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绍谈清阳下陷与阴火上冲
相关推荐
-
再说经典成药之补中益气丸
解析:补中益气丸是四君子汤去掉茯苓作为基础方,即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现代方中的黄芪用量偏大,主要是增加其固摄作用.而陈皮理气又化湿.因为人气虚到一定程度,血肯定也会不足.就用当归,既能养血,又能 ...
-
李聪甫:脾胃学说与“形神合一论”
东垣著<脾胃论>,是一部最早的脾胃病专著.脾胃为"后天之本","仓廪之官".脾胃中元气旺盛,则内充脏腑,外溉经络,全身都得到营养的输送.这不但保证人 ...
-
《醒世医言》——虚火论(四)
无论您远走何方 第八章:虚火医案举例 一.失眠神经衰弱 (阴火乘土) 周某某,男性,45岁. 近年来因工作劳累,常神疲无力,头昏肢软,心烦不寐,食纳呆滞,有时腹泻,口干,口淡,渴不欲饮.曾在某医院诊断 ...
-
李克绍谈——无名低热、寒秘 (转载)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李克绍谈--无名低热.寒秘 (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1885人已读 一.小柴胡汤治无名低热 张某,男,50岁,山东省精神病院会计.1973年初夏,发低烧,西医检查,查不出 ...
-
伤寒大家李克绍谈胃脘痛的治法(二)
二.消瘀止痛 '瘀',指胃肠道有瘀滞.中医诊断为胃肠道有瘀滞的病人,有不少是十二指肠球部有溃疡存在.在服消瘀药之后,多数能排出一些如白冻状物.烂肉状物.黑色坚硬的粒状物,或异常坚硬的粪块等.据此可知, ...
-
伤寒大家李克绍谈胃脘痛的治法(一)
胃脘痛,也简称胃痛.有的仅仅痛在胃脘部位,有的则连及两胁;有的喜按,有的拒按;有的感觉烧灼热痛,有的则拘挛或胀痛;有的痛在食前,有的痛在食后;有的常年作痛,有的按季节发作;有的因饮食不调引起,有的因情 ...
-
何谓“阴火上冲”?
"阴火上冲"语出东垣,他解释说:"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而热."其症状见:"上彻头顶,旁彻 ...
-
李克绍论阴火
中医最神奇的地方在于阴阳相对而又互根,看似矛盾,而又完全统一. 举例说明,阴虚可以发热,气虚亦可以发热.阴虚火旺而发热,很好解释,那么气虚发热该如何解释呢? 比如大病初愈持续低热者,可与补中益气汤.原 ...
-
中医讨论:秘谈阴火学说!(中医思维)
山人传道 今天 "脾胃内伤"学说是李杲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而"阴火"学说."甘温除热法"以及在方药配伍上重补益阳气与升阳散火相结合,是李杲学 ...
-
李克绍丨从半夏汤谈失眠证治
<灵枢·邪客篇>说:" 卫气 者,出其悍气之剽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今 厥气 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 ...
-
焦树德:谈升阳益胃汤(附: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东垣的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是非常能体现其理论的一张值得玩味的处方,而升阳益胃汤也是据其系统的理论所化裁的一张方,见脾胃虚弱且因湿邪不化,而阳气不升的,皆可用.东垣的理论非常系统,值得好好深入琢磨. 羌活 ...
-
李克绍教授谈学习好中医之绝窍
李克绍(1910-1996),著名中医学家,<伤寒论>研究家,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著作有<伤寒解惑论>.<伤寒论串讲>.<伤寒论语释>.<伤寒百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