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虽小恙, 诊疗有乾坤。


张激扬
副主任医师
原创:张激扬

痤疮虽小恙,
诊疗有乾坤。
沈某某,女,21岁,2020年9月20日初诊。患者面部出丘疹、结节、囊肿、脓疱反复发作6年来诊,6年前面部出丘疹、结节、囊肿、脓疱、疤痕,时轻时重,曾在多处治疗,用过四环素,激素等,效不佳。现面部皮疹密集,较多红色丘疹、白头粉刺,以及结节、脓疱。舌尖稍红,舌质暗,苔腻厚淡黄,脉可。
证属:痰瘀热互阻。
治法:化痰清热,活血散结。
拟方:桃红二陈汤加减。
处方:桃仁10g,红花10g,陈皮9g,半夏10g,浙贝12g,山栀10g,蜈蚣2条,皂刺10g,赤芍15g,黄连9g,大黄9g,防风12g,公英30g。10帖,水煎服。
2020年10月1日二诊:面部丘疹结节大部分消退,尚有部分散在黄豆大小淡红结节,舌稍红,苔黄腻,脉右沉弱,左沉。黄芩12g,山栀12g,赤芍15g,紫草20g,浙贝10g,陈皮10g,半夏10g,连翘18g,蜈蚣2条,云苓12g,蒲公英30g,酒大黄6g。14帖,水煎服。
2020年10月15日三诊,皮损完全消退,未出新疹,仅见淡红印迹,改服中成药善后。
体会:《丹溪心法》:”痰夹瘀血,遂成窠囊”。结节囊肿型痤疮,辨证多属痰瘀互结,色红者,则又兼有热也,临床多选桃红二陈汤加减,有热者加黄芩、山栀、蒲公英、蜈蚣清肺凉血、解毒散结之品,收效良好。本例患者痰、热、瘀之象明显,症状典型,方中桃仁、红花活血化瘀,陈皮、半夏、浙贝、蜈蚣、皂刺化痰散结,山栀、黄连、酒大黄、蒲公英清热解毒,用药紧扣病因,三诊过后诸证遂解。

张激扬
南通大学医学学士,副主任医师,中国执业医师,执业药师,全科医生。行医理念:“以望诊为中心,以经方为龙头,时方为龙尾,专病专药画龙点睛”。
擅长治疗以下疾病:
1.皮肤科:湿疹、荨麻疹、青春痘、皮肤瘙痒症、黄褐斑、黑眼圈、蛇串疮、 牛皮癣。
2.内科:肿瘤、失眠、咳嗽、胃痛、便秘、头痛、腰痛、眩晕、湿热证。
3.妇科: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不孕、乳腺疾病、更年期综合征。
4.男科: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副睾炎症、不育。
5.外科:阑尾炎、胆囊炎,泌尿系结石、急腹痛、颈肩腰腿痛、甲状腺疾病、膀胱炎症等。
6.儿科:腹泻、腹胀、消化不良、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肺炎。
7.体质调理、亚健康状态调理、疾病康复期的调理。

张激扬工作室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