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新译》第六十五章:德无不克莫知其极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瞻阅有感宇宙万物的~绝对真理

    原文 第二十一章 七十一言.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芒惟芴.芴兮芒兮,其中有象.芒兮芴兮,其中有物.幽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奚以知众甫之然哉, ...

  • ​《道德经新译》第十五章:大国下流各得其欲

    <道德经新译>第十五章(国篇第六章) 大国下流 各得其欲 (原第61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 小国以下大国,则聚大国. ...

  • ​《道德经新译》第二十二章:知足不祸 知止无咎

    <道德经新译>第二十二章(民篇第四章) 知足不祸 知止无咎 (原第46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注解] ...

  • 《道德经新译》第十二章:非智治国德深乃顺

    <道德经新译>第十二章(国篇第三章) 非智治国 德深乃顺 (原第65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楷 ...

  • 道德经讲义-第六十五章 善为道者-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六十五章 善为道者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楷式.能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于 ...

  • 《道德经》通读 第六十五章

    <道德经>通读   第六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谓玄德的.玄德深矣,远矣,与物 ...

  • ​《道德经新译》第十六章​:​大如江海为而不争

    <道德经新译>第十六章(国篇第七章) 大如江海 为而不争 (原第66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 ...

  •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善为道者》悟读述杂【65】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善为道者》悟读述杂【65】

  •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古之为道者

    这一章节,老子明晃晃的提出"将以愚之"的话语,即教统治者愚民之术,即便有人辩称这不是愚民的意思,我依旧将这当成愚民. 先贴下原文: 古之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 ...

  • 读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五章 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 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 故,以知知邦,邦之贼也: 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 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 恒知稽式,此谓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