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罗镇战役,红军俘虏一个国军二等兵,17年后他的名字家喻户晓
相关推荐
-
大型组画《伟大的长征》创作谈 十三.《直罗镇战役》
文/崔晓晓 直罗镇战役旧址,是我重走长征路的第13站.直罗镇战役纪念馆,直罗镇战役的战场遗址,位于陕西省富县直罗镇.筹备启程之前,我查阅了关于直罗镇的大量相关资料,思考着如何表达这次著名的战役. 对于 ...
-
上甘岭战役时,秦基伟意外得到了美军的底牌,最终取得了胜利
兵法第一要义就是"知己知彼",这是古今中外一以贯之的真理,所有优秀的军事家或指挥员,无论他读过兵法没有,都会切身领悟这个真理. 开国中将秦基伟虽然出身贫寒,没有上过军事学校,但是在 ...
-
上甘岭坑道内唯一女兵,26年后来到美国,竟被美军俘虏认出!
上甘岭坑道内唯一女兵,26年后来到美国,竟被美军俘虏认出!
-
陕延安:直罗镇战役烈士陵园瞻柏山寺塔;延河岸眺宝塔山与纪念馆
直罗镇战役烈士陵园建在直罗镇柏山上,陵园内有一座高二十一米的纪念碑,另有纪念馆一栋.纪念亭和接待室.山顶为始建于唐代的柏山寺遗址区,寺已不存,惟余砖塔一座.塔以寺名,即柏山寺塔.柏山寺塔为八边十一级密 ...
-
军长上任,副军长见他后愣住了:这不是我当年俘虏的那个小兵吗
经过八年抗战,我军实力得到迅速发展,由刚改编时的几万人,发展到百万大军,不过与国军相比,实力还是相差悬殊.当全国人民欢度抗战胜利,迎接久违的和平时,国军却集结重兵向解放区发动进攻,解放战争爆发了. 经 ...
-
直罗大捷,奠基西北!
1935年10月19日 中央红军到达陕西吴起镇 胜利结束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完成了艰苦卓绝的战略转移任务 中共中央到达陕甘苏区 红一方面军主力同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 1935年10月底 国民党军以五个师的 ...
-
赞遵义会议诗歌(新韵54首)
赞遵义会议诗歌(新韵54首) 1. 遵义会议 五次反剿遭损失,认真整顿正当时. 查偏路线纠方向,确立头人毛润之. 继续长征走正路,摆脱困境强军师. 避开围堵重前进,组织红军双保持. 2.拨乱反正 甩 ...
-
解放沈阳时连长俘虏了一名小兵,35年后连长是副军长,小兵成军长
解放沈阳时连长俘虏了一名小兵,35年后连长是副军长,小兵成军长 同样的人在不同的部队中,表现是否会有不一样?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抗美援朝的50军就是最直接的例子. 50军就是在长春起义的国民党第六 ...
-
直罗镇战役,南方红军给张学良予以沉重打击,他重新认识了共产党
红军刚到陕北,张学良奉蒋介石命令组织"围剿".直罗镇战役,红军歼灭国民党军1个师1个团,击毙师长牛元峰.张学良想不通啊,他几十万东北军,打不过南方来的几千红军.失败面前,张学良对共 ...
-
红军俘虏了一个国军士兵,17年后,这个人立下了不世奇功
在开国将帅中,有不少都是从国军方面起义过来的,比如陈明仁.董其武.陶峙岳.曾中生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其实,还有一种是俘虏过来的,照样成为我军高级将领,比如开国少将崔建功. 崔建功1915年生于 ...
-
陈毅夫妇被国军飞机轰炸,查明原因后下令,74师俘虏一个不许放走
1947年4月3日,孟良崮战役之前的一个多月,陈毅.粟裕正率华东野战军指挥所转移到一个秘密地点,突然天空飞来几架国民党军飞机,对准华野指挥所进行了一顿狂轰滥炸. 当时情况极度凶险,陈毅.粟裕.谭震林. ...
-
王耀武曾俘虏一个红军师长,见面后说过一句话,预示了自己的前途
胡天桃,这个名字对很多中国人来讲非常陌生,既不知道他是做什么的,也不知道他做过什么.即使到网上去查找,也只有寥寥几篇文章,而且内容也都是从金一南将军的<苦难辉煌>中摘抄出来的几段. 那么, ...
-
西北野战军俘虏的一个国军小兵,69年后,荣获中国最高勋章
2018年12月的一天,一个消息让湖北来凤县沸腾起来:在这里生活几十年的离休老干部张富清,居然是一位战功赫赫的战斗老英雄! 如果不是当时国家正在采集退役军人的信息,人们或许永远也不会把那个在大山深处的 ...
-
这一仗,贺龙指挥三千红军消灭三千国军,自己只伤亡了几十个人
共和国十大元帅中,有一个人虽然不及朱老总那样德高望重,也没有彭德怀.林彪曾经统兵百万的经历,然而此人却是人民军队的主要奠基者之一.在革命战争最艰难的时候,他和毛泽东.朱德一样,都是紧握红旗不倒.守护星 ...
-
肖永银重庆遇险:警卫排误入国军阵地,三句话俘虏三千国军
1949年11月1日,解放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西南之敌发起强大攻势,20天就突破了宋希濂苦心经营的川鄂湘边.乌江.白马山等三道防线,西南重镇重庆已门户洞开. 在进军重庆各部中,进展最快的当数十二军 ...
-
中国唯一一个富过17代的家族,在上海有千套房,全因30字家训
孟子曾说:"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也就是咱们今天说的"富不过三代",虽然这个观点是在2000多年前提出的,但时 ...
-
抗日战士娶日本俘虏为妻,多年后妻子回国,给他带来了一个惊喜
20世纪40年代,我国一位名叫刘运达的战士在缅甸的战场上看到了一名女俘虏,她是被缅甸游击队俘虏的. 这名女护士长得非常漂亮,说话也是也是柔声细语的,气质也很温柔,在刘运达的印象中日本人没有如此的温柔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