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新译》第五十章:为不人知皆为自然
相关推荐
-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道德经》闻风悦记No. 51
51.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一年四季,生长 ...
-
胡说《老子》57 —— 道生德蓄
原创胡涂医 胡涂医 昨天 胡说<老子>57-- 道生德蓄.m4a 音频: 00:00 / 04:23 老子在前面指出了,修道有成的人"无死地" --生命完全可以自己把握 ...
-
《道德经》通读 第五十一章
<道德经>通读 第五十一章 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成之孰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 ...
-
德经之十四、尊道贵德,恒自然也
帛书校订本: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刑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也,德之贵也,夫莫之爵也,而恒自然也. 道生之,畜之,长之,遂之,亭之,毒之,养之,复之:生而弗有也,为而弗寺也,长而弗宰也,此 ...
-
《道德经》五十一章《尊道贵德》悟读述杂【51】
《道德经》五十一章《尊道贵德》悟读述杂【51】
-
《道德经新译》第十章:道法自然有为多乱
<道德经新译>第十章(国篇第一章) 道法自然 有为多乱 (原第18章)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注解] 1.大道:自然的法则.老子认为 ...
-
《道德经新译》第六十五章:德无不克莫知其极
<道德经新译>第六十五章(长生篇第二章) 德无不克 莫知其极 (原第59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 夫唯啬,是谓早服. 早服谓之重积德, 重积德则无不克,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莫知其极,可以 ...
-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九章:弱能胜强柔能胜刚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九章(无为篇第五章) 弱能胜强 柔能胜刚 (原第78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 守国 ...
-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八章:上善如水不争无尤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八章(无为篇第四章) 上善如水 不争无尤 (原第8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
-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七章:常守道朴万物自宾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七章(无为篇第三章) 常守道朴 万物自宾 (原第32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 ...
-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六章:化而欲作无为自成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六章(无为篇第二章) 化而欲作 无为自成 (原第37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不欲 ...
-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五章:有之为利,无之为用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五章(无为篇第一章) 有之为利,无之为用 (原第11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用,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 ...
-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四章:修身至普观己知天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四章(德篇第九章) 修身至普 观己知天 (原第54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 ...
-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三章:有德乃足天下溪谷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三章(德篇第八章) 有德乃足 天下溪谷 (原第28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