不是攀高枝儿,嫁入高门首先是对女子家教门风的极大肯定,更重要的是对提升娘家的阶层地位大有助益。其实即便今天,也有不少人为迈向更高阶层而努力,只是不容易。嫁入高门的难度,可想而知。
若是自家女儿即将嫁入高门,身为长辈,可以做什么?唐朝郑氏夫人,提供了教科书式的答案。
侯莫陈邈,唐代朝散郎,据《四库全书总目》记载,“侯莫陈”为“复姓”。夫人郑氏,文采出众,明理重仁义。这一年,他们家遇到一件大事——侄女即将嫁给王爷做王妃!
家中自上而下,人人欢喜;唯有郑氏,担心不已,因为:
少长闺闱,未娴诗礼
简言之,自家孩子没见过大世面,还不懂事,王爷家规矩肯定多,怎么办?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婶婶心疼侄女,笔耕不辍完成了送给侄女一生的礼物——《女孝经》。顾名思义,主要是教导侄女孝顺公婆,严谨持家。
《女孝经》与儒家十三经之《孝经》对应,其中有七篇与《孝经》篇名相同,其余各篇结合女子身份与职能的特殊性,分门别类进行论述。全书共分为十八章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孝道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论述不同阶层女子根据身份地位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尽孝方式。
第三部分:女子行孝的表现形式。
孝道究竟多重要?
恭近于礼,三思后行,无施其劳,不伐其善,和柔贞顺,仁明孝慈,德行有成,可以无咎。
恪守孝道的女子待人谦恭有礼,温柔和顺,聪明慈爱,进德修业,即便是他人有心冒犯也能巧妙避开。
上古尧帝,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帝。二位公主“卑让恭俭”,“贤明多智”,尽管舜帝的父母和弟弟一再加害,但都化险为夷,最终成就舜帝大业。
子曰:“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孝顺父母友爱兄长,这也是政治纲领的一种,孝道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孝道在不同阶层,具有不同的执行规范。
郑氏列举了后妃、夫人、邦君、庶人四种不同身份女子的尽孝方式。
“德教加于百姓”。
以自己的德操品行感化百姓,这是皇后妃嫔的孝道。
其实今日我们以自身对父母的孝顺对子女言传身教,胜过千万遍的耳提面命。
“居尊能约,守位无私”。
能约束手中的权力并公正无私,这是王公大臣夫人的孝道。
中央反腐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贪官的堕落往往与妻子物质欲望的增强有关。即便是普通人家,新闻里也不乏因妻子掌握家中财权却总奢侈消费,导致丈夫铤而走险。
“欲人不闻,勿若勿言;欲人不知,勿若勿为;欲人勿传,勿若勿行”。
简言之,“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正是诸侯夫人的孝道。
其实这不仅是邦君、女子的行为规范,男子也是如此。孔子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正是此义。
“先人后己,以事舅姑,纺绩裳衣,社赋蒸献”
先人后己,这是侍奉公婆的准则;同时,辛勤劳作,积极为家族活动做准备,这正是庶人的孝道。
勤俭持家,多为公婆长辈考虑,这自然也是我们身为晚辈应有的觉悟。
其实若能将以上内容转化为行动,无论是王妃还是我们,都将受益匪浅。但,郑氏的智慧与对侄女的关爱还不止于此:
如何才是正确的明哲保身?
怎么做才是智慧的立身处世之道?
什么时候最应该展示自己的智慧?
如何才能实现从容的心态,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
下一次,分享给大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