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明白:你所占据的东西,原来也在占据你!

给你有深度的灵性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导语: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空洞,我们如何填满这些成长空洞?其实,很多人一辈子都在玩虚假的自我游戏,却浑然不知……虚幻的“物质游戏”当遇到空洞,我们几乎本能的第一反应就是:找个东西把空洞填上。铺天盖地的广告就是在干这个的,什么东西,能满足你什么需求——房子填满安全感的洞、钞票填满自尊的洞、学历填满智慧的洞、消费填快乐的洞……我们努力搞来这一切的东西,按照说明书塞在自己心里的洞里面,这让我们感到一种充实的满足。仿佛单凭这些东西,我们就已经能成为想要成为的自己!

一开始,物质带来的充实感的确能够持续一段时间,但很快就带来新的问题——你很快会发现,物质带来的快乐在逐渐递减。第一个一千块钱的快乐,现在需要赚十万才有;第一次开捷达的感受也许在宝马上也找不回来。于是,你匆忙投入下一轮赚钱和下一轮消费,等待这轮快感的推背感。但等到快感消失,心里的洞又露了出来。这促使我们迅速再来一轮这个轮回——更多的钱,更好的物质,更短的快感,更多的失落,更多的钱……

当物质越来越多填满心里的洞,满足了你的各种全方位的需求,慢慢的你把他们视为你自己的一部分。你介绍自己的时候先说头衔,你同学聚会“不经意”透露自己收入,你看衣服先看价格……因为你用了那么多物质填满你洞,就好像补牙一样,你开始把这些物质当成“自我”的一部分,甚至是最重要的那部分。如果你身处一个什么都用钱买到的社会,你自然会认为——钱最重要。

难怪很多人会把某个数字的钱做生命目标呢。你肯定自然而然的认为——财富、物质和尽可能的满足自己需求,是生命最重要的三个部分。拜金、成功学和享乐主义,三者合谋,构建出这个建立在物质之上虚假自我的骗局。用物质填洞的人最大的悲剧是:没有人的能力能跑赢欲望,总有一天,你填入了所有东西,却无力的发现,那个空洞还在。物质也许能带来短暂的一次次快乐,而绝非幸福。快乐和幸福,本就是两个东西。你所占据的东西,也在占据你;你在消耗财富,财富也在消耗你……

缥缈的“他人认同”当在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我们完全靠父母亲的认同生活。婴儿是如此奇怪的一种小东西,每隔2个小时定时发出恼人的哭声,专注于把奶水变成屎尿,而且还全无说明书。如果没有父母的喜爱和认同,我们根本不可能活下来。逐渐我们长大,我们开始把寻求认同的目光转向老师和长辈,在青春期投向朋友、异性和偶像。在我们成年之前,我们一直都在寻找认同。这也是为什么当爱情或友情破裂的时候,我们会感到那么的痛苦。经历过真正爱情或友情的人都明白,心疼才不是一种文学的比喻手法,那是一种真实的生理体验和心灵的真切感受!

两个人互相用对方填满了自己的空洞,他们如此紧密的在一起,呆了那么久,像一对连体姐妹。日子一长,你把这些被填满的部分认为是自己的一部分。这种感觉如此美丽,就好像“两个灵魂在一个身体”,而等到关系结束,两个人不得不分开,这种感觉又会如此痛苦——这种分离带来的强烈的撕裂感,就好像要扯掉一个已经长在你身上的器官一样。古往今来,已经有太多文字、歌曲、戏剧、艺术记录这种情感的美妙与痛苦。和上个故事一样,当你的成长空洞被别人的认同所填满——你会感到安全和快乐。慢慢的,你开始认为这些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当你获得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你就觉得自己在不断的“成长”,越来越“有面子有地位”。当这种外界的认同成为你自我的主要部分,你开始认为,那个“被认同”的部分,那个你的名声、地位,才是你真实的自我。从这一刻开始,你就被别人的认同绑架了!

终有一天,我们会明白:灵魂,只能独行。两个人格独立的人,无法永远一致,当方向不同,意见向左,别人就会拿走填满在你的空洞里的认同而离去。这时你感到巨大的空虚和疼痛感——你会觉得“失去了自我”“没有生活的意义”。为了继续保持这个你认为的“自己”,你只有两个选择——跟别人走,按照别人认同的方式来改变自己;或者迅速找一个一模一样的下家填充进来。

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中很容易看到第一种选择——我知道的一位母亲,为儿子安排好了一切人生选择,当儿子到了有力反抗的年龄,每次有冲突,妈妈就当场下跪,儿子偃旗息鼓,妈妈站起来哭着说,你真是孝顺的孩子。这场景我想起来就不寒而栗……为了不失去父母的认同,做一个“好孩子”,很多人被父母所绑架,一辈子按照他们的意愿来生活。为了不失去朋友或同事的认同,甘心一辈子做没有主张和方向的“老好人”,不和任何人冲突;为了不失去大众和旁人的认同,名人们甘心做一个粉丝眼中完美的“假人”,被粉丝所绑架。这并非善良,而是无能的表现!

而在亲密关系中常见到第二种选择。我曾见过一个连续三场恋爱都遇到所谓“文艺贱男”的优秀女子,每次的故事都如轮回一样——天崩地裂的失恋、忽如其来地感动、众叛亲离地投入、爱恨交加地离开、天崩地裂的失恋……不是命运多舛,也不是因为自己点背,全因为他们心里的洞,只能由那一类人填满。

如果没有意识到你心里的洞,从内至外的修炼,这个轮回会无休无止。所以,亲密关系中,你是谁,你就会遇到谁。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寻求“被认同”是社会的构成理由,但是一旦过度追求“被认同的我”,则真我遍体鳞伤。尤其在我们这个提倡以“和为贵”的文化中,每个人都乐此不疲,玩得好的甚至被称为美德。不知道你怎么想,看着那些被称为早慧,年纪轻轻就八面玲珑四面来风的孩子,我总觉得可怜又可悲。你以为大家都喜欢和离不开你,其实是你离不开他们的喜爱。我们渴望成长而产生空洞,我们用非我的东西填洞,我们逐渐认为填充物才是真实自己,现在他们开始反过来占据我们,真实的自己被我们丢了。这就是虚假自我的游戏脚本。当你把”成长空洞“换成”钱、爱情、关系、认同、自尊”,再填上年代时间地点姓名,就构成了这世间的各种悲剧故事。你就就这样,理所当然的把自己玩死了……转自:开启高维智慧

文章和图片来于网络,若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欢迎原作者联系我们。

(0)

相关推荐

  • 闲来无事说说臭氧层

    一.来自臭氧层的呼唤 臭氧是我们日常呼吸的氧气的"同胞兄弟",不过它是由三个氧原子组成的.在一般温度下,为气体状态,呈浅蓝色.它在大气中属微量气体,总量只占大气总量的0.4%,而且 ...

  • 我们是孤独的,还好没有麻木

    在凌晨一点钟收到朋友的短信,她说她突然感到好孤独,好无助,她说她想我们了,她说,要是你们在我身边就好了-- 人们总是会在那些夜深人静的时候蹦出那种感觉,总是觉得整个世界似乎就只有自己一个人,没有人真正 ...

  • 所有人头顶上的大洞还有得治吗

    作者 |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强 编辑 |陈卓 马里奥·莫利纳(Mario J. Molina)没能等到臭氧层恢复如初的日子. 他1974年就发现了造成臭氧层空洞的元凶--CFCs(即氯氟碳化合 ...

  • 坑洞理论:正视你内心的匮乏

    在社会对我们的教育中,都在教我们用外在的事务来弥补内心的空缺:我们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美满的家庭,应该获得价值感.获得力量等等. 当你感受不到自我价值的时候,你的内心会觉得匮乏.缺乏自信.自卑,只能不 ...

  • 被誉为宇宙极限之物, 比黑洞更神秘, 科学家至今无法找到它的下落

    黑洞是广义相对论的产物,虽然至今我们还无法直接地窥探到到黑洞,但是根据天文的观测以及种种的间接的科学证据都可以表明,黑洞普遍存在于宇宙.根据广义相对论的预言,我们可以得出与黑洞存在时间"反演 ...

  • 请不要拿你的家庭规划来讨扰我的经济生活

    每个人都在憧憬美好未来,从而积极规划自己方方面面的生活,特别是家庭建设,房子.汽车.子女教育.父母赡养等等,都需要大量的经济来源做基础-但是,人和人的能力是不同的.机遇更不相同,所以产生的结果就会大相 ...

  • 毛小白:赚钱,就是坚持小单,坚持交朋友。

    今天暴雨,午觉睡醒了不想起床,在床上听雨,外面哗啦啦的.   打开手机qq空间翻照片,翻到一张2013年的照片,在几个哥们在别人家里喝茶聊项目,看着照片上的人有些我都不记得姓名了.   主要是没了联系 ...

  • “我月薪3万,每月花2万购物”:花多少钱才能填满内心的匮乏感?

    “我月薪3万,每月花2万购物”:花多少钱才能填满内心的匮乏感?

  • 人生围绕着你所执着的东西而被创造出来

    一个人如果内在比较少,那么他就会用较多的外在来取代. 第一个爱就是爱你自己,然后其它的爱才随之而来. 成熟跟你外在的人生的经验无关,它跟你内在的旅程有关,它跟你对内在的经验有关. 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怎 ...

  • 你所坚持的东西,也许是错的!

    一直以来,多笑都反对投票,反对拉票,反对一切网络虚拟投票活动. 因为,从最初接触互联网的时候,投票生意,就是一个不错的项目. 当时连一些非常重要的岗位,居然都是由投票决定.而影响选举结果的,居然是我这 ...

  • ​你会被你所爱的东西改变,有时候达到失去自己全部身份的程度

    曲名:I Need Only You 歌手:Love Beans 所属专辑:I Need Only You 发行年代:2017 风格:流行 I Need Only You Love Beans - I ...

  • 刚刚在街上偷吃东西的狗狗回家给孩子喂奶,太累了,站着都睡着了

    搞笑的傻小已关注2021-05-27 16:36网友口述:今天早上我一大早就出门了,好多店铺都要关门了,得早点出去把东西买了才行,要不然这几天估计都没得吃了!这不,就是在路上,看到了这只狗狗,当时它正 ...

  • 惊呼所有人都上当了:你占据的东西,原来也在占据你

    将一个人唤醒是对这个世界最大的功德!         你自己醒来是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 惊呼所有人都上当了:你占据的东西,原来也在占据你 导语: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空洞,我们如何填满这些成 ...

  • 《被忽视的孩子》3.终结恶性循环:让孩子拥有你所缺失的东西

    <被忽视的孩子>1.造成情感忽视的12种类型的父母 <被忽视的孩子>2.被情感忽视的孩子长大后... 01 改变的阻力在哪里 我的目的并不是要创造一把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钥匙,这 ...

  • 你所拥有的东西,其实并非每个人都能拥有

    ID: 梦想拯救世界的Bunny · Reading 一个专注怂恿人类读书的girl. . 我今天在看关于教育的研究,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好了. 盖茨比中最有名的那句:"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 ...

  • 没有所谓的命运,有的只是你所创造的东西

    爸爸妈妈的爱,总是一点一滴沁入我们的生命和生活.我的爸爸总是要我坚强一点,不要每次遇到事情都回头找爸爸,爸爸觉得我可以搞定,但是我不能--我一直想回家找爸爸妈妈. 爸爸今天和我说:"没必要总 ...

  • 刚刚明白太极拳

    还是先来看陈刚明在推手比赛决赛中的另一节比赛. 这一节,神勇小伙更是明显,场上裁判一喊"开始",他就直接脱手,试图找机会摔.不过,没有得逞. 巧了,比赛后第二天,还是第三天,我们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