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行诀:小青龙汤

(0)

相关推荐

  • 麻黄一定要先煎吗?

    乍一看,以为麻黄都是要先煎的,花点小时间理了一下,发现还是有一部分方子是不用先煎的,列出来给大家理一下思路. 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麻黄需要先煎的:(1)大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 ...

  •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四)

    方名: 麻黄汤 大青龙汤 越婢汤 越婢加附子汤 越婢加半夏汤 方歌: 麻黄麻桂甘草杏,加膏姜枣大青龙. 越婢大青减桂杏,加附加半风水清. 方剂: 麻黄汤<伤寒论>: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 ...

  • 《辅行诀脏俯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小青龙汤(麻黄汤)

    小青龙汤(麻黄汤) 治天行,发热恶寒,汗不出而喘,身疼痛,脉紧者方: 麻黄(水中木)(三两) 杏仁(金中土)(半升,熬打) 桂枝(木中木)(三两) 甘草(土中木)(炙,一两半) 上方四味,以水七升,先 ...

  • 《辅行诀》对《伤寒论》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体现在这「六神方」上

    本 期 导 读 提到中医经方,很多人甚至中医初学者都能想到<伤寒论>,但是对<辅行诀>(全名<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知之甚少. <辅行诀>究竟是什么书? ...

  • 赤脚民医:辅行诀方药阐释

    小泻肝汤 主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者. 枳实 熬,芍药,生姜,各三两.以清浆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不差,更作服 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

  • 摘录必学:辅行诀藏腑用药法要!

    杏林讲坛公众号辅行诀藏腑用药法要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隐居曰:凡学道辈,欲求永年,先须祛疾.或有夙痼,或患时恙,一依五脏补泻法例,服药数剂,必使脏气平和,乃可进修内视之道.不尔,五精不续,真一难守,不入真 ...

  • 浅论《辅行诀》

    仲景为何尚方术?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言中写道:「余宿尚方术.」方,指方技:术,指术数,这两者分别代表了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两套体系. 术数体系内容众多,占星.风水.八字.玄空飞星 ...

  • 揭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组方法则之千古密(连载之一)

    卷 首 语 无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否为伪书,但自其书经考古发掘整理行世以来,对中华医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书中所附之<汤液经法图>,乃中国古典哲学之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 ...

  • 《辅行诀》范志良1965年抄本精校版(二)

    精校整理说明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为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原书写于帛绢之上,藏于敦煌千佛洞,1918年河北威县张偓南(1867-1919)于敦煌王道士处得此卷,后一直秘藏张氏家中,至其孙 ...

  • 《辅行诀》收藏捐献者张大昌先生的经方解读(一)

    张大昌1982年序 讲解经方,宋时成无己首创之.论药之分剂,引唐·陈藏器<本草拾遗>云:"诸药有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此十种者,是药之大体."寇宗奭& ...

  • 《辅行诀》收藏捐献者张大昌先生的经方解读(二)

    阴  综 病属里.寒.虚三类.治则:收.重.温.渗.补.涩六剂. 一.病在里者,收.重两剂. (一)收剂:经云:"收可已耗".白虎汤,石膏主. 单方:石膏    主除三焦大热,汗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