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新译》第十章:道法自然有为多乱
相关推荐
-
道德经~打坐要领(连载18):失道走反 | 心法要领5:静
亲爱的朋友们: 欢迎回到"走进道德经"静心活动.每天,我们将为您诵读一章<道德经>,同时结合静坐的方法,与您共同在宁静中走进经典.走进内心.走进生命. 静坐引领 现在, ...
-
刘晓林:解老子《道德经》(17,18)
解老子<道德经>第十七章 刘晓林 原文: 大(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字意双解: 最高明的存在(事 ...
-
39.问道老子:何为“大道废有仁义”的“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39.问道老子:何为"大道废有仁义"的"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现代流行版本<老子>第三十八章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
-
《道德经》老子告诉我们那些“政治智慧”
老子的政治智慧就是自然,自然而然,道法自然. 其实老子是向往远古先民那样,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是一种乌托邦世界,哪里没有战争,没有斗争,没有权力,有的仅仅是男耕女织,妇唱夫随. 但是,很多人利用老 ...
-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章:为不人知皆为自然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章(德篇第五章) 为不人知 皆为自然 (原第17章)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 ...
-
《道德经新译》第四十章:不失其所死而不亡
<道德经新译>第四十章(法篇第四章) 不失其所 死而不亡 (原第33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注解] 1 ...
-
这位教授的《老子道德经新译》实在看不下去...
这位教授的<老子道德经新译>实在看不下去了,顺便扒拉几句分享给大家: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曲线就能还原,有枉就能画直线,洼地水就能装满,不用旧的就只能用 ...
-
《道德经新译》第七十二章:以道为舟天地遨游
<道德经新译>第七十二章(长生篇第九章) 以道为舟 天地遨游 (原第20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 ...
-
《道德经新译》第七十一章:宠辱不惊无患吾身
<道德经新译>第七十一章(长生篇第八章) 宠辱不惊 无患吾身 (原第13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 ...
-
《道德经新译》第六十九章:含德之厚精气神足
<道德经新译>第六十九章(长生篇第六章) 含德之厚 精气神足 (原第55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毒虫不螫(shì),猛兽不据,攫(jué)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pìn)牡 ...
-
《道德经新译》第六十七章:出生入死远离死地
<道德经新译>第六十七章(长生篇第四章) 出生入死 远离死地 (原第50章)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 ...
-
《道德经新译》第六十五章:德无不克莫知其极
<道德经新译>第六十五章(长生篇第二章) 德无不克 莫知其极 (原第59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 夫唯啬,是谓早服. 早服谓之重积德, 重积德则无不克,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莫知其极,可以 ...
-
《道德经新译》第六十二章:为道日损无为皆为
<道德经新译>第六十二章(无为篇第八章) 为道日损 无为皆为 (原第48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