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周游列国,为何首先到了卫国?《大梦春秋》132
相关推荐
-
卫灵公夫人:连孔子都“把持”不住的南子,究竟有多美?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午梦堂主 <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3490,阅读时间:约9分钟 <论语>里有一段孔子见南子的简短记载,寥寥数十字, ...
-
周朝诸侯之卫康叔世家
周朝诸侯之卫康叔世家
-
诗说东周列国那些事(62)—结缨赴难
结缨赴难 父子争君乱内衙,逆行子路救东家. 临危仗剑结婴死,夜月中天披锦霞. 在勾践灭吴的间隙,来看看别的国家发生了哪些事. 卫国经过卫灵公和南子的一阵折腾,一番内斗,形成父子颠倒的局面.老子蒯瞶(读 ...
-
孔子竟然不姓孔,他姓什么?
近来有一些朋友向老树吐槽,说一些文章牵涉的人名国名太多,看着很累.说实话,老树自己也很无奈,就有这么多人名国名啊.其实这个根本原因在于春秋离现在已经相当久远,人事的方方面面已与现在大不相同.今天特整理 ...
-
大梦春秋138|孔子带着失望周游列国,又带着失望回来了
孔子入楚的时间,约在公元前489年夏. 他在楚国没有得到入仕的机会,大概只停留了几个月,就踏上了返途.究其原因,很可能是此年七月,楚昭王熊轸去世,孔子感到楚国政局不明,久留无益. 孔子没能抵达楚国国都 ...
-
公元前497年,55岁的孔子离开父母之邦,踏上周游列国的漫漫长途《大梦春秋》131
"堕三都"的计划搁浅之后,孔子意识到,自己在鲁国的政治生涯或许即将终结.季孙斯没有了公山不狃的威胁,重新成为鲁国事实上的掌权者.他不再信任孔子,不再给孔子机会,孔子便失去了恢复公室 ...
-
大梦春秋141| 孔子人生中的最后五年,是凄凉、痛苦、绝望的五年
孔子晚年,弟子众多,更多年轻人的加入,让孔子感觉到了希望和快乐. 这些弟子来自五湖四海,出身不一.孔子平等视之,让受教育不再是贵族的特权. 他和弟子们坐而论道,探讨人生的意义.学习的喜悦,探讨何为德. ...
-
大梦春秋140|孔子是时代的逆行者,他一意孤行,知其不可而为之
季孙肥主动邀请孔子返鲁,显然是冉求和子贡发挥了作用. 子贡的作用,已如前面所说,在外交事务中表现非凡,令季孙肥刮目相看.而冉求也如子贡所希望的那样,回到鲁国之后,混好了--他先是做了季氏家宰,深得季孙 ...
-
大梦春秋139|孔子称赞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你知他是谁吗
公元前488年,孔子在流浪列国八年多后,再次回到卫国,然后留在卫国,接受了一份俸禄,当然也是闲差,卫出公姬辄没想给这个老头儿一个堪比卿位的高职,只是出于对他的尊重,让他得以衣食无忧. 事实上,姬辄曾经 ...
-
大梦春秋137|在孔子的时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嘲讽孔子?
公元前489年,孔子师徒一行在陈绝粮,他们在旷野上饿着肚子进行的一番对话,是一场真正深入内心的思想交流,在饥饿甚至死亡的威胁之下,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摆脱了师徒身份的束缚,袒露出了真实的自己,而孔子则 ...
-
大梦春秋136|孔子在陈绝粮,在我看来,却是他一生最高光的时刻
河南淮阳,太昊陵 大约在公元前492年夏天,或者稍晚些时候,孔子抵达陈都宛丘(在今河南省淮阳县). 此后将近三年时间,孔子一直待在陈国,入仕为官.虽然所作官职距其理想差距很大,但孔子颠簸日久,渴望相对 ...
-
为什么孔子周游列国唯一没有去的国家,最终却一统天下?
一是,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秦国的领地主要在现在陕西省境内,在中原的边缘,路途遥远不说,当时的交通工具有限,再加上当时孔子已经是花甲之年(孔子周游列国时已经55岁),长途跋涉加上年岁已大,恐怕孔夫子也受 ...
-
孔子竟然和他讨厌的阳虎长得很像?起码阳虎的仇人是这么认为的《大梦春秋》133
公元前496年,孔子离开卫都西南行,目标或许是太行山以西的晋国. 这是一趟充满恐惧和不安的旅程. 太行山 行过匡地(在今河南省长垣县境内)时,孔子一行遭遇到了危险--匡人将他们团团围了起来,大有杀之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