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鹏:再谈对几处京剧唱词的辨析

(0)

相关推荐

  • 我来简单谈谈京剧的唱词形式及用韵

    京剧艺术爱好者,很多是从研究京剧曲调而爱上京剧的,研究曲调就必须要了解唱词.一般编剧创作京剧剧本,都是在确定剧本结构之后,就要做"唱念坐打"的安排,首先是唱念,因为这是要落在剧本上 ...

  • 【侃京剧】朱云鹏:几处京剧唱词的辨析与商榷

    凌珂向朱云鹏先生求教 二百余年来,京剧艺术历经几代艺人的不懈努力,在表演程式.唱腔音乐.文学剧本.服装服饰.舞台美术等诸多方面已日臻完善.各个行当的演员在严格恪守京剧艺术规律的同时,也会根据个人的优长 ...

  • 朱云鹏:几处京剧唱词的辨析

    几处京剧唱词的辨析 朱云鹏 二百余年来,京剧艺术历经几代艺人的不懈努力,在表演程式.唱腔音乐.文学剧本.服装服饰.舞台美术等诸多方面已日臻完善.各个行当的演员在严格恪守京剧艺术规律的同时,也会根据个人 ...

  • 王振麟:对《几处京剧唱词的辨析》的辨析

    对<几处京剧唱词的辨析>的辨析 王振麟 拜读朱云鹏老先生大作<几处京剧唱词的辨析>,颇受教益.诚如先生所说,"在现今的舞台上,由于演唱者对唱词.台词表示的意图不求甚解 ...

  • 朱云鹏:余叔岩琴师朱家夔谈余氏十八张半唱片

    朱家夔先生是余叔岩的琴师,他和余先生合作多年,主要在中后期.在他之前是李佩卿,在他之后有王瑞芝.余先生留下的十八张半唱片是分四个时期录的.第一个时期是1921年在百代公司录的,共录了六张半,其内容是: ...

  • 《听雨轩谈戏·老生篇》朱云鹏 口述 何伯恭 整理

    (一) 徽班进京以后,吸收了北方的戏曲以及湖北的楚剧汉调加以融合,徽汉合流,逐渐形成为京剧.京剧的形成期大致在道(光).咸(丰)年间,而它的成熟期则在同(治).光(绪)年间.当时沈蓉圃画的同光十三绝就 ...

  • 朱云鹏:演艺琴艺双绝:一代宗师杨宝忠(六 全集)

    六.留下珍贵音响资料 杨宝忠先生的京胡艺术,内容极为丰富,是高水平的高雅艺术,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音乐财富.他和杨宝森老师合作演出的全剧录音是杨派艺术的经典之作.已出版的<杨宝森唱腔集>(由 ...

  • 朱云鹏:演艺琴艺双绝:一代宗师杨宝忠(五)

    五.论"嗓"说琴 四十年代中期我跟杨宝忠先生学戏时,杨宝忠先生曾谈到"吊嗓",他独有一番见解.他对我讲过"吊嗓"的"吊" ...

  • 朱云鹏:演艺琴艺双绝:一代宗师杨宝忠(四)

    四.艺德高尚令人钦敬 杨宝忠先生对拉琴是十分认真的,他的敬业精神和艺德使人钦敬.他常说:"胡琴的作用就是要使用各种技巧如弓法指法等,把唱腔的韵味意境衬托出来,就是要'托腔保韵':琴师不仅要把 ...

  • 朱云鹏:提携后辈的程砚秋先生

    京剧谚语:"艺术不能临阵磨枪,要闲来置,忙来用."1946年春,我搭班上海天蟾舞台,唱<黄金台>.<梅龙镇>.<跑城>.<卖马>等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