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算法理解

自动对焦算法(AF)

是通过既得图像对比度移动镜头使图像对比度达到最大。总的来说,自动对焦技术就是通过调整聚焦镜头的位置获得最高的图像频率成分,得到更高的图像对比度。其中,获得最佳的对焦点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它通过比较每一帧图像的对比度从而获得镜头移动范围内最大的对比度点,进而确定对焦距离。

通过调整聚焦镜头的位置获得最高的图像频率成分。总的来说,已对焦图片比为对焦图片包含更高的频率成分,也就是相应的图片具有更高的对比度。获得最佳对焦点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它通过比较每一帧图像的对比度从而获得镜头移动范围内最大的对比度点,从而确定对焦距离。现在流行的自动对焦系统采用的是爬山算法(hill-climbing)。然而该算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适用于图像本身色差较大的情况。

传统相机,采取一种类似目测测距的方式实现自动对焦,相机发射一种红外线(或其它射线),根据被摄体的反射确定被摄体的距离,然后根据测得的结果调整镜头组合,实现自动对焦。这种自动对焦方式--直接、速度快、容易实现、成本低,但有时候会出错(相机和被摄体之间有其它东西如玻璃时就无法实现自动对焦,或者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精度也差,如今高档的相机一般已经不使用此种方式。因为是相机主动发射射线,故称主动式,又因它实际只是测距,并不通过镜头的实际成像判断是否正确结焦,所以又称为非 TTL式。这种对焦方式相对于主动式自动对焦,后来发展了被动式自动对焦,也就是根据镜头的实际成像判断是否正确结焦,判断的依据一般是反差检测式,具体原理相当复杂。因为这种方式是通过镜头成像实现的,故称为 TTL 自动对焦。也正是由于这种自动对焦方式基于镜头成像实现,因此对焦精度高,出现差错的比率低,但技术复杂,速度较慢(采用超声波马达的高级自动对焦镜头除外),成本也较高。手动对焦,它是通过手工转动对焦环来调节相机镜头从而使拍摄出来的照片清晰的一种对焦方式,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上面依赖人眼对对焦屏上的影像的判别以及拍摄  者的熟练程度甚至拍摄者的视力。早期的单镜反光相机与旁轴相机基本都是使用手动对焦来完成调焦操作的。现在的准专业及专业数码相机,还有单反数码相机都设有手动对焦的功能,以配合不同的拍摄需要。

自动曝光算法(AE)

将根据可用的光源条件自动设置曝光值。当主体拍摄物和背景的亮度相差很大时,一般会造成主体拍摄物的过曝光或曝光不足,为了克服这个问题,一些特定的AE算法着重考虑了主体拍摄物的亮度情况,在进行亮度调整时给予这部分更多的比重。

在程序自动曝光方式中,照相机能根据测光系统所测得的被摄画面的曝光值,按照厂家生产时所设定的快门及光圈曝光组合,自动地设定快门速度和光圈值。就相机操作性而言,在这种方式下等同于所谓的"傻瓜照相机",操作者根本不用调节快门速度和光圈值,所要做的只是对好焦点,按下快门释放钮就行了。在"傻瓜"照  相机中常见的电子程序快门,就属于这种曝光方式。其实,只有程序自动曝光方式才是真正的"全自动"曝光方式。

自动白平衡算法(AWB)

根据光源条件调整图片颜色的保真程度。物体在不同光线照射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色差,一般将一幅图像的整体色差信号用作色温数据,当这幅图像的大部分区域被一个统一的颜色覆盖时,这种色彩补偿就可能损失一部分完整的色彩。为了弥补这个缺陷,一些特定的AWB 算法被提出来以适应不同的色温情况。

白平衡英文名称为 White Balance。物体颜色会因投射光线颜色产生改变,在不同光线的场合下拍摄出的照片会有不同的色温。例如以钨丝灯(电灯泡)照明的环境拍出的照片可能偏黄,一般来说,CCD没有办法像人眼一样会自动修正光线的改变。下面一些图片,就显示了在不同颜色光线下的不同图象。平衡就是无论环境光线如何,让数码相机默认“白色”,就是让他能认出白色,而平衡其颜色在有色光线下的色调。颜色实质上就是对光线的解释,在正常光线下看起来是白颜色的东西在较暗的光线下看起来可能就不是白色,还有荧光灯下的"白"也是"非白"。对于这一切如果能调整白平衡,则在所得到的照片中就能正确地以"白"为基色来还原其他颜色。现在大多数的商用级数码相机均提供白平衡调节功能。正如前面提到的白平衡与周围光线密切相关,因而,启动白平衡功能时闪光灯的使用就要受到限制,否则环境光的变化会使得白平衡失效或干扰正常的白平衡。一般平衡有多种模式,适应不同的场景拍摄,如:自动白平衡、钨光白平衡、荧光白平衡、室内白平衡、手动调节。

解读监控摄像机3A算法

针对上面提到的3A算法,以下为大家做一个深入解读。其中自动白平衡(AWB)算法大多应用在数码摄像领域,具有相同捕捉图像功能的监控摄像机,AWB又会起到什么作用呢?首先,AWB是用来修正引起色温变化出现的色彩失真现象。

例如,由于色温较低,图像传感器捕捉黄昏为黄**调,而在日光充足的环境下,会呈现较高的蓝**调。使用这些算法,模拟摄像机不仅在低光照环境下拍摄更好的图像,还能够提供更好的色彩还原和偏色补偿功能。

监控图像处理效果对比

监控摄像机自动曝光是分阶段进行,自动曝光控制和镜头光圈分别作用下才能够呈现更加完美的图像。随着外部环境光照由亮到案,整个曝光步骤也分为5个步骤进行,最终活动彩色、黑白、亮度及色度适中的图像。简单来说,自动曝光控制了自动调节图像的亮度。

自动对焦功能在好理解不过了,其通过调整聚焦镜头的位置获得最高的图像频率成分,自动白平衡对不同光线造成的色差给予补偿。3A成像控制算法对于摄像机的成像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无论是在清晨还是黄昏,抑或是光线复杂的夜间环境,都能不受取景、光影影响,提供精确的颜色还原,呈现完美的日夜监控效果。

(0)

相关推荐

  • 单反相机为什么采用的是五棱镜

    现在的人对于单反相机是非常熟悉的,单反相机是单镜头反光式取景数码相机,单反相机的原理是用单镜头取景的,并且光线通过镜头照射到反光镜上,通过反光取景的相机,然后反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成影像,透过目镜和五 ...

  • 给你7个摄影建议,教你轻松避开摄影中的那些误区

    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刚刚学习摄影的时候,许多人会遇到自己拍摄的照片看起来没有吸引力.不会构图.图片不清楚.不知道拍什么?当然,一切的问题都是已经过去了,现在想想是不是有一种淡淡的惆怅,好吧!下面让我们一起 ...

  • 【音视频】3A算法

    一.分类 知识点 噪声抑制(NS):将噪声和人声分成2个频道处理,实现噪声抑制,人声增强. 学习链接:http://home.eeworld.com.cn/my/space-uid-238800-bl ...

  • 干货|理解机器学习必学算法条件随机场CRF

    第一时间获取价值内容 一.概率图模型 概率图模型又叫做马尔可夫随机场,是一个可以用无线图表示的联合概率分布.在这个无线图中结点表示随机变量,边表示两个随机变量依赖关系.给定一个概率分布及其无向图,首先 ...

  • 深入理解 CAS 算法原理

    深入理解 CAS 算法原理

  • 好鸟乱鸣||努力去理解——我的2018年1月的工资算法

    作者:广场有鸟   笔记时间:2018年1月19日 笔记地点:囤谷园 早上起来,天色阴沉,雾气朦胧,盖住了学校周围的山峰. 红旗在旗杆上飘动,孩子们在操场上玩耍. 值日的邓主任拿着话筒,在指挥值日生打 ...

  • 我对『PID算法』的理解

    LZ以前有个小小的理想,就是让手边的MCU自己"思考"起来,写出真正带算法的程序. 前段时间做一个比赛项目的过程中,对经典.实用的PID算法有了一点点自己的理解,就写了这些,与大家 ...

  • 直观地,我们如何理解不同的分类算法原理

    直观地,我们如何理解不同的分类算法原理

  • 深入理解推荐系统:十大序列化推荐算法梳理

    在推荐系统中,用户行为序列化建模一直是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广告.推荐领域的十大序列化推荐算法,主要介绍每个算法的结构和其特点. 为什么进行序列化推荐? 传统的推荐系统,例如基于内容和协同 ...

  • 算法原理不理解可以,但是请清楚一下概念

    <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gsea和gsva算法大家应该是都很熟悉了,我也多次讲解: GSEA分析一文就够(单机版+R语言版) GSEA的统计学原理试讲 GSV ...

  • 理解大数据:数字时代的数据与隐私(2021)|数字技术|算法|大数据|数字时代

    导 读数字技术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持续迭代升级的平台算法不断引发用户热议.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全文共计2261字,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来源| 阿里研究院(转载请注明来源)编辑| 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