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故事】薛婉:她进步了,我笑了

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为认真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扎实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贫辍学、失学,我——大荔县城关菁华小学一名普通的老师,在扶贫道路上,我一直恪守“用爱教育,用心工作”的信条,在平凡而重要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在我看来,学生资助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传递党和政府关爱的伟大事业,为此,对待贫困生,我始终坚持以真诚相待,以真心关爱,以真情付出,每次与学生交流,我如同父母对待孩子般亲切,在学生眼里近乎亲人!
在我的班里,有一位名叫乔梦辞的学生,通过家访我了解到,该生父母离异,孩子跟着爸爸生活,家中有年迈的爷爷,眼睛患有严重的白内障,奶奶因常年累月在田间劳作,双腿患上了严重的骨刺,经常性腿疼,再加之姐妹俩都在上学,昂贵的医疗费和学费让爸爸不得不踏上漫长的打工之路,面对这样的家庭,我深知她需要父母的关爱,也需要老师对她的关注,留守儿童的很多问题,都暴露在她身上。
乔梦辞她很爱学习,也很喜欢读课外书,她是一个文静的女孩,性格内向、孤僻,不喜欢与别人说话,父母不在身边,因此,为了走进孩子的内心,我买了一些课外书,专门送给孩子,并利用课余时间与孩子交流书中的内容,慢慢的孩子喜欢和我交谈,在谈话中,我觉得孩子因为家庭状况的影响,不够自信,性格拘束。
父母离异,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这样的家庭,在生活上会有不同的地方,我深知这种缺乏关爱的孩子的心理问题,有空了,我给她讲一些名人的故事,讲一些生活中的常识,让她明白生活中不仅仅有学习,还有很多的乐趣,要把自己的心打开,走出去。通过一个学习的教育与鼓励,她有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念,有了正确的目标和方向,现在,她会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和奋斗。我想,她是长大了。
我是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在三年级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孩子,我发现她学习不主动,不会举手回答问题,生性胆小,怕生,爱哭,做事情没有胆量,我也意识到她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于是我制定了长期的计划,每天给她一点小小的鼓励和惊喜,有时候不会做的题目耐心的指导她,有时候还会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给她辅导没有掌握的知识,慢慢地有所进步,到了四年级,我发现她慢慢进步了,她的成绩由原来的倒数已经爬到了班级前几名,我为她感到高兴,现在她每节课都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上课的每一个知识点,她都能够掌握,她进步了,我也笑了。
在以后的时光里,我看见一个阳光灿烂的女孩,活跃在校园的每个角落。爱的便笺原来是如此的神奇!期待她将来能够做一个对社会奉献爱心,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用微弱的烛光照亮贫困学子的求学之路;以用坚定的信念践行党的教育精准扶贫使命,用暖心的爱,高高地托举起我们明天的太阳。
作者简介:薛婉,大荔县城关镇菁华小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