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咳案 《素问》“六腑咳”临证心悟(2)
相关推荐
-
沿着神农氏的足迹之辛夷
味辛温.主五脏,身体寒风,头脑痛,面皯.久服,下气轻身,明目,增年耐老.一名辛矧(<御览>作引),一名侯桃,一名房木.生川谷. <名医>曰:九月采实,暴干. 案汉书扬雄赋云:列 ...
-
桔梗元参汤,治疗鼻炎是否真的那么神?
网上流传了一个专门治疗鼻炎的方子,据说神效,出自哪儿呢?清朝名医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卷八,就是治鼻炎的桔梗元参汤,处方如下: 桔梗(9克).元参(9克).杏仁(9克).橘皮(9克).半夏( ...
-
朱步先一九、胆病证治举隅
一九.胆病证治举隅 胆属六腑之一,内藏胆汁,清而不浊,故称"中精之府".因其形体中虚,属之于腑,藏而不泻,又类于脏,所以<内经>又名之为"奇恒之府" ...
-
【临床医案:临床胆病证治举隅】
胆属六腑之一,内藏胆汁,清而不浊,故称"中精之府".因其形体中虚,属之于腑,藏而不泻,又类于脏,所以<内经>又名之为"奇恒之府".胆附于肝,胆汁来源 ...
-
大肠咳案 《素问》“六腑咳”临证心悟(3)
中国中医药报2010-09-13 □ 张明利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经文: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 病例:周某,男,65岁,原有慢性支气管炎10年.此次发病缘于3个月前不慎受凉,致使咳 ...
-
胃咳案 《素问》“六腑咳”临证心悟(1)
2010-09-09 □ 张明利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编者按:"六腑咳"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素问·咳论篇第三十八>云:"黄帝问曰 ...
-
膀胱咳案 《素问》“六腑咳”临证心悟(4)
中国中医药报2010-09-15 □ 张明利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经文: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 病例:闪某,女,46岁,感冒后咳嗽3个月.胸片示:肺纹理略粗,余无异常.来诊时出示前 ...
-
《素问》“六腑咳”临证心悟
编者按:"六腑咳"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素问·咳论篇第三十八>云:"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 ...
-
《素问》“六腑咳”临证心悟!
胃咳案 编者按:"六腑咳"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素问·咳论篇第三十八>云:"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
-
“六腑咳”临证心悟张明利
张明利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编者按:"六腑咳"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素问·咳论篇第三十八>云:"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 ...
-
老中医临证心悟
人体的疾病很多时候都是似虚似实,似寒似热,病性偏差不大,处于疑似之间,而医生所学习的很多教材都要辨识病性,临床上对于这样的情况,要学会模糊处理. 处理的原则是: 1.选择偏性不大的药物, 2.以流通气 ...
-
临证心悟人体的疾病很多时候都是似虚似实,...
临证心悟 人体的疾病很多时候都是似虚似实,似寒似热,病性偏差不大,处于疑似之间,而医生所学习的很多教材都要辨识病性,临床上对于这样的情况,要学会模糊处理.处理的原则是:1.选择偏性不大的药物,2.以流 ...
-
中医治疗癌证心悟(二)
当然,中医治癌也在探索中,"或"字是在紧扣病机的前题之下,可喜的事,中医确实治愈了一些西医无法治愈的患者 我在旅游并做些学术交流,等我回去详整理些我治愈的患者,与治疗无效的总结,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