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计:王熙凤毒设相思局(下部)(红楼梦中三十六计)

今天咱们接着说这段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话说贾瑞冻了两宿,被贾蔷和贾蓉逼着写下一百两的欠条,还被泼了一身屎尿,这个时候他才知道是凤姐玩他,当时他的心情是又爱又恨,这里面曹雪芹一句话就把他这种心情给写活了:“因此发一回恨,再想想凤姐的模样儿,又恨不得一时搂在怀内,一夜竟不曾合眼。”

这就叫孽情了,而且他脑子不闲着吧,手也不老实,他干了什么……还是用原文说吧,否则这个又少儿不宜了:“他二十来岁人,尚未娶亲,迩来想着凤姐,未免有那指头告了消乏等事。”

他倒是不敢往荣国府那边去了,但是那边人开始来找他了,谁啊?就是他那俩债主子,见天儿催着他要账。他又没钱,又不敢跟爷爷实说。再加上他爷爷对他学习抓得紧,课业负担重,而且两次受了风寒,里外交攻,没多久就病在炕上。关于病情,原文是这样写的:“心内发膨胀,口中无滋味,脚下如绵,眼中似醋,黑夜作烧,白昼常倦,下溺连精,嗽痰带血。诸如此症,不上一年都添全了。于是不能支持,一头睡倒,合上眼还只梦魂颠倒,满口乱说胡话,惊怖异常。”这一病就是一年,他爷爷也不敢逼他学习了,没法逼,再逼就逼死了,先治病吧。那药是一斤一斤地吃,比饭吃的也不少。最后几十斤要下去,一点儿不见效。最后贾代儒没办法,舍着老脸到荣国府告帮,求点儿人参。王夫人倒是答应了,让凤姐称二两人参给他,您说找谁不好,偏安排王熙凤干这个事情,那还有个好。王熙凤倒是给了,给了二两参沫子。我记得电视剧里有一个镜头:贾代儒拿这二两参沫子在手里,眼泪都下来了,又能怎么样呢?

其实我觉得贾瑞这个病,就是给二斤老山参也是治不好的,那就不对路子,他其实是病由心生。这个时候来了个跛足道人,《红楼梦》一开篇那一僧一道,也就是空空大师和渺渺真人,一到关键时刻,就得他们解决问题,虽然在书中没再交代是他们,但应该不会再有别人了。这个道人给了贾瑞一面镜子,也就是著名的风月宝鉴,让他专照背面,不能照正面。贾瑞一照背面,里面是个骷髅,吓出一身汗来,病情减轻。然后他不老实,又照正面,里面是浓妆艳抹的王熙凤。他这个高兴啊,就进入镜子里面,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一次不过瘾,又有第二次,第三次……直到他一命呜呼。阎王爷派的勾魂鬼来钩他的时候,他还喊着:“让我拿了镜子再走!”这就没救了。

这就是整个儿这个王熙凤毒设相思局,之所以安排上下两部,我想再聊聊我的看法。关于毒设相思局的这个“毒”字,我觉得这个并不能做歹毒讲,应该说是狠辣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当然有了。歹毒的话那就是给人吃毒药,属于害人性命。狠辣的话就不是这个意思了,懂点医学的您可能知道,有一种治病的手段叫做以毒攻毒,对于一些沉疴难治的重症患者,有时候下点儿带毒性的药物,能够把体内的病毒驱除出来。我觉得贾瑞这个人不是被泼了一身屎尿之后才得的病,而是从一出场就已经是个病人了,他的心病了。

当然,他爱王熙凤并不是病,一个人爱一个人,到什么时候都不是病,都是正常的心理状态,都可以理解,都值得尊重,即便双方已经不具备走到一起的条件,这都没问题,不应该被指责。贾瑞的病在于:

一、他的这种爱完全是建立在肉欲上的,没有任何精神的交流,您注意,贾蓉假扮王熙凤出现的时候,贾瑞连看都没看,上去就要直奔主题,这就过分了,而且层次就低了,完全体现动物性。

二、他爱上的是一个有夫之妇,人家有主儿了。那么你爱没问题,但是不注意分寸就错了。对于这种爱,发乎情止乎礼是最高境界,即使做不到,也应该随缘,不能强求,强求就是一种病态心理。很多人看红楼梦,都觉得王熙凤是个淫妇,肯定和贾琏之外的人不清不楚。但是就我看书的感受来说,我看不出来,我还是认为她没有做出格儿的事情。

三、他看不清双方的身份,自不量力。王熙凤是谁?荣国府管家奶奶,后来兼任宁国府总管,要才有才,要貌有貌,身份地位也显赫,生活也富裕。您再看看这位瑞大爷,半夜进百货商店——要什么没什么。既无才学,也无功名,模样长得就算不是对不起观众,也绝算不上出色。而且家里充其量就算是贾府的穷亲戚,平时都不见得有人瞧得起。这他也不想想,人家王熙凤凭什么就能跟你发生点什么呢?这不叫想瞎了心叫什么?他还没完没了,越陷越深,这不是病是什么?

其实这位瑞大爷为人也确实不怎么样,他不是在这里第一次出场的。前面有一段宝玉和秦钟在家塾上学,当时就有他。教书的贾代儒有事,一般就是贾瑞替他在学堂里盯着。但是这位瑞大爷心思不正,一到了这个时候,他就对着这些学生敲诈勒索,让他们给自己买吃的。这里面薛蟠有钱,经常给他吃吃喝喝,还时不时给他点零花钱。贾瑞就经常偏向薛蟠,最后才引发了学童们大闹学堂。书里对他的评价是“图便宜没行止”。

对于贾瑞,整部书里心最善的平儿都没有好的评价,王熙凤跟她说了贾瑞的事情,平儿说的是:“癞蛤蟆想天鹅肉吃,没人伦的混帐东西,起这个念头,叫他不得好死!”整部书里面,平儿放这样狠话的时候不多。而且您注意,王熙凤还真没惦着把贾瑞治死。第一次只不过是让他冻一宿,这会儿他要明白事,也就没有后面的悲剧了。第一次不醒攒儿,证明病得不轻,第二回这个药就得再狠点,书里也写了“凤姐因见他自投罗网,少不得再寻别计令他知改”。您看了吗?其实王熙凤还是想给他扳过来,这才有的那一桶屎尿和一百两的借据。这会儿要是个还算豁达的人,这回明白了凤姐对他的手段时候,就该明白了,也就放了,病也就好了。没想到贾瑞是积重难返,心病引发了身病。

即便如此,他也不是没药可救,那个风月宝鉴正对症,只要一直照背面,他还是能好起来。其实《红楼梦》还有一个书名就叫《风月宝鉴》,这也是全书的一个点题之处,这部书博大精深,不能有一个主题来概括。这里面肯定有对于淫邪之事的规劝,这儿就是一处。这部书用曹雪芹的原话“大旨谈情”,所以对正常的男女关系是肯定的,但是对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即所谓的邪淫是持否定和规劝态度的。贾瑞的这面风月宝鉴即是这样的寓意,淫邪的可怕就相当于背面的那个骷髅,认清了,病就好了。这时候王熙凤已经治不好贾瑞的病了,得靠神仙出手了。没想到神仙也不管用,他喜欢照正面,正面是淫邪带给人们肉欲的满足,看着是挺好,一旦被这种表面的美好蒙蔽双眼,中毒越来越深,最后便不能自拔,丧身殒命。你喜欢那边,就得到什么结果,所有的路都是你自己选的,怨不得别人。所以孙子死了,贾代儒痛心疾首,迁怒那面镜子,架火要烧了它,镜子自己喊冤:“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还是那个跛足道士把风月宝鉴从火里捞出来,带走了。风月宝鉴还要留下来警醒世人,不能因为一个不成器的东西就毁了它。

说完了这段,再说说当年电视剧里的事情,扮演贾瑞的演员叫马飞儒,他本来是宝玉组的候选,但是最后导演安排他演贾瑞,他不高兴,闹情绪。陈晓旭出面,帮着导演们一起开导他,帮他分析角色。这才劝好了马飞儒,贾瑞演的也不错。但是这个后遗症也出来了,马飞儒爱上了陈晓旭,玩命地追求,甚至是割腕表明心迹。可把陈晓旭吓坏了,躲他可费了劲了。费劲是费劲,可是到最后马飞儒也没有如愿以偿。以至于他拍完红楼梦之后也一直郁郁寡欢,终日借酒浇愁,刚过三十岁就去世了。也算是英年早逝,有些可惜。

不知道您怎么看,我觉得马飞儒这个人心里也有些病态,而且和贾瑞的心理状态其实很是相似。不光是他,很多参加了那部电视剧拍摄的演员,他的心理状态和人生轨迹都和他所扮演的角色或多或少地相似,也奇了。难怪有人说当年王扶林导演拍红楼梦时找的不是演员,而是二百多年前生活在曹雪芹书里的公子小姐的转世真身,而他竟然成功了。

行了,好几段光说王熙凤如何对付人了,还没有说她做事的才干,这样说王熙凤并不全面,下一段咱们就来说王熙凤的管理艺术。

(0)

相关推荐