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新译》第十六章​:​大如江海为而不争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通读 第六十六章 原文

    <道德经>通读   第六十六章 原文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

  • 《道德经》第六十一章各得所欲,大者为下

    ​<道德经>第六十一章 各得所欲,大者为下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 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国不 ...

  • 《道德经》第六十一章至七十章解读目录

    <道德经>第一至十章解读目录 <道德经>第十一章至二十章解读目录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至三十章解读目录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至四十章解读目录 <道 ...

  •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海纳百川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 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 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乐推而弗厌也. 以其无争,故 ...

  • 百家论道:张理玄道长《道德经》解意(64

    第六十四章 辅物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 ...

  • 《道德经新译》第六章:道生万物冲气为和

    <道德经新译>第六章(道篇第六章) 道生万物 冲气为和 (原第42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 ...

  • 《道德经新译》第六十九章:含德之厚精气神足

    <道德经新译>第六十九章(长生篇第六章) 含德之厚  精气神足 (原第55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毒虫不螫(shì),猛兽不据,攫(jué)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pìn)牡 ...

  • 《道德经新译》第六十五章:德无不克莫知其极

    <道德经新译>第六十五章(长生篇第二章) 德无不克 莫知其极 (原第59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 夫唯啬,是谓早服. 早服谓之重积德, 重积德则无不克,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莫知其极,可以 ...

  • 《道德经新译》第六十二章:为道日损无为皆为

    <道德经新译>第六十二章(无为篇第八章) 为道日损  无为皆为 (原第48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注 ...

  •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大智微明

    主播 | 子淇 修音 | 一林 图编 | 香 原文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译文 将 ...

  • 《道德经新译》第六十七章:出生入死远离死地

    <道德经新译>第六十七章(长生篇第四章) 出生入死 远离死地 (原第50章)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 ...

  • 《道德经新译》第六十一章:动反用弱有生于无

    <道德经新译>第六十一章(无为篇第七章) 动反用弱  有生于无 (原第40章)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注解] 1.弱:柔弱,柔和. 2.有:指意识. [ ...

  •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和光同尘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duì),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译文] 知& ...

  •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知足常乐

    主播 | 子淇 修音 | 一林 图编 | 香 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 治理天下符合道,战马用来运粪种田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三十六章之心得分享

    第三十六章 微明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直译:将要收敛它时,必定扩张它:将要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