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在范弗里特弹药量的狂轰滥炸下为何能守得住?原来有三大招
相关推荐
-
血战上甘岭(1952年10-11月)——《百战成钢、卫我中华》八十九
血战上甘岭(1952年10-11月)——《百战成钢、卫我中华》八十九
-
“谁丢上甘岭,谁对历史负责”2
17日,3兵团司令员王近山得知指挥美军进攻的是范弗里特后,跑上指挥所的山头,大喊:范弗里特,这次老子让你知道老子的厉害.这一声呐喊,带着为180师报仇的强烈意味. 18日,范弗里特指挥美7师17团和韩 ...
-
美军为何不惜决战,执意要攻打上甘岭?大多数人可能并不清楚原因
"联合国军'1951年发动的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被粉碎以后,自1951年底以来,在战场上,除以空军和海军的航空兵继续对朝鲜北方进行狂轰滥炸和实施细菌战,企图以空中压力迫使朝中方面接受其在谈判中 ...
-
反斜面[专业术语]
上甘岭之战,志愿军在上甘岭上的坑道防御其实就是经典的反斜面防御,还有通过在设在棱线上的几个观察哨进行反斜面的炮兵火力支援等等 而美军也有成功的攻击反斜面阵地的战斗,当我军棱线丢失的时候,他们以极快的速 ...
-
志愿军如何打服美军:冲锋号有魔法、坑道战无解?中国军魂他不懂
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为何越战之中,中国警告美军不要越过17°线,美国就能乖乖听话? 为何有美国军官曾说:"中国再也不是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谁和他们做对,谁就是傻子!" 这都源于一场战 ...
-
志愿军退入坑道,范佛里特大喜,引以为傲的硫磺岛经验为何不灵了
朝鲜战争爆发之后,美国企图陈兵鸭绿江,将战火引向中国,英勇的志愿军不得不奔赴战场保家卫国,与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殊死相搏.美国凭借强大的海空优势,将志愿军的后勤补给压缩得很薄弱,志愿军在朝鲜打得很艰苦 ...
-
范弗里特弹药量:每1平方被炸70次,志愿军扛下的到底是什么火力
美国自从诞生开始,就以一种"开挂"般的速度快速发展.它先是趁着欧洲混战的局势赢得独立,并且快速扩张领土,后来美国又通过战争打开世界市场,发展自己的工业化. 西方文明从不讲" ...
-
志愿军退入坑道,范佛里特大喜:把硫磺岛经验搬来,我们就赢定了
战争是一门艺术,一门综合了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类因素在其中的玄妙无比的艺术. 因而战争的胜利是不可能被复制的,因为不同的战争中不同的因素组合是完全不同的,即使同一个人指挥同样一场战争也会因为其中不同的 ...
-
美国西点军校的纪念馆内陈列着两个阵地模型...
美国西点军校的纪念馆内陈列着两个阵地模型,一个是上甘岭537.7高地,一个是上甘岭597.9高地. 这不是纪念胜利,而是表达一种敬畏. 当年指挥进攻上甘岭的美军将领范佛里特是典型的火力制胜论者,多次以 ...
-
震撼!为什么范弗里特弹药量没有压垮上甘岭阵地?
这个故事要从一个美国将军的照片说起 本文首发"平局",号主授权推送 照片上这个签名翻译成中文为詹姆斯·范弗里特,签名下面的英文写的是"必胜"的意思.从整幅照片看 ...
-
上甘岭:秦基伟的“添油战术”VS“范佛里特弹药量”
吴东峰 来源:军事书庐 为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参战70周年,特推出吴东峰最新力作<秦基伟在上甘岭大战中>.本文节选于秦基伟传记<一条大河>初稿,作者吴东峰是曾任新华 ...
-
秦基伟的“添油战术”VS“范佛里特弹药量”『致敬最可爱的人』
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916期 ] 战将秦基伟与上甘岭之战 (四) 吴东峰 提要:美第八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的"弹药量",遇上了志愿军15军军长秦基伟的"添油&quo ...
-
铁原阻击战后,范弗里特在日记中写下这句话,来表达他的不甘心
铁原阻击战后,范弗里特在日记中写下这句话,来表达他的不甘心
-
范弗里特乘志愿军粮弹全无、忙于撤退时,杀了个回马枪,够狠
1951年5月16日,五次战役第二阶段打响了.彭德怀专打东线南朝鲜军的战术收到神效,西线杨得志兵团佯攻汉城吸住了美军主力,王近山兵团再次中央突破,又将东西线敌人切成了两片.东线担任主攻的宋时轮兵团和人 ...
-
志愿军退入坑道,范弗里特大喜称:照搬硫磺岛模式,我们就赢定了
1945年2月19日,日本和美国在太平洋发生了一场最为激烈的战斗,这场战斗从19日持续到23日,日军顽强坚守硫磺岛宁死不退,美军用封死通道.火烧退路两种方式相互交替,直接逼退日军,占领了硫磺岛. 对于 ...
-
范弗里特说到做到,制裁格林后,又制裁了莱昂纳德,猛龙虽败犹荣
北京时间11月12日,NBA常规赛继续进行,猛龙队迎来斯台普斯背靠背第二战,同样的地点,只不过这一次他们的对手变成了快船队.在终结了湖人的7连胜后,猛龙的战绩已经来到了东部第二,这支球队在上赛季夺冠后 ...
-
一八〇师竟被彻底打散,彭总痛批韦杰,范弗里特手段不逊于李奇微
彭德怀回国大闹北京城,国内才算真正了解抗美援朝战场的艰难,于是周总理千方百计安排人力和物力,加强对朝鲜战场的支援. 第五次战役之前,杨得志的十九兵团,陈赓的三兵团再次入朝作战,而陈赓因为伤病又回国养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