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童年记忆——之三

童年记忆之三

——回不去的故乡

张变利|陕西

无意间读到文友的一句诗:“所有的迷失都不算迷失,除非回乡的路没有了归途……”站在院落里正在被移除的树木和拆除的房屋前,我百感交集。

在城市化进程下我们祖祖辈辈生活过的村子正在整体拆迁。向往着干净明亮的住房,都市繁华新生活的同时,我回望着这将可能永远也回不去的故乡,回想着曾经发生在这里的一切……

5-6岁时,扎着一根冲天毛辫子的我跟在一群大孩子后面,提着小竹筐,拿着小铲子,在大集体时代拖拉机耕收过的红薯地里捡大人不要的小红薯,偶尔在挖到一只人家遗漏掉的大红薯时,高兴的就像捡到了大元宝……

对于从小生长在这里的我来说,村子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和可爱。闭上眼睛,我可以清楚地想象出村里的房子谁家挨着谁家,谁家院子有一棵什么样的树,树上结什么样的果子或者什么时间会有什么鸟在上面做窝……当然,果子成熟的时候,动作轻盈的堂妹会如履平地一样走在别人家的院墙上,给负责望风的我摘几个……在生活和娱乐贫瘠的年代,这个可爱的地方呀,它曾是我们的天堂:

麦垛就是一个很好玩的“儿童娱乐设施”:爬到顶部,跳起来时它是一个蹦蹦床、从侧面滑下去就又成了一部溜溜梯,玩累了仰面躺上去它就像一张柔软的大床,我们会躺在上面数星星;刮风下雨或是天寒地冻的时候在麦垛身上掏个洞,钻进去,它又变成了一处可以栖身的窝棚……在粮食短缺的年代,在这里还可以找到吃的:春天刚刚解冻的土坡上会长出一种叫“蛮蛮”草的植物,从土里刨出它洁白的根,嚼到嘴里,既鲜嫩又甘甜;等树木发芽了,嫩绿的榆钱就被贪吃的孩子们捋下来,有直接吃的,有拌点酱油醋下饭的;麦子开始返青的时候,地里的荠荠菜,麦瓶花等等野菜突然一夜间也长出来了,我们就提着篮子整日游荡在田野里,吃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可以名正言顺的和小伙伴们疯跑在像是地毯一样的田野里;梧桐树开花了,整个村子都飘着一股甜甜的味道,孩子们会把那些形状像小喇叭的花朵摘下来,去掉花托,贪婪的吸吮花朵根部蜜蜂采过花蜜遗留下的那丝香甜;槐树花也开了,那一串洁白的散发着香气的花朵一下子就全部进了孩子们的口中,吃饱了,再带回家,让母亲和上一点面粉,就又成了一家人的一顿“麦饭”;香椿芽子长长了,要在不老不嫩的时候把它摘下来,去除叶子只吃它香脆的茎:豌豆结上了嫩嫩的豆荚,一定要摘那种荚子刚刚鼓出一点的吃,豆荚是脆的,里面的豆子是甜的;麦穗挂浆的时候,偷偷拔下几根来,麦秆可以做成哨子,麦穗可以烤着吃,绿而稍稍饱满的麦粒被火烤的是外焦里嫩,香气扑鼻;麦收以后,生产队的菜园子里可是红红火火:甜中带酸的西红柿,清脆爽口的黄瓜,甜甜的洋葱,清香的芹菜杆……看菜园的爷爷好像专门看不见溜进来的孩子。放暑假的时候,我们更是成群结队,在道路边采摘随处可见酸甜多汁的“野葡萄”,那时候的野葡萄可真大,每一颗都快要赶上真正的葡萄粒那么大;在无边的青纱帐里一边玩捉迷藏一边搜寻野生的西瓜或是甜瓜;当玉米棒的胡须颜色稍微变深的时候,玉米就可以掰下来烤着吃了,那个香味可以飘出几里地;掰过玉米的玉米杆如果再留一段时间,等下次再来的时候折断了就有一根新鲜的甘蔗吃了;然后再跑到村里多沙的红薯地去,根本不用自己动手,早有那些偷吃的兔子把肥硕的红薯刨的裸露到了光天化日之下,随便挖个土坑,埋起来烧上火,当再从土里扒拉出来时,在一旁偷看的兔子都会被香味熏晕了……即使在天寒地冻的冬天,我们也会从已经风干的玉米杆里找出几个当时漏掰的玉米或是一串没摘掉豆荚的大豆,挑出颗粒在锅里干炒一下就成了最美味的零食……

这个地方有记忆里父亲还在时贫穷但温暖的家:三间东向的土坯房从中间隔为两间。放假的时候,姐姐们从住校的县城回来,我们姐妹四人就挤在一张床上,总是在我们嘻嘻哈哈睡觉前,父亲会搬过来两张凳子,笑眯眯的拼到床边,他担心床小,我们会从床上滚下来……

冬天的晚上,天黑的早,做完作业的我们会围到在灯下做针线的母亲身边,听她讲《红岩》里的江姐,唱《洪湖水浪打浪》……

小时候我老生病,总是半夜里,迷迷糊糊的看到母亲一遍遍换冷水毛巾在给我敷额头……

弟弟养的大白兔消失了一阵子后,忽然有一天从地窖里领出一群红眼睛的小兔子……妈妈带着我们摁着家里的大花猫给它“遗弃”在柴火堆里的一群还没睁开眼睛的小猫宝宝喂奶……我和姐姐去房子外边的麦秸垛里扯柴火时,意外发现家里的老母鸡生在那里的一窝鸡蛋……

小时候的我,爬树是相当的厉害,盛夏时节,我最清楚后院哪棵树上的凉风最大、那个枝桠的姿态最合适午睡……睡起来打秋千时,姐姐因为飞的太高,直接掉进了大树旁边的猪圈里……

后来无论外出求学还是工作,但凡有时间,我们都会不约而同的回到这里,吃妈妈做的饭菜,听她说村里的家长里短……当故乡越来越近,家门打开的那一刹那,一切的喧嚣瞬间烟消云散,心在片刻间就宁静了……

这一方故乡里隐藏了太多的故事,这些故事已如一棵参天大树的根一样深深地化进属于它的这片泥土里;这一方故乡里隐藏了太多的情感,这些情感已如血液一样流进了我们的身体里。人生可能会有回不去的故乡,但一定会有看得清的来时路……往后余生,它们都将历久弥新的出现在我的梦里。

图片/网络

作者简介

张变利,女,陕西西安人。唯有读书,运动,写字不负余生。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顾问:王树宾  戢觉佑  李品刚

总编:冬   歌

副总编:蔡泗明

执行主编:倪宝元

执行主编:吴秀明

(0)

相关推荐

  • 文乡记忆 | 老房子

    今年因为一些原因,春节没能和爸妈他们一起回老家,没能和家人在老房子前拍照留念. 唉,那个去处,与其说是老房子,不如说是"残破的围墙".记忆中的老房子早已破败不堪,屋顶全部坍塌下来, ...

  • 胡盼:无故的故乡

    快过年了-- 立在奶奶的坟前,细细算来奶奶离开我们已经十三个多月了,她的音容笑貌好像还在我的眼前.再过不到一周就要过年了,爸爸带着我和弟弟来给爷爷奶奶送点纸钱-- 看着坟一周的各色插花,我知道姑姑们, ...

  • 老家的村庄,就要拆迁了

    文:孙延兵 图:来自网络 前段时间与姐姐一次的通话中听说老家要拆迁了.并且姐姐说这次应该是真的,与往常不同,已开始丈量每家房子的面积,算算每家的补偿款多少. 想象我的村庄我的家也许真的要远去,变成了记 ...

  • 故乡的秋【散文】

    作者简介 李跃峰,笔名(网名)山野俗人,陕西省大荔县人,生于1966年10月,酷爱文学.是江山文学网签约作家.江山之星.曾在国家各级报刊发表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多次.其中,中篇小说<梁燕妮> ...

  • 华州杏林:惹不起放不下的乡愁

    我知道我的故乡已经离我远去,即使现在回去,也必然找不到原先的感觉,逝者如斯,这是让人悲凉的,然而我们总有走下去的勇气,我们的家族依然昌盛,一代一代,维系我们的,是血缘和亲情,维系我们和故乡的,是那永远 ...

  • 有一种情怀叫“娘花”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我的故乡,鲁北平原上一个偏僻的小村子.六十年前,渤海湾的海水一次次倒灌徒骇河,将这片土地淹没,人畜死伤无数,庄稼颗粒无收.海水淹没过的土地盐碱.贫瘠,野生着成片 ...

  • 【随笔】不要让故乡无处可寻

    不要让故乡无处可寻 乾州碎娃 很多人都有一种共识,那就是一个人如果经常怀旧,那就是老了,至少是心态老了,这话我很赞同.近年来我就经常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70后的记忆><70后农 ...

  • 很多人已经没有老家

    很多人已经没有老家

  • 《发小董成——故乡纪事057》

    (董成在酒后高歌中) 董成长我两岁,他是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大约连续蹲级两次而降落到我们班的.老师见他长得高大,我们班里又有一大群很淘气的男孩子,就把他任命为班长. 那时候的董成就显示出了体育天赋 ...

  • 李文锦散文童年记忆

    小时候,我生长在贫困的乡村.在我童年的记忆里,除了贫困的生活外,也有好多有趣的事,以及好多难忘的事.当然,也惹过不少麻烦事. 那时的我虽然是个女孩子,但从来不喜欢玩女孩热心的那些东西,只知道无忧无虑地 ...

  • 麻雀的童年记忆之三 麻雀

    麻雀的童年记忆之三 老屋坐西向东周围绿树成荫,前面两户是二伯和三伯家,后面两户是我们家和大伯家.二伯家和我们家一前一后靠最北边,冬天呼呼的北风从我们家开始往南吹,因此我们家靠北边的墙头总是承受最强的风 ...

  • 散文||童年记忆之露天电影

    童年记忆之露天电影 像我们这么大年纪的人,童年的精神生活都很单调.那时候,可玩的东西很少,可是记忆并不苍白.露天电影,就是童年记忆里无法抹去的暗夜亮色:是带来童年欢欣和外面世界讯息的窗口:是寄托孩童走 ...

  • 散文||童年记忆之六

    童年记忆之六 --菊子姐姐 张变利|陕西 菊子姐姐是小时候邻居家的女儿.她和我的大姐差不多大,是大姐从小的玩伴也是我们姐妹的好朋友. 她有着和她的名字一样美丽可爱的长相:高高的个子,圆圆的脸蛋,挺挺的 ...

  • 散文||童年记忆之五

    童年记忆之五 --书   房 张变利|陕西 小时候生长在农村,父母带着我们姐弟5人居住在两间土坯房里.那时,对书本上"书房"这个词最大想象的理解,就是可以读书学习的任何地方. 我的 ...

  • 散文||童年记忆之四

     童年记忆之四 --补丁衣服 张变利|陕西 村子要拆迁了,母亲让我们回家帮她整理房子里积攒了几十年的旧物件.打开一包包母亲不舍得丢弃的旧衣服,也打开了我们心头尘封多年的往事-- 小时候,家里孩子众多, ...

  • 散文||童年记忆——之二

    童年记忆 --热乎油饼 张变利|陕西 "热乎油饼!热乎油饼--"回想起来,这一声声叫卖的,大概是我童年时代吃过的最美味的东西. 我8-9岁的时候,是在80年代初.那时刚刚实行了生产 ...

  • 散文||童年记忆——之一

    童年记忆之一 --上学路上 张变利|陕西 小时候,村子通向学校的是一条长约1公里不通车的土路,说它不通车,也不够准确,因为在天气晴好的时候是可以通过自行车和架子车的. 就是这么一段不短不长的路,却充满 ...

  • 此情可待成追忆:关于童年记忆之三

    本文作者:润仙子 近日在梳理对故乡的记忆中,才意识到儿时的乡村文化已然消失殆尽.有一份莫名其妙的伤感,禁不住对逝去的乡村文化生活更加怀念,对当下情形也颇有微词. 追忆之一:露天观影 露天观影曾经是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