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珍 | 多只麻雀多阵风

多只麻雀多阵风

仪征  陈秀珍

作者陈秀珍女士,1963年出生,扬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曾从事会计工作,退休后喜欢写点小文,多篇文章散见于《扬州晚报》《扬州时报》《江都日报》《仪征日报》《扬州诗文》《白沙》等。

《插秧诗》云:“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底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这就是栽秧现场的生动写照。

不远处,布谷鸟一声声喊着:“麦黄草枯……布谷插禾……”

正值割麦栽秧季,“时值割麦栽秧季,多只麻雀多阵风”,是老妈常挂嘴边的话。抢季节,抓农时,手不停,脚不闲,一点儿不敢搭浆,生怕误了季节荒了田。男人耕耙、施肥,女人拔秧、栽插,上年纪的烧锅、煮饭、带小孩。半大孩子,也闲下来:送茶水送饭菜到田头。一天要在田里吃早中两顿饭,下午绿豆汤煎饼当晚茶。农忙了,个个动手,人人参与,充分体现了“人多力量大,困难不可怕”田头作战的精神。
天下最苦的农活是这季。芒种一过,就要开始收割小麦,接着就是插秧。天刚蒙蒙亮,剩早凉去秧母子拔秧。
"多只麻雀多阵风"。我就是那只“麻雀″。头上戴个草帽,脖子耷条毛巾,卷起裤脚,弯着腰,左手拿捏着一大把秧苗,右手精准地从左手里分拿秧苗,栽插在软软的泥窝里。
太阳无情地晒在我的身上,豆大的汗珠,一滴滴,滴在秧苗上,落进泥水里。我默不着声,想到了课本中学过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汗湿衣衫,全身酸痛,手脚麻木。灼热的阳光下,栽秧虽不是重体力活,倒也确实是软体力功。面朝黄土背朝天,弓腰驼背头直点。步子不断向后挪,脑中浮现丰收田。手中拿着一棵一棵青葱欲滴的秧苗,幻想着沉甸甸的金黄稻穗,期盼着秋天五谷丰登的景象。
《插秧诗》云:“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底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这就是栽秧现场的生动写照。生活就是奇妙,后退却为前进,逆行者就是高大,在不经意间,都会遇到。
光阴宛如一列火车,恍惚间呼啸而过。而今,插秧已进入机械化和撒籽直播时代,原始的手工栽秧已经少见,过去那种流着汗水栽秧的辛苦情景渐行渐远,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历史见证着新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也镌刻着昔日深沉的印记。插秧机“哒哒,哒哒哒”,机声隆,后退快,秧苗一丛丛被插进水田里。不仅速度快,秧苗排列也很整齐。不费多时,白茫茫的一片水田,就是满眼翠绿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